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做人要有度做事要有术
内容
编辑推荐

当今社会,处处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竞争日趋激烈。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往往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节奏和变化,在物质飞速更新和精神波动的矛盾面前显得无所适从,很多人时常会产生一种无名的不安和焦躁。对琐碎繁杂、无从着手的人际交往束手无策,甚至陷入进退维谷之境。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人们不通晓为人的精明之道,没有把握住为人处世的真谛。

本书语言朴实精炼,文字明了简洁,结构清晰严谨,蕴涵深广;结合事例针对如何做人做事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透析。最后,阐明人生箴言,从有度有术的人生策略中,为人们总结出豁达而理智的立身处世之道。

内容推荐

做人要心无边行有度做事需进有招退有术!

“度”要求做人有分寸、知进退;“术”要求做事有方法、讲策略。人生的巧妙就在于有“度”有“术”。为人处事,只有“度”、“术”结合,才能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掌握生活的主动权,赢得广阔的生存空间。

做人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恰到好处,是人生的最大学问。把握做人的分寸,掌控做事的尺度,日积月累,在一分一寸之中叠加起人生的新高度。

本书语言朴实精炼,文字明了简洁,结构清晰严谨,蕴涵深广;结合事例针对如何做人做事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透析。最后,阐明人生箴言,从有度有术的人生策略中,为人们总结出豁达而理智的立身处世之道。

目录

上篇 做人要有“度”

 1.要宽容不要放纵

 2.要谦虚不要自卑

 3.要执着不要固执

 4.要骨气不要傲气

 5.要品位不要地位

 6.要欣赏不要嫉妒

 7.要单纯不要愚蠢

 8.要知足不要贪婪

 9.要讲分寸不要率性而为

 10.要聆听不要夸口

 11.要平淡不要浮奢

 12.要低调不要张扬

 13.要坦荡不要放荡

 14.要浪漫不要浪费

 15.要朴素不要落伍

 16.要节俭不要吝啬

 17.要忍耐不要懦弱

 18.要谦逊不要虚伪

 19.要守拙不要真糊涂

 20.要智慧不要小聪明

 21.要有激情不要狂热

 22.要灵感不要太敏感

 23.要正义不要太义气

 24.可以平凡不可平庸

 25.可以孤独不要寂寞

 26.要包容不要自私

 27.要随和不要清高

下篇 做事要有“术”

 1.要认真不要较真

 2.要冒险不可蛮干

 3.要清醒不要烦躁

 4.要到位不要越位

 5.要快乐不要享乐

 6.要服从不要盲从

 7.要含蓄不要玄虚

 8.要留有余地不要太满

 9.要成熟不要世故

 10.要功劳不要苦劳

 11.要稳重不要轻浮

 12.要有序不要无章

 13.要尊严少要面子

 14.要独立不要依赖

 15.要冷静不要冲动

 16.要坚持不要放弃

 17.要行动不要空想

 18.可以得意不要忘形

 19.可以随意不能随便

 20.要假谎言不要真欺骗

 21.要拿得起不要放不下

 22.要有动力不要有压力

 23.要创机遇不要等运气

 24.宁得罪自己勿得罪他人

 25.要竭尽全力不要尽力而为

 26.要创新不要墨守成规

试读章节

放,是解脱约束,得到自由;纵,是纵容、骄奢不羁。综合起来,放纵的意思是:不加约束,不守规矩,没有礼貌,骄奢不羁。

而宽容是尊重意见,理解差异;宽容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宽容是长善救失。在现代管理理念中,宽容就意味着:多些允许,少些不准;多点肯定,少点批评;多点欣赏,少点指责。

有一次,理发师正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刀子立即把脸给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和蔼地对他说:“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使我们看到了周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仅能够沟通人们的心灵,而且还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行为。宽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我们在接受别人的长处之时,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缺点与错误。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发生的事绝不是只有简单的事。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宽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宽容似火,使平淡经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宽容,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因而,我们才能真正地和平相处,社会才显得和谐。

但是,宽容一定不能放纵,宽容也需要技巧。宽容并非一味地免除对方应该承担的责任。任何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人都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后果。否则,对方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从而显示出自己的软弱。

宽容自己是一种醒悟。宽容别人是一种胸怀。宽容不仅可以教育他人,还能赢得友谊。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我们可以想象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公元279年,赵国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大功,拜为上卿,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自恃功高,很不服气,扬言要羞辱他。蔺相如听到廉颇的话,常常称病不上朝,不跟廉颇争位。有时蔺相如坐车外出,碰见廉颇就赶紧避开。门客以为他胆小怕事。蔺相如说:“秦王那么厉害,我都不怕,难道还怕廉颇?我考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入侵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如今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势必削弱抵御外敌的力量。我之所以躲避廉将军,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啊!”这话传到廉颇耳中,廉颇很觉惭愧,便袒衣露体,负荆登门请罪。说:“我粗野低贱,志量浅狭,开罪于相国,相国能如此宽容,我死不足以赎罪。”于是将相重归于好,成了生死之交。

在企业管理中,好的领导,应该宽容员工的某些出于良好动机的错误、原谅员工一时头脑发热犯下的小错误,而且,还应该采取适当的行为,督促、指导员工改正缺点、纠正错误。但是,他不会放纵员工屡次犯下同样的错误,不会放纵员工违反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的错误行为,不会放纵员工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否则,他将突破优秀领导的界限,而变成放纵型领导。

