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诗三百首全解
内容
编辑推荐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株瑰丽的奇葩,是人类文化史上最珍贵的文学遗产之一。本书精选唐诗三百首,首首脍炙人口、妇孺能详。注释体例包括正文、注释、语译、赏析几个部分。本书综合前人与今人注本的各种长处,为读者提供了一部比较切合时用的,知识性、资料性、鉴赏性相结合的读本。

内容推荐

唐朝是一个诗的时代,唐诗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本书精选唐诗三百首,注释体例包括正文、注释、语译、赏析几个部分。读者对于本书正文外的三部分:注释、语译、赏析,也可以先跳过注释读语译;语译有不明处,再看相应的注释;最后再进入我“以心印心”的赏析的阅读。这样读法,也许能更好地达到三方面预期的效果:注释以实其基,广其识;语译以通其脉,顺其气;赏析以博其趣,撷其神。

目录

大陆版序

海外版原序

卷一 五言古诗

张九龄

感遇二首

李 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月下独酌

春思

杜 甫

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 二首

王 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别

青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王昌龄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丘 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常 建

宿王昌龄隐居

岑 参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元 结

贼退示官吏

有序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东郊

送杨氏女

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溪居

五古·乐府

王昌龄

塞下曲二首

李 白

关山月

子夜吴歌

长干行

孟 郊

列女操

游子吟

卷二 七言古诗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李 颀

古意

送陈章甫

琴歌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

听安万善吹 篥歌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

李 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岑 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杜 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寄韩谏议注

古柏行

卷三 七言古诗

杜 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并序

元 结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韩 愈

山石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石鼓歌

柳宗元

渔翁

白居易

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

李商隐

韩碑

卷四 七古·乐府

高 适

燕歌行有序

李 颀

古从军行

王 维

洛阳女儿行

老将行

桃源行

李 白

蜀道难

长相思二首

行路难

将进酒

杜 甫

兵车行

丽人行

哀江头

哀王孙

卷五 五言律诗

李隆基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张九龄

望月怀远

王 勃

杜少府之任蜀川

骆宾王

在狱咏蝉并序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沈 期

杂诗

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

王 湾

次北固山下

常 建

破山寺后禅院

岑 参

寄左省杜拾遗

李 白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听蜀僧弹琴

夜泊牛渚怀古

杜 甫

春望

月夜

春宿左省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

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别房太尉墓

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王 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山居秋暝

归嵩山作

终南山

酬张少府

过香积寺

送梓州李使君

汉江临眺

终南别业

孟浩然

临洞庭上张丞相

与诸子登岘山

宴梅道士山房

岁暮归南山

过故人庄

秦中寄远上人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留别王维

早寒有怀

刘长卿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饯别王十一南游

寻南溪常道人

新年作

钱 起

送僧归日本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韦应物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赋得暮雨送李胄

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刘 虚

阙题

戴叔伦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卢 纶

送李端

李 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喜外弟卢纶见宿

贼平后送人北归

刘禹锡

蜀先主庙

张 籍

没蕃故人

白居易

杜 牧

旅宿

许 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早秋

李商隐

风雨

落花

凉思

北青萝

温庭筠

送人东游

马 戴

灞上秋居

楚江怀古

张 乔

书边事

崔 涂

除夜有怀

孤雁

杜荀鹤

春宫怨

韦 庄

章台夜思

僧皎然

寻陆鸿渐不遇

卷六 七言律诗

崔 颢

黄鹤楼

行经华阴

祖 咏

望蓟门

崔 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李 颀

送魏万之京

李 白

登金陵凤凰台

高 适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岑 参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 维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积雨辋川庄作

酬郭给事

杜 甫

蜀相

客至

野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

登楼

宿府

阁夜

咏怀古迹 五首

刘长卿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长沙过贾谊宅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源中丞

