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拍脑瓜新篇/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励艺夫编著的《拍脑瓜新篇》是一本有趣的科学童话集,书中作品构思巧妙,故事生动,科学知识丰富。科学童话融科学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小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不但可以得到文学的陶冶,而且还能得到丰富的科学知识营养,有利于增长知识,培养想象力,激发起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内容推荐

《拍脑瓜新篇》是《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丛书之一,是我国老一辈科普作家励艺夫的短篇科普童话作品集。《拍脑瓜新篇》包括《拍脑瓜新篇》《错误百出的故事》《一个故事一个谜》《神奇的小铁人》等科普童话。作者通过在故事中设置疑问,让小读者“拍脑瓜”想一想,使故事读来饶有趣味。故事后的解谜小答案,将科学原理讲述得准确而透彻,会让读者获取丰富有益的知识。这些作品构思精巧,短小精悍,充满想象力,童趣十足,有助于培养小读者对自然学科的兴趣,启迪智慧。

目录

错误百出的故事

一个故事一个谜

带答案的童话

想下去想开去

拍脑瓜新篇

绿船

七的奥秘

免费旅行家

花语

寿星新曲

超声大姐

粪便传奇

犀牛的新闻

巨人的感觉

住房与长寿

傻瓜小青蛙

神奇的小铁人

试读章节

一个故事一个谜

1.狮虎斗

马戏团的动物演员,演完了节目,各自休息了。他们在三三两两地聊天。

骑自行车的小猴和会做算术的小狗,他俩是好朋友。这会儿他俩又天南地北地说开了。

小猴说:“咱们这个马戏团,大象、狗熊、狮子、老虎,看起来都挺团结,挺和好的,像是一家子。要是在原始大森林里,就大不一样了。”

小狗问:“怎么不一样?”

小猴说:“你想呀,狮子、老虎在森林里,都是猛兽。一个称王,一个称霸,要是遇上了,眼都红了,谁能让谁呀,还不斗个你死我活?”

小狗问:“你在哪儿看见过狮子和老虎打架啦?”

小猴说:“我在非洲大森林里,就看到过一场狮虎恶斗……”

小狗问:“打得很凶?结果怎么样?”

小猴说:“结果可惨啦,老虎被咬掉了尾巴,狮子被咬光了鬃毛,血肉模糊,两败俱伤……”

小狗哈哈大笑:“猴哥儿,你真会瞎编!”

是小猴瞎编吗?为什么?

《狮虎斗》答案:

老虎起源在亚洲东北部,向西发展的一支没能越过阿拉伯沙漠进入非洲。因此非洲只有狮子,没有老虎,它们不可能在非洲大森林相遇,怎能恶斗呢?所以小狗说小猴是瞎编的。

另外,一般猛兽相遇,往往僵持一阵就走开了,只有较弱小的野兽会被较强的野兽吃掉,这叫弱肉强食。

2.狮子的弱点

小猴知道了自己编的《狮虎斗》的故事出了错,很难为情。他问小狗:“你怎么知道我讲的故事不对?”

“我听狮子讲过他们在非洲是怎样生活的。”小狗说。

“狮子是怎样生活的呢?”小猴问。

“狮子不大喜欢茂密的森林,只爱在树林稀疏的沙地平原上生活。”小狗说。

“狮子是喜欢独来独往,还是大伙儿生活在一起呢?”小猴问。

“你猜呢?”小狗让小猴想一想。

“我想狮子一定是独来独往的。”小猴肯定地回答。

“为什么?”小狗反问。

“凡是合群的动物,必定是缺乏自卫能力的,大伙儿在一起力量就大了,”小猴说,“狮子是百兽之王,他怕谁呀,自个儿横冲直撞多自在。”

“大象的力量够大了吧,可是他们爱群居呀。”小狗启发他。  “依你说,狮子也爱群居?”小猴说,“这是为什么呀?”

“狮子有自身的弱点呀。”小狗说。

“狮子在咱们马戏团里多勇猛呀,你看他表演跳火圈多么威武!”小猴说,“看不出他有弱点。”

“你真不明白,狮子原来是怕火的,钻火圈是训练出来的。”小狗说。

“他还有什么弱点呢?”小猴问。

“我先不告诉你,你仔细观察一下,可能会悟出一些道理来的。”

你能帮助小猴想一想吗?

