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心理援助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谁偷走了中小学教师的激情?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对教师起到了什么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在哪里?克服倦怠的具体行动有哪些?如何正确认识和驾驭工作压力?……这些问题就是本书要为你回答的。本书为“心理援助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对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可供实际操作的新方案,内容翔实,教案丰富,对中小学教师颇有启发意义。

内容推荐

“诲人不倦”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却是为人师表者最高的境界,一代先师孔子提出的这个为人师表的标准,数千年来自认为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当今,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困惑教育界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本书作者是教育理论工作者、专家,他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对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可供实际操作的新方案,对如何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具有指导作用。

目录

第一章 中小学教师:谁偷走了你的激情?

现状:从两副对联谈起/2

解读:教师生存状况堪忧/7

警惕:职业倦怠正在袭来/16

第二章 负面效应: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影响工作/23

影响认知/27

影响情绪/32

影响生活/41

影响健康/46

第三章 内外矛盾: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赞誉与现实的背离/49

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反差/52

理念先进与评价体系落后的矛盾/57

新课程对教师的高要求与教师个人素质偏低的矛盾/63

教育变革的“好教师”标准与传统标准的矛盾/66

圣人标准与常人心态的矛盾/68

自我抱负水平高与工作准备不足的矛盾/74

角色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矛盾/77

工作负担过重与教师承受能力有限的矛盾/79

高精力投入与低成就感的矛盾/82

余论:教师职业特性的自身矛盾/85

第四章 追根溯源:认识教师职业倦怠

何谓教师职业倦怠/92

教师倦怠的层级水平/94

教师职业的倦怠历程/100

教师职业倦怠的类型/105

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106

教师性格类型与倦怠/108

教师生涯周期与倦怠/117

倦怠感的具体表现/120

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诊断/127

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130

第五章 克服倦怠的具体行动

体育锻炼——让生理“机器”协调运转/136

合理饮食——为身体健康提供“燃料”/143

为自己建立社会支持系统/147

确立合理的专业期望/151

投身教育变革实践/152

明确角色责任/158

提高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162

另寻工作/166

第六章 克服倦怠的心理调适

学习“水”的智慧/170

正确认识和驾驭压力/174

将问題视为朋友/183

学会情绪疏导/186

寄情教学工作/197

心里要有“时间表”/203

反躬自省/217

善待自己/221

第七章 克服倦怠的要素整合

树立对教师角色的合理期望/234

有效疏通教师的消极情绪/236

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241

尊重和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246

形成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氛围/251

践行“行政为教学服务”的理念/258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261

参考文献/272

试读章节

    职业倦怠症:不愿工作的“心事”

“家长投诉教师体罚孩子、警察在审讯中无故打伤……”以往的舆论,总是过多地强调从教师、警察的个体人品上去评价这些人的做法。其实,职业角色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而产生的职业倦怠往往也是造成这类“恶性事件”的“罪魁”之一。据说,教师、警察、医护人员、保险代理、高科技研究者、新闻工作者等都是这类疾病的高危人群。

有关专家表示,因工作中身心透支严重,一种被称为职业倦怠症的慢性职业病正入侵都市上班族。“每个星期的头一天,都有很多不愿去上班的人,到我这里来聊聊。”星期一也是心理诊疗医生最忙碌的一天。每个星期一患者最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因厌恶工作而来的。因为在放松了两天后,又要投入紧张、繁重的工作中,很多人对上班产生了强烈的畏惧感,所以很多人都在这天来解决不愿工作的“心事”。

高女士说:“我是搞电脑的,知识更新很快,所以我白天忙完单位工作,晚上回家还要学一些新知识。由于长时间夜里工作,造成我的睡眠十分不好,结果患上了神经衰弱,经常是脑袋沉沉的,没有精力工作,经常犯困,还容易忘事,这样一束,在工作上总出错。而工作上的不顺心,再加上精神土的压力,我身心极度疲劳,有时我累得真想睡下去就不再醒来。”

28岁的金先生才工作4年,就感觉自己无法投入到以往为之沉醉的工作当中。他说:“两年前,刚到公司时,我有使不完的劲,还干出了不错的成绩,公司重用我,前途光明,每天早上我都是盼着上班。但不知为何最近我却对工作失去了兴趣,有一种说不出的厌倦。不光工作效率下降,有时还感到莫名的绝望,这是怎么了?”面对咨询者类似的苦恼,一位医生说,这类人群普遍表现为浑身疲乏无力、感觉总也休息不够、心情烦躁不安、肠胃憋闷不适,总是疑心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了什么病变,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厌恶感和倦怠感,时常有摆脱工作的念头在头脑中盘旋等。其实,这些人是患上了职业倦怠症。

据了解,患上职业倦怠症后,一些人会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产生一种厌倦感,从而引起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问题,诸如身体疲劳、情绪低落、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关系淡漠、工作效率低下等。不是产生对工作万般厌恶或达到无法工作的严重程度,一般这类人是不会去找心理医生咨询的,因此来医院咨询或诊断的这部分患职业倦怠症的患者已经到了严重期。而事实上,潜在的职业倦怠症的轻、中度症状已经悄然在一些上班者中流行。

业内专家说:“职业倦怠症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职业人在工作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现代人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甚至工作8个月就开始对工作厌倦。产生职业倦怠的人会出现失眠、焦虑、烦躁等生理上的反应、心理上的不适以及行为上的障碍,若不及时处理或找专业人士进行治疗将会给自己带来不可预料的伤害。

(摘自:《组织人事报》,第1437期)

         P3-P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心理援助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忠明//林炊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748268
开本 32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43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3
出版地 上海
210
14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