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烟/慈溪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青烟/慈溪文丛》编著者俞妍。

常听人说,这个时代缺乏大家,缺乏荡气回肠的作品。其实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非因辞藻之美,恰因其博大的情怀。如果你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也许你就是下一个大家。我们有理由相信,慈溪的写作者们,能有更加磅礴的大视野、大手笔、大作为,写出具有人民共性,引发人民共鸣的大作品。立足慈溪,走出慈溪,文艺工作者可谓任重而道远。

内容推荐

《青烟/慈溪文丛》编著者俞妍。

《青烟/慈溪文丛》内容提要:慈溪的写作者应当对生活本身有更广泛的理解和体验,打破个体的局限,投身于火热的生活现场,把视野投向更朴实更广大的群体,把笔尖转向更宽广、也更深邃的生命意义。做一个宽阔的写作者,努力创作出一批体现慈溪特色的文艺精品,以推动慈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升慈溪人、慈溪地、慈溪文化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目录

青烟

美容店的女人

紫砂壶

你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吗

权利

年年岁岁花相似

停电了

中秋夜

蓝项链

灰雀羽

幸福的手势

夜航船

小男孩和伞

花生

年夜饭

幸福如鱼

卤豆

位置

周末

附录

小说人物灵魂的反复与纠结

后记

试读章节

这难道不是自己渴望的生活吗,像香梅那样彻底做一个没心没肺的人。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刚对着天花板上细细的光斑想。每次用心一想,他就觉得头胀痛起来,紧接着呼吸急促,浑身上下火辣辣地痛。他咬着牙,用手指掐自己的大腿,告诫自己不要胡想,但根本不管用。常常大腿被掐得发紫,他还像一只困兽无声地嚎叫,无法走出内心的风暴。最后,他只能起床,像一只无家可归的野狗,跑进那个小窝,进入另一种不为人知的黑夜生活1

2

“心刚……”有人在背后叫自己。那声音酷似子龙。他微微战栗了一下,转过身。可是身后除了白墙上自己的背影,什么也没有。他不甘心,挪动身子到大衣柜的镜子前,顿时镜子里的自己活了。

“啊,小姐,你来了……”银幕上,儒雅的书生柳梦梅对着一幅美人图深情呼唤,窗外杜丽娘的芳魂翩然而至。“书生……”杜丽娘幽幽地叫着。心刚发现这声音分明是从自己的喉咙里发出来的,自己只要一开腔,嗓音依然那么娇媚。

那时候,每次上台前,心刚和子龙在后台默戏。子龙很不老实,常在心刚刚进入状态时,来“调戏”一番。“心刚,你化好妆真美,你真是美女,那我就近水楼台先得月,追定你了……”子龙凑上来按着心刚的肩笑嘻嘻地说,心刚挪开肩,垂下睫毛。“又来了,你呀……”他学着戏中的女子,伸着细长的食指点着子龙的额头,脸上热辣辣的,幸亏敷着一层底粉,谁也看不出来。“小姐………‘书生……”声音颤抖,四目对视,一个含羞躲闪,一个欲罢不能。两个人一开腔,就找到了戏中的感觉。

这样的“调戏”到了台上,就真的忘记自我了。当时,他们演得最多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幕布缓缓拉开,心刚的一声“梁兄”,呖呖如莺啭,带着一种抑制不住的喜悦。“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五彩的灯光下,心刚感觉子龙慢慢地旋转起来,自己也跟着翩翩起舞。那水袖,时而春燕剪柳,时而落花翻飞。那扇子,或作蝴蝶戏花丛,或作帘幕掩秀色。他百般地向梁兄传达春意,可是“梁兄却像呆头鹅”!

