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其时混乱的中国经济现实状况出发,作者对凯恩斯理论及其学派的学识与中国现实的结合--进行了整理,进而系统地论述财政学理论阐述了中国财政制度、政策及现实状况,包括超然主计与联综组织中国税制与赋税体系、公债、地方财政等等及问题。本书自出版后一直备受重视,至今仍然是一部重要的经济学著作。
图书 | 财政学与中国财政--理论与现实(上下)/中国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其时混乱的中国经济现实状况出发,作者对凯恩斯理论及其学派的学识与中国现实的结合--进行了整理,进而系统地论述财政学理论阐述了中国财政制度、政策及现实状况,包括超然主计与联综组织中国税制与赋税体系、公债、地方财政等等及问题。本书自出版后一直备受重视,至今仍然是一部重要的经济学著作。 目录 自 序/1 这篇自序为本书各章之锁钥,故体裁与一般不甚相同,阅读时 应当作本书第一章。兹将序文中款项录后: 一、《通论》之轮廓与凯恩斯学派之主张/3 (一)不自愿失业之存在/3 (二)生产投资与储蓄/4 (三)边际消费倾向与资本的边际效能/5 (四)利率政策/6 (五)储蓄者与投资者是两个不同之人/6 (六)公共工程与赤字预算/7 (七)如何达到充分就业(在生产要素流动性甚大之假定下/8 (八)在极端资本主义的国家分配不均贫富悬殊为恐慌之最大的 原因/9 二、凯恩斯的《通论》与凯恩斯学派的主张于中国是否适 用? /10 (一)中国农村中无所谓自愿失业与不自愿失业之分/11 (二)储蓄者与投资者在中国农村中同是一个人/11 (三)边际消费倾向与资本的边际效能/12 (四)利率政策/13 (五)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与充分就业/13 (六)分配不均贫富悬殊/14 (七)恐慌/15 (八)公共工程/17 (九)赤字预算/17 三、结论/20 第一篇超然主计与联综组织 第一章预算之编制、核定与审议/25 一、预算统制与主计三联制/25 二、预算的编造与统制仰仗于会计统计的地方/27 三、决算的成立亦仰仗于会计与统计/28 四、五种会计与五种预算/29 五、办实物预算亦非有统计不可/31 六、预算问题的讨论集中于下列三点/32 (一)谁编预算?(编制预算之权责应谁属?/33 (甲)主张编制预算之权责应属于主计处/33 (乙)主张编制预算之权责应属于财政部/35 (丙)余的意见/37 (二)何时编预算?/39 (甲)二十六年预算法中所规定的预算编制程序/39 (乙)以上预算编制程序之缺点/41 (丙)编制预算最敏捷的通则/42 (丁)三十七年之修正预算法/43 (戊)假预算/45 第二章预算之缩制、核定与审议(续)47 ....... |
标签 | |
缩略图 | |
书名 | 财政学与中国财政--理论与现实(上下)/中国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马寅初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4448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7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13 |
出版时间 | 2005-01-01 |
首版时间 | 2005-01-01 |
印刷时间 | 200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1 |
丛书名 | |
印张 | 23.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4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