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近代中国的新式码头/中国近代城市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近代中国的码头在外力的冲击下,在洋枪洋炮的威逼下,在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后,在洋人、洋船、洋货的大量涌入下逐步兴起的。从古至今,在各式各样的码头上,演绎了一出出人类发展的多彩画卷,码头象征着一种机会,为那些富于冒险精神的人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场所。“闯码头”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为许多人追求理想与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本书以图文相生的形式带你走进这段近乎尘封的历史。

内容推荐

1840年以降,在洋枪洋炮的威逼下,伴随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开埠通商,带有商业性质的码头出现了,由此刺激了中国近代城市的兴起,举凡刻有西方烙印的各种外来文化,如以教堂为首的西洋建筑、以汽车为中心的交通工具开始登陆中国,就连几千年亘古不变的婚丧礼仪也悄然改变,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娱乐,一种迥异于中国传统文明的新型城市文化由此萌生。这套丛书将带您走进这段近乎尘封的历史,以图文相生的形式向您讲述近代中国城市形成背后的故事……

目录

引言

一、开埠:从沿海到沿江

东南五口的开放

沿长江推进

约开、自开与租借地

二、码头:从帆船到轮船

新式码头的兴筑

租借地码头的特色

仓栈、起重机与航标灯

三、口岸:从一口到多口

码头功能的嬗变

中国第一码头的崛起及对周边口岸的影响。

参差不齐的新式码头

帆船黄金时代的终结

码头工人、买办与洋泾浜英语

四、城市:从旧城到新市

城市布局的改变

码头与新式城市

新型都市

五、经济:从作坊到工商

码头经济的出现及洋务运动的兴起

从土货经销到百货公司

从钱庄到银行

西学东渐的窗口

新式码头的新式教育

六、生活:从传统到西洋

闯码头与寻机遇

从西餐到西服

跑马场和电影院

裤腿上的棱角

主要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库场和仓栈是码头的重要配套设施,是为了方便来往各码头的船只储存和转运货物而设置的,也代表着码头的发展水平。在中国古代,随着航运业的发展,在沿海和内河码头的岸边,陆续修建了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仓栈和库场。元代,在天津直沽港就建立起了广通仓。明代,在直沽港还修建了露囤、芦囤等临时性的建筑。清代时天津港口最大的仓库是尹儿湾仓附近的北仓,共有仓库48座。不过这些库场大部分是政府设置的官家库场,用于屯储政府的粮饷、军马、草料。那时,由于货物交易量不大,作为商业贸易的库场和货栈的设立仍然很少。船主和货主各自为政,船主只负责修筑码头,经营航运,而不负责设置为船舶存放和周转货物的仓栈。码头上的栈房,如盐栈、茶栈、粮栈等,大都是货主自己设立的,仅仅是各商行的附属设施,一般都是前店后栈。当要装卸货物时,由货主自己找工人装卸,且装卸时间也没有严格的限制。

开埠后,随着各码头的货物运输量的大大增加,码头规模也不断扩大,与码头相配套的栈房、仓库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专业化的码头仓栈公司。

上海对外开放后,洋商在黄浦江两岸购置土地,建造宽敞的仓库、船坞和码头。到19世纪60年代,上海码头仓栈业发展到相当的规模。码头仓栈业大多由洋行经营,据统计在黄浦江两岸的仓库堆栈中,洋栈就占了十分之七。到1872年,在上海经营仓栈、码头的商家达15家之多。位于黄浦江右岸的立德成货栈,由著名的立德洋行经营,面积达50亩,在码头区内形成了一个包含有靠船泊位、场地、仓库、货栈、公寓、煤火供应以及装卸素道、起重机等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洋商经营的仓栈,不仅服务设施齐全,规模也很大,比如英商公正轮船公司在虹口修筑的仓栈,可以容纳25000吨船货。