台下,掌声如潮,阵阵喝彩,几声不怀好意的哨音若隐若现。心刚和子龙早已习惯了观众的反应,更加投入。两人像上陡坡层层攀爬,运腔、念白、水袖、身段,使出浑身解数,恨不得将这对恋人的灵魂捧出来。子龙扶着心刚过独木小桥时,心刚娇喘吁吁:“梁兄呀,你我好比牛郎织女渡鹊桥。”子龙故意一放手,心刚差点掉下去,子龙又赶紧搀扶,心刚趁机倒在子龙怀里,台下又是一阵欢呼……

谢幕的时候,女孩子们捧来的鲜花几乎将他们淹没。回到后台时,心刚常常看到刘姐坐在化妆镜前等自己。“刘姐。”他和子龙齐声叫道,子龙的声音明显高于自己。不知怎的,他每次看到刘姐,总叫不出口。那子龙,虽然年纪比刘姐大,却一口一声“刘姐”,叫得比脆瓜还爽。刘姐乜斜着眼,轻抚着怀里的猫咪。“今天又飙戏了……郑心刚,你可真有本事,你男扮女,在戏里又女扮男,这样扮来扮去,可把我们耍的,都搞不清你到底是男还是女了?”心刚的脸腾地红了,这话说得,在夸自己还是损自己呢。“刘姐,瞧您,绕口令说得多累!”陆子龙做了个鬼脸道,“他是遇到男人就变女人,遇到女人就变男人!”刘姐被子龙一逗,忍不住扑哧一声,眼睛弯成水汪汪的月亮。见刘姐笑了,心刚松了一口气。其实,他是喜欢刘姐笑的。别看刘姐平时绷着脸,她笑起来,脸蛋如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恬静又秀美。

多余的话,刘姐不会再说。等心刚和子龙卸完妆,刘姐就带着他们去吃夜宵。月华如水,深夜的吴市繁华如大上海。他们坐在刘姐的车后座,望着璀璨的霓虹灯,心里痒酥酥的。子龙在黑暗中搭住心刚的肩,凑近他的耳朵说:“兄弟,咱们跟着这个富姐,可有福了!”

3

这是哪一年的事了。心刚独自坐在镜子前,感到一切都像前尘往事。刘姐的面容在时光中,水纹一样荡开来,只有她身上那股紫色的气息至今仍缠绕在鼻尖。一直以来,心刚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气息,那气息可以用颜色作比。柳老师是谷黄色的,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淡香;子龙是橙黄色的,跳跃、明丽,清香中带点酸味却不青涩。自己或浅蓝或深褐,犹如蓝色妖姬,绽开时无比绚丽,幽香销魂,凋落时无比凄楚,零落成泥。而刘姐的紫,似乎无法用植物用香味来比拟,那种紫时而傲慢,时而冷艳,时而宁静,时而热烈。

刘姐说:“郑心刚,陪刘姐来一段。”语气中冒出一股冲力,让人无法抗拒。其实,心刚也不想抗拒,刘姐的那种冲力,正是自己隐隐渴望的。他趁势陪刘姐对唱,有时来一段《玉堂春》,有时来一段《沉香扇》。每次都是心刚唱旦角,刘姐唱生角。刘姐的水袖甩得很有本事,她自己说,小时候曾向一位民间的剡剧高人学过。那样式很美,甩出去直直的,犹如两根飘飞的舞带,却又跟舞带不同,似有一股凌云之气。P3-P5

序言

文以载道,书以达义。读文章可以看出写作者的胸襟,读一套地方文丛,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底蕴与气度。慈溪史上文人荟萃,名家辈出,以诗文、书画闻名的本土先贤数以千计。去年出版的耆旧诗集《溪上诗丛》,与今年这套《慈溪文丛》,构成了文脉上的传承,堪称文风兴盛,百花齐放。

翻看《慈溪文丛》,又一次引发我对慈溪文学的审视。十四本精选出来的文集基本代表了现阶段慈溪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作者队伍涵括老中青,由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文体组成。内容涉及广泛,有温暖的乡村情结,有后工业时代苦涩而激扬的旋律,有书写慈溪地域文化的篇章,也有记录寻常家庭的点滴,有面对内心的写作,有文史追述,有读书笔记……不同文体的自由以及言说的庞杂和开阔,包容了人性、诗性、知性、理性、神性、个性,不可谓不丰富。十四部文集,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

