《西方的没落》素有“历史博物馆”之称,是德国史学家斯宾格勒的力作。在本书中,斯宾格勒认为,当西方以物质文明为主的时代兴起,以精神文化为主的时代也就逐渐衰落了。并以此为出发点,斯宾格勒称:中国是从秦汉时代开始没落的,印度是从阿育王时代开始没落的,希腊是从亚历山大大帝时代开始没落的,中东是从穆罕默德时代开始没落的,西方是从拿破仑时代开始没落的……斯宾格勒的史学观点,既对汤因比这样的历史学家有很大的影响,又被纳粹政治家和思想家所利用,我们今天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读这本书,进行批判的思考。
图书 | 西方的没落(全译本共2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西方的没落》素有“历史博物馆”之称,是德国史学家斯宾格勒的力作。在本书中,斯宾格勒认为,当西方以物质文明为主的时代兴起,以精神文化为主的时代也就逐渐衰落了。并以此为出发点,斯宾格勒称:中国是从秦汉时代开始没落的,印度是从阿育王时代开始没落的,希腊是从亚历山大大帝时代开始没落的,中东是从穆罕默德时代开始没落的,西方是从拿破仑时代开始没落的……斯宾格勒的史学观点,既对汤因比这样的历史学家有很大的影响,又被纳粹政治家和思想家所利用,我们今天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读这本书,进行批判的思考。 内容推荐 斯宾格勒,这个现代德国心灵的重要表征,把歌德式的观相方法和尼采式的批判精神结合在一起,从宏大的文化比较形态学的角度,通过对西方文化的精神逻辑和时代症状的描述,预言西方文化终将走向没落。自他以后,这一末世启示录的论调就犹如一个原始的创伤,深深地刻印在20世纪以来的西方历史路程中,其先知般的声音在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仍可唤起一种自省的激情。 目录 译者导言 第一版序言 修订版序言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数字的意义 第三章 世界历史的问题(A)观相的与系统地 第四章 世界历史的问题(B)命运观念与因果原则 第五章 大宇宙(A)世界图象的象征主义与空间问题 第六章 大宇宙(B)阿波罗式、浮士德式与麻葛式的心灵 第七章 音乐与雕塑(A)形式的艺术 第八章 音乐与雕塑(B)祼像与肖像 第九章 心灵意象与生命感(A)论心灵的形式 第十章 心灵意象与心灵意象(B)佛教、斯多葛主义与社会主义 第十一章 浮士德式与阿波罗式的自然知识 历史比较形态学图表 索引 人名索引 第一章 起源与景观(A)宇宙与小宇宙 第二章 起源与景观(B)高级文化的类别 第三章 起源与景观(C)各文化间的关系 第四章 城市与民族(A)城市的心灵 第五章 城市与民族(B)民族、种族和语言 第六章 城市与民族(C)原始人、文化民族和费拉 第七章 阿拉伯文化诸问题(A)历史的假晶现象 第八章 阿拉伯文化诸问题(B)麻葛式的心灵 第九章 阿拉伯文化诸问题(C)毕达歌拉斯、穆罕默德、克伦威尔 第十章 国家(A)等级问题——贵族和僧侣 第十一章 国家(B)国家和历史 第十二章 国家(C)政治的哲学 第十三章 经济生活的形式世界(A)货币 第十四章 经济生活的形式世界(B)机器 索引 人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西方的没落(全译本共2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
译者 | 吴琼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2379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8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0 |
出版时间 | 2006-10-01 |
首版时间 | 2006-10-01 |
印刷时间 | 2006-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3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11 |
丛书名 | |
印张 | 6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5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