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开发区发展与土地利用
内容
试读章节

1.1.2开发区发展的趋势分析

1.向形成产业聚集的导向发展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2001年《国际投资报告》指出,跨国公司的投资已从低成本的区位转向产业集群的区位。开发区向形成产业聚集的导向发展,具体反映在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开发区当前还是通过提供廉价土地和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园,从而形成企业的空间聚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地区政策上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这会使企业向政策更优惠的地区流动的预期收益降低,从而显现出很强的植根性,与本地企业联系的倾向增加,将自己的生产、研究开发都置身于和周围企业的联系当中。从而进一步加剧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更大范围地产生前向、后向联系,结成网络,形成大量创新,使得企业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从而增强产业的集聚效应。二是高新技术公司的成长,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形成人力资本聚集。人才结构将更加适应高新技术产业聚群的发展,反过来又增强了产业的群聚效应。三是促进开发区内产业成长的区域文化正在形成。

2.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综合性的功能区

为了更加积极参加对世界范围内稀缺资源的争夺和市场分割,参与国内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开发区在开发发展方式上要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并向机制、体制联动转变;在资本集聚方式上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在投资环境上由重点建设向综合建设转变;在行政管理方式上由事务型管理向法制化管理转变。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开发区从功能特征上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科技工业园区型,它的科技成果转化功能相对突出;产业基地型,比较突出传统产业的改造,呈现出依托大企业、大项目的发展模式;新城区型,作为多功能的综合性区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工作生活环境。随着开发区功能的综合化,这三种类型开发区之间的差异将逐渐缩小。开发区将会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综合性的功能区。

3.开发区建设多园化、专业化  经济全球化要求国内企业需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组织生产,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配置资源,这要求中国开发区的发展需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通过“一区多园”体制可以推进开发区在相同的空间面积和不同的空间位置上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各项政策,进而推动实现多点互动,优势互补,能更有效地利用市域范围内各开发区原有的开发基础和已积累的经济实力,既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带动原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跃上新的台阶。我国目前大约60%以上的开发区正向“一区多园”模式发展,许多开发区在采取“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时,还依据创业主体、产业和服务等归类方法,实行园区的归类建设和归类发展。P3-4

后记

本书内容来自著者近两年中主持完成的课题研究报告及发表的相关论文。其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定位研究》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规划”重大研究项目,湖北省发改委开发区管理处处长刘蕲冈博士和我的研究生康萍参与了这项研究工作;《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对策研究》是马连杰博士承接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项研究课题,由于马博士前往美国学习,该课题由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安排本人负责,我的研究生江海松承担了大量研究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他的硕士论文;《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战略研究》是我的研究生王友友完成的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毕业课题,该课题的完成得到了东湖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唐良智博士的指导和东湖开发区发展研究院邹德文博士、陈要军博士的大力协助;《青岛经济发展重心西移的评价》是我的研究生管学锋完成的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毕业课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是湖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委托研究课题,我的研究生李莉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工作,省发改委刘蕲冈博士对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城市经营理念下开发区的土地管理》则是本人主持的2002年度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开发区的城市经营与土地管理”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我的研究生李小桂、何兴参与了研究工作,李小桂以此为基础完成了他的硕士论文;《开发区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改进和完善开发区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和《经营城市:开发区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三篇文章也是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开发区的城市经营与土地管理”的研究成果,并分别发表在《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第2期、《中国房地产》2004年第8期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上;《武汉中国光谷汤逊湖综合商务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则是武汉长城创新科技园有限公司委托咨询项目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已发表在《长江论坛》2004年第2期上,我的研究生付登华参与了该咨询研究项目的工作,并作为第二作者署名。

由于本书内容是由有一定关联度的多个研究课题的成果报告和相关的研究论文组合而成,因此书中有一些地方出现内容重复或者不一致的现象;本书相关课题的研究过程刚好与国家对于开发区的清理整顿过程相重叠,使得书中引用的关于开发区的一些数据由于出处不同或者时间不同而不一致,在此敬请读者谅解。同时,由于书中内容涉及的课题或者项目基本上属于应用性研究,谈不上多少理论的创新,因此研究过程中通过学术期刊和网络大量引用和参考了同行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及相关数据,引用的文献有的列入参考文献之中,有的却由于课题研究过程的繁复和研究人员的疏漏而未能列入,在此特向所有被引用或者参考的文献与数据的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并向被本书引用却未列人参考文献的作者致以深深的歉意。