同样,在校园管理中,宽容能够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宽容是对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尊重,其主旨在于让学生的自然天性得以充分的显扬。但是,宽容并不代表放纵,“容人之过,莫纵其非”,若宽而不当,宽而无度,会导致学生纪律涣散,恣意妄为,就不能保证学生健康发展。

一位中学教师在开班会时是这样讲的:今天让学生明白不能养成粗心的习惯,但由于对粗心的忽视和宽容,粗心一次次地出现在我们的学习中,对此,能够有清醒认识的同学恐怕不多。因为粗心,考试时成绩的不理想又反作用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学习。

因此,以后我们对待粗心,一定要端正态度。因为放纵错误就等于扭曲了宽容。我们绝不能宽容因粗心造成的错误,放纵自己,使自己对学习逐渐丧失了兴趣和信心。

宽容是男一种意义上的严格,是教师充分利用情意因素,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激发强大的内驱力,实现更快更高的发展,所以“宽”与“严”从根本上是统一的。宽容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伸展空间,而严格要求则为学生发展铺设了正确轨道,创新教育就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以儒为尊,而儒家的中庸之道核心就是宽恕。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答道: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明代学者薛楦曾说: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能宽容别人是一种喜悦,被别人宽容是一种幸福。有容乃大,厚德载物,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先哲们给我们留下了无尽之宽容的智慧。

在西方文化之中,宽容也是一种高尚人格的追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人的心灵为什么宽阔无边?就是因为心存宽容。当代以传染快乐著称的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这样写道:当你的一只脚踩到了紫罗兰的花瓣上时,它却把芳香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

宽容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重视的是彼此的宽容和理解;在法律精神上,也推崇宽恕救赎,即使是对于十恶不赦的罪犯,也大都免于一死;在国家关系上,注重协商、宽待和平等相处,因此,宽容成为世界和谐的主旋律。当然,宽容并不是放纵。对那些恶意的、有意识的、得寸进尺的伤害者,不能听之任之,因为放纵为非作歹就等于放纵邪恶。

我们的宽容只能对待那些有自知自明,克己为人的人,如果有人歪曲我们的宽容,无视我们的存在,变本加厉地欺弱怕硬,自私自利地欲望膨胀,玷污我们的亲情和人格,使大家不能真诚的交流,不毹坦诚的相待……那么宽容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

不要把别人的宽容看成是软弱可欺,不要把蛮横无理当作自己的山头,做人要有自知自明。任何对社会,对家庭,对亲情友情有危害的人和事我们都不要放纵!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丧尽天良的人,是放纵。

生活需要宽容,但不是不加分析地一味放纵,那是道德的堕落与良心的泯灭,更是懦弱与精神的麻木。宽容不是放纵,它是道德的准则,宽容不是麻木,它是人生的哲学。P16-19

序言

当今社会,处处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竞争日趋激烈。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往往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节奏和变化,在物质飞速更新和精神波动的矛盾面前显得无所适从,很多人时常会产生一种无名的不安和焦躁。对琐碎繁杂、无从着手的人际交往束手无策,甚至陷入进退维谷之境。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人们不通晓为人的精明之道,没有把握住为人处世的真谛。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只希望改变别人,认为别人固执、贪婪、缺乏精明处事的素养。但是我们是否考虑过自己?当我们为人处世,追求成功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去做才能更好地把握好自己呢?这就要求我们做人要有度,做事要有术。

其实,“度”早在儒家思想中就有所涉及。凡事贵有度。度,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中道也。有度,是君子之美德,生活之智慧,亦是和谐之要义。言辞有度,则意达而融洽;进退有度,则圆润而通达;取舍有度,则心宽常乐;待入有度,则亲疏得宜;处事有度,则行止得体。万事须有度,过则必有咎。

做人有度,需要修身养性,心如止水;品德操守高尚,言谈举止文雅;有平常心,无烦心事;做事有术,需要独立冷静,不但要深思熟虑,而且要稳重有序,思维灵活,反应机敏,有凌云志,无自卑感。

做人与做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做人论境界也讲方法,做事讲方法同样也要论境界。其实,这所谓的境界和方法正是“度”和“术”。“度”要求做人:要有分寸,知退进;“术”要求做事:要有方法,讲策略。做人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恰到好处,是人生的大学问;做人做事有度,在于把握人生分寸。一分一寸,日积月累,叠加成人生高度。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个“度”和“术”。即:做人要单纯,做事要独立;做人要智慧,做事要留余;做人要谦虚,做事要认真。做人要朴素节俭,做事要积极行动;做人要宽容知足,做事要敢拿敢放;做人要激情高涨,做事要善抓机遇。

只有智慧做人,机巧做事,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一个人如果只是固本,为人做事不讲究方法,将会碰得头破血流,寸步难行。

一个人如果过分圆滑,事事都想占便宜,必将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做人心无边而行有度,做事进有招,退有术;人生的巧妙就在于有“度”有“术”。为人处世,只有“度”“术”结合,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掌握生活主动权,赢得广阔的生存空间。

本书语言朴实精炼,文字明了简洁,结构清晰严谨,蕴涵深广;结合事例针对如何做人做事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透析。最后,阐明人生箴言,从有度有术的人生策略中,为人们总结出豁达而理智的立身处世之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做人要有度做事要有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子予//万剑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29877
开本 16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8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