专业化的仓栈企业在香港也发展得较为迅速。香港货栈公司、九龙仓栈公司在世界贸易史中都享有盛名。

由于有了专业化的码头仓栈公司,货物起卸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那种在码头上常常看见的肩挑背扛的人力作业方式开始被机械装卸方式代替。在大的码头,已经开始安装专业化的装卸索道和钢结构的大型起重机。

P36-37

序言

码头,最初是指在江河沿岸及海岸港湾内,供船舶停靠、装卸货物和上下乘客用的建筑。

码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最早的码头往往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军事活动的需要,杭州湾的最早港址之一古陵,被建成军港。九江最早的码头柴桑,因其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联吴抗曹而家喻户晓。战争的血与火使早期的码头跳出了原始的自然靠泊点的阶段,向人工码头过渡。

码头的发展是与航运紧密相联的。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众多的水旱码头,而以水码头最为发达,这与中国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不无关系。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内河水系,具有悠久的航运历史。早在上古时代,就有了“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的记载。在唐、宋时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贸易的繁荣,水运事业的发达,东南沿海及内河的码头先后被辟设为对外贸易口岸,向外国商民开放,前来通商的国家达50馀国。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在中国远洋航运史上涂下了永远值得骄傲的一笔。在漫长的航运发展史中,逐渐发展形成了一些著名的码头。在这些码头中,又以沿海的海运码头、大运河的漕运码头以及长江流域的水运码头最为突出。随着经济活动的频繁,原本依江河沿岸而修建的简易的码头建筑不敷使用,码头结构不断向陆地延伸,与码头配套的各种设施和行业开始出现,码头的范围不断扩大,进而成为村镇或城镇,这就是早期的港口。

清乾隆时期,虽然对外贸易港口只剩下广州一口,但是国内埠际之间的贸易仍然很频繁,北自辽海,南白雷州、琼州,在繁忙的沿海运输线上,营口、天津、登州、莱州、青州、烟台、上海、宁波、泉州、厦门、广州、惠州、雷州、琼州这些地方发展成为重要的海运码头。在内河航运中,随着历代糟粮运输的需要,在运河沿岸,陆续兴起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航运码头和商货转运地,如通州、天津、清江浦、临清、济宁、扬州等码头,常常舟车辐辏,帆墙如栉。在长江流域,由于航运业的发达,在沿岸出现大小不等的帆船聚泊处,进而发展成为规模不一的商业中心,上海、仪征和汉口是长江3大航运中心。此外,镇江、江宁、芜湖、湖口、九江都是重要的水运码头,而重庆则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航运中心。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的海洋航运和内河航运开始被西方殖民主义者染指,各重要码头被迫向西方国家开放,成为殖民者掠夺中国经济的中转站,码头的发展被卷入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码头的规模、设施、结构和码头的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轮船码头代替了过去的帆船码头,具有近代意义的码头开始出现。随着近代航运业的兴起和商贸的发展,码头的内涵更加丰富,它不再仅指方便乘客上下和装卸货物的岸边建筑,而且也泛指交通便利的商业城市。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以港兴市”。交通便则商业兴,商业兴则城市起。从码头的变迁可以折射出一个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的轨迹。

近代中国的码头不是在内力的推动下,如近代航运业的发达、商业贸易的兴旺等客观条件下兴起的,而是在外力的冲击下,在洋枪洋炮的威逼下,在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后,在洋人、洋船、洋货的大量涌入下逐步兴起的,具有明显的被动特征,其间更含有屈辱和辛酸的泪水。

码头的崛起,带动了中国近代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举凡代表近代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性的东西,通过一艘艘西洋船只首先在各重要码头登陆,以码头为基点,不断扩展繁衍,吸收融合,促进中国向近代化的转移。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与码头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古至今,在各式各样的码头上,演绎了一出出人类发展的多彩画卷,码头象征着一种机会,为那些富于冒险精神的人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场所。“闯码头”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为许多人追求理想与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近代中国的新式码头/中国近代城市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52257
开本 24开
页数 1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1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交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552.9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5
16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