《狮子的弱点》答案:

狮子的心脏只有鬣狗心脏的一半大,血液循环能力差,快跑就要喘大气。

狮子的腿又比别的动物重,跑起来很吃力,速度也不快,快跑时最高速度为时速60公里。如果它的腿换成豹的腿,花同样的力气,时速可达到200公里。

狮子由于这些弱点,它们单独捕猎食物比较困难,因此只好集体围猎。

3.自作聪明的小麻雀

小麻雀的窝做在屋檐的瓦楞里。蝙蝠的窝做在屋角的墙洞里。他俩是邻居,但是并不友好。小麻雀白天出来活动,蝙蝠黄昏出来活动,本来也可相安无事,可是小麻雀总是看不起蝙蝠。有一回,他们在一起聊天,说着说着,争论起来了。

小麻雀说:“你鸟不像鸟,老鼠不像老鼠,谁见了都讨厌。”

蝙蝠说:“我长得固然不好看,可是还没有被人算作‘四害’之一哩。”

小麻雀说:“那是过去的事情,你还提它做什么?”

蝙蝠说:“是的,现在人们把你从‘四害’中划出来了,这是因为你还能吃些坏虫子。可是你别忘了,你偷庄稼的习性,一辈子改不掉。”

小麻雀说:“人们说你原来是老鼠,偷吃了油,才变成现在的模样,这还能错?”

蝙蝠说:“无知!”

小麻雀说:“谁无知?”

蝙蝠说:“谁这么说谁无知。我们跟老鼠无亲无故,不但不偷油,而且为人们消灭蚊子。人们都喜欢我们。”

小麻雀说:“谁喜欢你啦?那天,你不小心受了伤,掉在地上飞不起来,一个小朋友还踢你一脚咧。”

蝙蝠说:“这个小朋友把我踢到墙根,我爬到墙上,不是又飞了起来吗?我掉在地上飞不起来,并不是受伤。你看,我现在不是好端端的?”

小麻雀说:“别硬充好汉,那是你缓过气来了。”

蝙蝠叹了口气说:“你既没有知识又自作聪明,实在没法跟你说。”

你可知道:小麻雀说了哪些蠢话?

《自作聪明的小麻雀》答案:

蝙蝠是翼手目哺乳动物,不是老鼠偷吃了油变成的。

蝙蝠不能从地上起飞,因为它没有鸟类的胸大肌,是靠前后肢和尾间的皮膜,利用气流在空中滑翔。它只能从墙洞或树梢的高处落下,并展开皮膜而起飞。如果落在地上,就无法飞起,要缓慢地重新爬到高处再起飞。因此蝙蝠落地不能起飞,并不是受伤的缘故。P12-15

序言

我国的白话文自然科学知识童话(以下简称“科学童话”),是从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

1920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第8卷第1期上,刊登了陈衡哲写的科学童话《小雨点》。这是至今所能看到的最早公开发表的白话文科学童话作品之一。

1936年至1937年,《中学生》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我国科学文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高士其写的《菌儿自传》。这是我国第一部中篇科学童话,也是一部科学性、思想性和文艺性完美统一的经典之作。

从1920年到1949年,我国从事科学童话创作的作家有陈衡哲、韩襄、贺宜、吕梦周、董纯才、高士其、郭以实、何公超、金近、施雁冰等。其中尤以董纯才创作的《凤蝶外传》和《狐狸夫妇历险记》最为著名,被人誉为中国科学童话的“奠基之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50年代中叶,党中央先后发出了“繁荣儿童文学创作”和“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于是,科学童话创作犹如注射了兴奋剂,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经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之后,1978年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和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座谈会、科普创作座谈会,更多的科学家和作家投身到科学童话的创作中来,从事科学童话写作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发表科学童话的阵地遍地开花,中央及各省市的科技报刊纷纷刊登科学童话,《我们爱科学》、《智慧树》、《少年科学画报》、《少年科学》、《儿童时代》等杂志,还专门辟出专栏。更有影响的是,《人民日报》、《新观察》都开始注意和提倡科学童话创作,先后发表了老作家袁静等写的科学童话。

人们欣喜地看到,这一时期作者的视野开阔了,跳出了从生物世界撷取题材的小圈子,开始注意到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质、电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基础科学和新科技知识方面的题材,作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当代科学童话的风格和写作特点。这些科学童话,不但传播了科学知识,启迪了智慧,发展了想象力,也对广大读者进行了心灵美的教育。

科学童话具有双重魅力。它是童话,充满幻想,十分迷人;它又传播科学,给人智慧,十分诱人。孩子们读了它,就如著名科普作家郑文光说的那样;“会锻炼出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头脑,一种力图窥探物质世界奥秘的意志;他会逐渐学会观察他周围的丰富世界;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爱学习、爱思索、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人。”

我们将近百年来我国原创科学童话的精品力作选人这部丛书中,它似一个百花园,可以让小读者们尽情地欣赏品味;又似一个科学宫,可以让小朋友们穿越时空,上天人地,漫步遨游;当然,它也是一个资料库,对于家长、童话作者和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来说,可以到这里来学习、借鉴和研究,为繁荣科学童话创作添砖加瓦。

祝我国的科学童话创作更加兴旺!

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高端编委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拍脑瓜新篇/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励艺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004621
开本 16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2014068780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7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