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然法学/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
内容
编辑推荐

源远流长的西方法学,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颗璀璨明珠,无论是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还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无论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是庞德的社会控制论,无不闪烁着西方法治文明的灿烂光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涌现的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正是这种文明的生动体现。《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在国内第一次全景式展现西方各法学思潮与流派的主张、源流与发展,为人们了解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提供了全新的读本。本书是其中的一册,重要向您阐述自然法学这门学科的构成体系、发展历程及其代表人物。

内容推荐

早在古希腊荷马时代就出现了自然法学的观念,到17至18世纪时,自然法学观念已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并达到了一个高峰。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法学得到了复兴。自然法学强调法的价值取向,强调法的公平、正义、理性,强调实在法(人定法)应服从自然法,服从公平、正义等根本理念。在西方,每次社会大变革时期,自然法学总是作为一面旗帜,主导着西方社会法律发展的大方向。自然法学的观念在西方法律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仍深入人心。例如,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法无明文不为罪、人身自由不可侵犯、人民主权、权力分立等思想,都发端于自然法学的理念。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古希腊自然主义的自然法学

第一节:古希腊--西方法律文明的摇篮

一、古希腊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二、古希腊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古希腊前期智者和苏格拉底的自然法学思想

一、前期智者的法律思想

二、苏格拉底的自然法学思想

第三节:伊壁鸠鲁和斯多葛派的自然法学思想

一、伊壁鸠鲁的自然法学思想

二、斯多葛派的自然法学思想

第四节:柏拉图的自然法学思想

一、哲学观点

二、正义--国家与法律的伦理基础

三、贤人政治与政体论

四、《法律篇》中的法律论

第五节: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法学思想

一、哲学观点

二、正义论的法律观

三、法律的定义与特征

四、关于法的分类

五、政体分类的理论

六、法治论

第二章:古罗马的自然法学思想

第一节:古罗马法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古罗马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二、古罗马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西塞罗的自然法学思想

一、政治法律思想的特点

二、关于"人类平等"与"人民"的思想

三、国家与政体

四、共和政体的国家机构

五、关于法的思想和理论

第三节:罗马法学家的自然法学思想

一、罗马法学家集团的形成及其地位

二、罗马法学家的自然法学理论

第三章:近代荷兰古典自然法学思想

第一节:格老秀斯的自然法学思想

一、法律的概念和分类

二、自然法

三、国际法

第二节:斯宾诺莎的自然法学思想

一、自然法与国家和法律的起源

二、法律的定义、分类与法治原则

三、天赋人权与思想自由、言论自由

第四章:近代英国古典自然法学思想

第一节:霍布斯的自然法学思想

一、自然状态与自然权利

二、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三、君主主权论

四、政体论

五、法的概念及特点

六、自然法与民约法

七、犯罪与刑罚

第二节:洛克的自然法学思想

一、自然状态论

二、天赋人权论

三、国家起源论

四、国家形式论

五、分权论

六、自然法论

七、自由、法律和法治论

八、刑法论

第五章:近代法国古典自然法学思想

第一节:孟德斯鸠的自然法学思想

一、法学方法论

二、一般的法、自然法、人为法与法的精神

三、法律与政体

四、法律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五、自由与法律和三权分立的关系

六、立法技术与立法原则

七、刑法与民法思想

第二节:卢梭的自然法学思想

一、法律的概念与特性

二、法的分类

三、自由平等与社会契约论

四、法律与人民主权

第六章:近代美国古典自然法学思想

第一节:杰弗逊的自然法学思想

一、天赋人权观

二、人民主权论

三、法律思想

第二节:潘恩的自然法学思想

一、天赋人权论

二、法治思想

第三节:汉密尔顿的自然法学思想

一、联邦主义理论

二、分权与制衡理论

三、法治理论

第七章:现代社会新自然法(复兴自然法)学思想

第一节:马里旦的自然法学说

一、人--社会与人权

二、自然法思想

三、国家、主权和世界政府

第二节:菲尼斯的自然法学说

一、自然法及人类基本的幸福

二、实践理性的基本要求

三、正义与共同幸福

四、自然权利

五、自然法和实在法的关系

六、法律的概念

七、法治

第三节:富勒的自然法学说

一、法律与道德的论战

二、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

三、法治原则

四、法律的内在道德和外在道德(程序自然法和实体自然法)

五、法律的概念

第四节:罗尔斯的自然法学说

一、社会正义的重要性

二、正义原则的选择

三、平等自由的正义原则

四、正义原则的适用及法治原则

第五节:德沃金的自然法学说

一、以"平等"为核心的自由主义理论

二、"权利论"的核心内容:平等关怀与尊重的权利

三、"原则学说"中所体现的权利论

四、政府必须认真地对待权利

五、公民在某些情况下有违反法律的权利(善良违法问题)

附录

主要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一览表

主要名词术语与代表人物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二)关于古希腊的雅典和斯巴达

古希腊地区存在着数以百计的城邦,这些城邦有共同的社会制度、宗教制度,相同的历史传统,但是他们在政治上却是各自独立的,不过有时有些城邦成立暂时的联盟,有些城邦则企图控制临近的城邦,有的城邦还建立了殖民地。在这些城邦中最大、最有影响的当属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

1.斯巴达,是古希腊的重要城邦,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公元前8世纪由斯巴达人所建,以实行贵族寡头统治著称,权力集中于30个贵族组成的长老会议和5个监察官手中。推行严格的军事教育,成年男女皆为战士,加人“平等者公社”,实行公餐制。斯巴达人尚武,多次向外扩张领土,对希洛人进行野蛮统治与奴役。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在与雅典等城邦的角逐中逐渐失去优势,公元前3世纪沦为马其顿的附庸,公元前2世纪中叶并人罗马版图。