出版《文丛》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慈溪文学创作的成果,繁荣文化鼓舞人心,更在于通过出版与研讨,进一步明确我们所担负的文化责任。文学要有益于天下与后人,既要传承文明、发展文明,更需要从思想和感情的层面来体现人生的大境界、大情怀。一个宽阔的写作者必须拥有视野、思想与精神上的辽阔,更大,更朴素。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于今七十年。七十年斗转星移沧桑巨变。但《讲话》提出的一些问题,依然是作家们面临的基本问题。《讲话》在这些问题上的论断,也是解决文艺创作“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为了人民,是文艺的基本出发点。

植根人民、深入生活,是文艺的源泉。

无论过去多少年,文学创作依然要遵循这些基本规律。作为作家,应自觉以《讲话》精神指导自己:我们是不是植根于这个城市的当下?是不是与读者、与公众的阅读生活密切呼应?是不是与文化发展的新因素保持着强有力的对话?我们是否代表广大人民的心声并形成健康的主导力量?

慈溪的写作者应当对生活本身有更广泛的理解和体验,打破个体的局限,投身于火热的生活现场,把视野投向更朴实更广大的群体,把笔尖转向更宽广、也更深邃的生命意义。做一个宽阔的写作者,努力创作出一批体现慈溪特色的文艺精品,以推动慈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升慈溪人、慈溪地、慈溪文化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常听人说,这个时代缺乏大家,缺乏荡气回肠的作品。其实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非因辞藻之美,恰因其博大的情怀。如果你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也许你就是下一个大家。我们有理由相信,慈溪的写作者们,能有更加磅礴的大视野、大手笔、大作为,写出具有人民共性,引发人民共鸣的大作品。立足慈溪,走出慈溪,文艺工作者可谓任重而道远。

心中装着一座城市,才能写出一座城市的气派;心里放着这个时代,才能走在这个时代的前沿;心怀天下,方能成为大家。

愿与作家朋友们共勉。是为序。

后记

夏日黄昏,夕阳烧红西天。四下蝉声聒噪,蚁虫在发白的水泥地上奔走。我手捏一卷书,倚在家门口的水缸边,精神恍惚,仿佛置身于一个虚幻世界。这是二十年前的场景,寻常得如很多遗忘的时光。然多年之后,它却像一帧泛黄的老照片,时常在我梦中闪现。

也许,人生的大树在少年时代就埋下须根。十六岁那年随意冒出的念想,竟如一双无形的手,拉着我往前走。少女时代,多感的心需要文字来滋养,青涩的情感与文字抱为一团。结婚生子后,花花草草竞相凋谢,粗粝的灵魂更渴望文字的浇灌。

人活着,离不开倾诉宣泄。

但宣泄不等于文学。诗人荣荣说:“我们的创作要尽可能地由自发转向自觉。”评论家李敬泽说:“文学要关切人的处境思考人的存在,不能忘记世道人心。”我想,我平庸的文字,自然难以承担什么;可我能否以挖掘自己,去挖掘我所理解的人性世界?愚钝如我,悟到这点,已人到中年。一个中年妇人每日于单位、家庭之间奔波,已然不易,再挤时间读书写小说,更觉奢侈。渴望日子过得安静简单,渴望有闲暇自由的时光,那也只是一厢情愿——人,总是在生活的夹缝里挣扎!然而,纵是挣扎也不忍放弃。虽然文学不能改变我们的俗世生活,可她带来的快乐却难以比拟。与一个个虚拟的人物心心相通,感受他们的情感风暴,猎取他们的心灵秘密,就如同自己在体验另一种人生。

如此,就有了这本集子。二十来篇貌似小说的文字,如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留在一条小径上。这条小径僻静泥泞却落英缤纷,我正踽踽独行,走向未知的前方。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童年的老屋——小桥头九十九间走马楼。这幢散发着古书气息的老宅给了我幽谧的性情、斑斓的想象。至今,她还时常蹑入我梦中,拂去我灵魂的尘埃。倘若有机会,抒写她的故事,该是我莫大的幸福。

最后,感谢领导和朋友们的关心帮助,特别是谢志强老师的点拨指导,才使我走得更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烟/慈溪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俞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602005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20
15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