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方社会主义行进中--共产党执政与党的建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了关于在共产党的建设中,深入发掘和阐述了列宁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和实践,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加强自身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党的领袖关于党建的重要理论,而在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又深入研究和阐述了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途径的努力和苏维埃政权恢复国民经济的成就,同时,本书向世界展现了东方的视野,因为在人类历史上只有20世纪以后的东方,才产生了执政的共产党,才产生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目录

序 言

第一章 俄共(布)与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节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与成长

一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俄国的革命运动

二 党的二大与党内的分歧

三 布尔什维克党在斗争中成长

四 列宁关于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

 第二节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俄的政权建设

一 二月革命胜利和列宁的《四月提纲》

二 布尔什维克党掌握政权和巩固政权

 第三节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

一 国内战争与战时共产主义

二 俄共(布)十大与苏俄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三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意义

 第四节 列宁关于执政党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一 列宁的若干重要著作

二 列宁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贡献

三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贡献

 第五节 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一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成就

二 工农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改善

第二章 联共(布)与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第一节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

一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过程及教训

二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及经验

 第二节 苏联建成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一 苏共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与1936年宪法

二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形成

三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特点

 第三节 民主政治建设与党的建设的教训

一 30年代苏联的肃反运动

二 30年代苏共组织建设中的问题

 第四节 对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评价

一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

二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弊端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初步胜利

 第一节 党的建立与党领导的革命战争

一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二 党领导的革命战争

三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若干重要著作

四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的若干重要著作

 第二节 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并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及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意义

二 恢复国民经济

三 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四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五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若干重要著作

 第三节 民主政治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经验

一 民主革命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

三 关于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成就

一 经济建设方面

二 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三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第四章 越南、朝鲜等国社会主义的初步胜利

 第一节 越南、朝鲜等国共产党掌握国家政权和巩固政权

一 越南共产党掌握国家政权并开展抗美救国斗争

二 朝鲜劳动党掌握国家政权并为抗美战争胜利而斗争

 第二节 越南、朝鲜等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一 越南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二 朝鲜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三节 越南、朝鲜的执政党加强党建的历史经验

一 越南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及其历史经验

二 朝鲜劳动党加强党的建设及其历史经验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踟年代初的苏共与苏联社会主义发展

 第一节 赫鲁晓夫时期的苏共与社会主义建设

一 苏共二十大与反对个人崇拜

二 党的领导制度的改革

三 党的干部制度的改革

四 平反冤假错案与民主制度建设

五 垦荒运动与经济体制改革

六 对赫鲁晓夫时期改革的评价

第二节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共与社会主义建设

一 党对农业的新认识与农业体制的改革

二 党的领导体制的改革

三 经济体制改革

四 对勃列日涅夫时期改革的评价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前进

 第一节 党的路线偏差与经济建设失误

一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制定的前前后后及其偏差

二 经济建设的失误

 第二节 党的路线严重偏差与“文化大革命”

一 “文化大革命”理论的错误

二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三 “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

第七章 苏联执政党建设的问题与社会主义挫折

 第一节 苏共新一届领导人执政与改革仓促启动

一 戈尔巴乔夫上台与苏共出师不利的经济改革

二 在原有体制框架内对苏共的建设和“改善”

 第二节 苏共的“革命性变革”与改革走向迷途

一 1987年1月中央全会“根本改革”党的传统模式的开始

二 “新思维”对苏共理论的系统“修正”

 第三节改革重心的重大转移与苏共执政地位的动摇

一 苏共第十_九次代表会议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

二 苏共作用的不断被削弱与国家形势的混乱

三 苏共用多党制取代共产党一党执政体制

四 苏共组织的分裂

 第四节 苏共执政路线的彻底修正与改革进程的失控

一 二十八大对苏共传统理论与模式的彻底放弃与苏共的彻底分裂

二 经济改革计划的无休止争论和经济的全面恶化

 第五节 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

一 “8·19”事件与苏共垮台

二 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与苏联的解体

第八章 前进中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改革事业的发展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二 党的建设与政治建设

三 党的十二大与改革的深入发展

四 对外开放的扩大与“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五 党的十三大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六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改革事业的拓展

一 沉着应对国际形势与党的执政地位日益巩固

二 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其加强党建的思想

三 党的十四大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 改革开放再掀高潮

五 党的十五大与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

六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改革事业的辉煌成就

一 新世纪中国改革面临的形势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任务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其伟大意义

三 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建设的新举措

四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第九章 越南、朝鲜执政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发展

 第一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 越南共产党六大与“革新开放”的路线

二 革新开放的发展与党的建设

三 革新开放的成就

 第二节 朝鲜劳动党的建设与“朝鲜式社会主义”

一 党的领导与“朝鲜式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二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政策调整

三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与党的建设

第十章 东方社会主义展望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东方社会主义发展

一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与实质

二 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二节 理论创新与东方社会主义发展

一 东方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表明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

二 东方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

 第三节 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建设与东方社会主义发展

一 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好坏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

二 不断加强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是未来东方社会主义胜利前进的保证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方社会主义行进中--共产党执政与党的建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俞良早//汤德森//许开铁//吕志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党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534232
开本 16开
页数 3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0
丛书名
印张 2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