2.雅典是古希腊的另一重要城邦,是中希腊亚提加半岛的一座重要城市。始建于公元前8世纪,以实行奴隶制民主制著称。公元前8世纪提修斯为王时进行改革,建立了统一政权;公元前594年执政官梭伦改革,取消债务奴役,提高公民大会的权力,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公元前509年执政官克里斯梯尼进行选举制度的改革,终于确立民主政体。伯里克利当政时(公元前444一前429),加强公民大会、500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的权力,使雅典奴隶主的民主政治臻于完善,奴隶制经济和文化也得到高度发展。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与斯巴达争夺希腊霸权失败,提洛同盟瓦解。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雅典继续与斯巴达、底比斯等城邦角逐,再次结成海上同盟,不久也瓦解。之后又组织反马其顿联盟。公元前338年克罗尼亚战役失败,附属于马其顿王国,公元前2世纪中叶并人罗马版图。公元前86年雅典城被罗马人攻陷,雅典城邦从此更加衰落,但是雅典文化在欧洲和世界却产生了深远影响。

P8-9

序言

源远流长的西方法学,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颗璀璨明珠。从古希腊、古罗马开始,它迄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而愈盛,成为西方社会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充满理性思辨的领域,贤杰辈出,学派纵横,卷帙浩繁,闪烁着耀眼的智慧光芒;亦如大江之涛,前赴后继,滚滚推进,不断地扩展和深化。当然,与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有光明就有黑暗,有进取就有曲折。西方法学发展的历程,也间或泛起些许糟屑和污秽,但总体上顺应了社会发展与人类思想演进之规律。西方法学的积淀与变迁,提供了诸多有益于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知识成果,是人类应当汲取的财富;而那些喧嚣一时、昙花偶现的沉渣,亦不失其反思和警戒之意义。正是鉴于这些反复的考虑与权衡,我们才决定编辑这样一套《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力求使其尽可能较广泛和全面地体现西方法律思想发展的多样性特征。

该丛书定位为普及性知识读物,其对象主要是高等学校法学本科学生或具备相当知识水平的人士,同时亦包括那些对西方法学感兴趣或需从中查找有关资料的研究人员。因此,该丛书具有两个特点:第一,语言通俗、明了,文字简练,脉络清晰。第二,侧重于客观性资料的概括与介绍,不含过多的分析与评论。必须指出的是,西方法学中的一些学派或思潮的代表性著作包含着许多极富哲理思辨的、艰深难懂的论说。要将这些表述刻意加以“通俗化”,不仅困难重重,而且可能拧曲原意、伤其精髓。逢此情形,我们只能力求做到恰如其分,相信读者能予以谅解。

本丛书的主题是“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依学界通说,“法学思潮”和“法学流派”二者,完全可视为同义语。但仔细揣摩,它们之间还是能够区分,并且在某种特定情形下应当予以区分。“法学思潮”亦称“法律思潮”,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如欧洲、北美)或国家里,带有普遍性,且常常起伏不定的,对法现象进行理解和论说的趋向。而“法学流派”则是指,在法学思潮中逐渐凝结而成、相对稳定的派别或支派。其中,不仅存在着核心人物及其论著,更重要的是还有为法学界公认的、相对确定的主导精神和主义。不过,无论“法学思潮”或者“法学流派”,它们均有大小和强弱不等的时空影响力。

《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是法律出版社的张波先生和赵浩女士首先动意,继而与我们共同策划的。之后,我们又陆续得到了法律出版社法学学术出版分社、张波先生及各位责任编辑的鼎立襄助。今日,在此拙作得以付梓之际,我谨代表二十多位作者,向颇具声望的法律出版社的朋友们致以深深的谢意。同时,我们也由衷地期盼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吕世伦

2005年6月于中国人民大学

后记

当前,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世界最发达的国家首推美国,其次为欧洲。但是,人们不禁要问:欧美为何能够强大?也许答案会有许多,不只是一个。但是,革命导师列宁的话很值得我们回味,即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不可否认,西方世界的发达,尤其是法制实践的进步,得益于其先进的法治理论与法律思维。因此,了解西方,掌握其法学理论及发展源流,并为我所用、建设我们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很有必要的。其中介绍西方的法学流派与理论观点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我有幸在尊敬的导师吕世伦教授的带领与指导下,参加系列丛书《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的撰写,感到非常高兴。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家人的帮助,尤其在计算机录人中凝聚了关骏骁的辛勤劳动,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最后,真诚希望此书能够对大家了解西方的自然法学理论有所帮助。

鄂振辉

2004年3月10日

书评(媒体评论)

无论是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还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无论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是庞德的社会控制论,无不闪烁着西方法治文明的灿烂光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涌现的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正是这种文明的生动体现。《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在国内第一次全景式展现西方各法学思潮与流派的主张、源流与发展,为人们了解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提供了全新的读本。

—— 张文显(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世界法制现代化进程具有历史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了解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对把握其间的理论要义和精髓十分有益。《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对作为西方法治文明组成部分的法学思潮与流派做了很好的梳理,勾画出上千年来西方法律的智慧与思辨的清晰轮廓。这套丛书有助于人们开拓视野、汲取精华,促进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

—— 公丕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人类法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融入了无数法学家的睿智和诸多法学思潮与流派的精神。各种思潮、各个流派都蕴涵着引人深思的哲理,它们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组成部分。法学家们的睿智体现在哪里,引人深思的哲理又在何方?《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以其系统、扼要和清晰的笔触,图文并茂的卷面,为人们提供了初步的答案。

—— 何勤华(华东政法学院院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然法学/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鄂振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650772
开本 32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1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09.1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3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5: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