承蒙武汉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黄本笑教授与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钟书华教授审阅书稿,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再次感谢所有参与本书相关课题研究的人员,感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

卢新海

2005年4月于武汉喻家山

目录

前言

1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定位研究 /1

1.1 开发区发展的一般规律 /1

1.2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条件分析 /7

1.3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定位分析 /13

1.4 实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定位的对策建议 /17

2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对策研究 /23

2.1 跨国公司及其对华直接投资概述 /23

2.2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及其投资优惠政策评估 /31

2.3 国内典型开发区的外资政策比较 /35

2.4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对策建议 /43

3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战略研究 /49

3.1 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50

3.2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53

3.3 提升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62

4  青岛经济发展重心西移的评价 /7l

4.1 青岛经济发展重心西移的概况介绍 /71

4.2 青岛经济发展重心西移的评价分析 /74

4.3 青岛经济发展重心西移的对策建议 /89

4.4 青岛经济发展重心西移的启示 /93

5  城市经营理念下的开发区土地管理 /95

5.1 城市经营理论与实践概述 /97

5.2 我国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现状 /105

5.3 城市经营理念下开发区的土地利用与管理 /111

5.4 开发区的土地经营 /123

6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13l

6.1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13l

6.2 当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和特点 /135

6.3 当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42

6.4 实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 /147

结束语 /155

附录一 开发区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159

附录二 改进和完善开发区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 /167

附录三 经营城市:开发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174

附录四 武汉·中国光谷汤逊湖综合商务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8l

后记

序言

开发区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出现的一种经济、社会与文化现象。虽然作为开发区雏形的自由港的建立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现代开发区主要形式的科技工业园的出现也有了半个多世纪,但中国大陆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却只有短短20年。然而正是在这20年中,中国的经济出现了飞速的发展,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这其中开发区的建设功不可没。作为改革开放的先导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各级各类开发区尤其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所产生的集聚效应、示范作用与扩散作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进入新的世纪之后,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却面临着新的选择。一方面加入WTO后,要求给予所有的投资者以国民待遇,开发区原来执行的各项优惠政策将逐步取消。另一方面,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座现代化的新城或一个个城市的新区,与普通的城市在职能上、形态上逐渐趋同;而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度,耕地资源尤其稀缺,开发区的建设客观上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人地关系紧张。2003年开始的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开发区清理整顿,似乎更使开发区的发展走入了困境。

然而,开发区发展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由于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存在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别,国家内部还存在东部与西部发展的不平衡,开发区的作用还不能取消,开发区还有她继续存在的必要。现在的问题不是开发区是否还应该继续存在,而是如何解决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如何保持住开发区的特色与地位并使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基于这样的背景,从2002年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本人承担了包括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开发区的城市经营与土地管理”、湖北省发改委专项课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定位研究”、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项研究课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对策研究”等在内的多个研究项目,同时还选定“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问题研究”、“青岛经济发展重心西移战略评价”作为学位论文研究课题,指导研究生完成了相关的研究工作。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大多偏重于具体的应用,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价值。此外,这些彼此独立的研究课题尽管来源不同、研究对象不同、成果形式也不同,但在内容上却具有极大的关联性,都涉及到开发区的发展与土地利用这样一个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此,将这些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稍作修改、进行适当编排,并将已发表的几篇研究论文附后结集成书,冠名以“开发区发展与土地利用”,一方面作为本人学术活动的一次记录,同时也希望能为我国各级各类开发区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卢新海

2005年4月18日

编辑推荐

开发区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出现的一种经济、社会与文化现象。中国的经济出现了飞速的发展,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这其中开发区的建设功不可没。它所产生的集聚效应、示范作用与扩散作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中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度,开发区建设客观上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人地关系紧张。本书正是对开发区的发展与土地利用这个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其成果值得社会各界人士关注。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来自著者完成的课题研究报告及发表的相关论文。收有: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定位研究”、“城市经营理念下的开发区土地管理”等文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开发区发展与土地利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新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582014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7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7.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