钱 起

赠阙下裴舍人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同题仙游观

皇甫冉

春思

卢 纶

晚次鄂州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

元 稹

遣悲怀 三首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

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

李商隐

锦瑟

无题

隋宫

无题二首

筹笔驿

无题

春雨

无题二首

温庭筠

利州南渡

苏武庙

薛 逢

宫词

秦韬玉

贫女

七律·乐府

沈 期

独不见

卷七 五言绝句

王 维

鹿柴

竹里馆

送别

相思

杂诗

裴 迪

送崔九

祖 咏

终南望余雪

孟浩然

宿建德江

春晓

李 白

夜思

怨情

杜 甫

八阵图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刘长卿

送灵澈

弹琴

送上人

韦应物

秋夜寄丘员外

李 端

听筝

王 建

新嫁娘

权德舆

玉台体

柳宗元

江雪

元 稹

行宫

白居易

问刘十九

张 祜

何满子

李商隐

登乐游原

贾 岛

寻隐者不遇

李 频

渡汉江

金昌绪

春怨

西鄙人

哥舒歌

五绝·乐府

崔 颢

长干行二首

李 白

玉阶怨

卢 纶

塞下曲四首

李 益

江南曲

卷八 七言绝句

贺知章

回乡偶书

张 旭

桃花溪

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闺怨

春宫怨

王 翰

凉州曲

李 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下江陵

岑 参

逢入京使

杜 甫

江南逢李龟年

韦应物

滁州西涧

张 继

枫桥夜泊

寒食

刘方平

月夜

春怨

柳中庸

征人怨

顾 况

宫词

李 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刘禹锡

乌衣巷

春词

白居易

宫词

张 祜

赠内人

集灵台二首

题金陵渡

朱庆馀

宫中词

近试上张水部

杜 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赤壁

泊秦淮

寄扬州韩绰判官

遣怀

秋夕

赠别二首

金谷园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寄令狐郎中

为有

隋宫

瑶池

嫦娥

贾生

温庭筠

瑶瑟怨

郑 畋

马嵬坡

已凉

韦 庄

台城

陈 陶

陇西行

张 泌

寄人

无名氏

杂诗

七绝·乐府

王 维

渭城曲

秋夜曲

王昌龄

长信怨

出塞

李 白

清平调三首

王之涣

出塞

杜秋娘

金缕衣

作者小传

试读章节

蜀相①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②。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⑧。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④。出师未捷身先死⑤,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

①蜀相:蜀汉丞相诸葛亮。这诗是上元元年(七六0)春,杜甫初至蜀中游诸葛武侯庙作。祝穆《方舆胜览》:“成都府,武侯庙在府城西北二里。武侯初亡,百姓遇节朔,各私祭于道中。李雄称王,始为庙于少城内。”②锦官城:《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二:“锦城在(成都)县南十里,故锦官城也。”柏森森:武侯祠前有老柏一株,相传为诸葛亮所手植。森森,长密貌。参前杜甫《古柏行》。③黄鹂:即黄莺。④“三顾”二句:诸葛亮隐居南阳,刘备曾三顾茅庐。他替刘备筹划二分大计,创立了蜀汉的基业。刘备死后,诸葛亮当国,撑持危局,前后二十多年。频烦,一再烦劳。两朝,指蜀汉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创基业,匡济艰危。⑤“出师”句: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伐魏,据五丈原(在今陕西郿县西南),与魏军隔渭水相持,胜负未决。这年八月,病死军中。

【语译】

何处去寻找啊,诸葛丞相的祠堂?原来就在那,成都城外茂密柏树林。祠院中的碧草,草色映阶砌;叶底下的黄鹂,婉转鸣不停:难道它们啊,竟不知人间沧桑和悲辛。想当时,三顾茅庐,先主将天下大计,向您频请教;您开辟基业,匡济艰危,辅助刘氏父子,老臣见忠心。您出师未捷,奈何身先死;长使那代代英雄,泪下满衣襟。

【赏析】

起以“何处寻”反问,远远引来,导入二句武侯祠所在地,疏疏洒洒间,“柏森森”三字使人顿起庄严崇伟之感。颔联写到祠所见景色:草色自碧,黄鹂自啭,映阶隔叶,虚虚茫茫,便于庄严崇伟中透出无限悲凉惋伤之感。三联于惋伤中振起,由景生论,为孔明一生论断。“三顾频烦”就明君一方言,“两朝开济”则由老臣一方言。“老臣心”系“天下计”,有以报答先主“三顾频烦”之恩,这便是杜甫心向往之的圣君贤臣政治,以致入蜀期间,他于孔明再三歌咏致意。然而先主去后,后主懦庸,孔明明君贤相政治成为泡影,这不与老杜一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结果却险遭杀身,流落西蜀的憾恨古今相通吗?尾联即承“老臣心”咏叹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结局,引出古今英雄洒泪凭吊的深重感叹。自然,老杜自身也在这“英雄”,失败的英雄之列了。

本词于谒祠诗为正体,前半谒祠,后半议论抒情。但开合驰骋,断制超群,不唯不觉板滞,反而“豪迈哀顿,具有无数层折”(《唐宋诗醇》)。

P217-218

序言

在文字从简的《唐诗三百首》图文本、画册本争奇斗妍的今天,我却仍以这一无图而又详解的本子献给读者,是否有些不合时宜呢?然而正如秦韬玉笔下那位“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的贫女一样,“不合”者也自有其可以不合,有以自矜的理由。这倒不仅因为本书海外版的反馈信息给了我信心,更重要的是,当前的阅读倾向,使我深感,一种认真而有新意的详解本,实属必须。

或许因为在唐诗学界小有创获,常有年轻人来问学。中学生向我谈起他们的困惑:虽然读了不少选本,但中考、高考时,面对一首陌生的诗,往往仍无所措手足。青年学人以他们的诗学论文寄我提意见,可惜其常见的通病是由于误读文本,而使立论变成空中楼阁。这种情况在我所经目的大量来稿与硕、博论文中也屡见不鲜。对于以上种种,我开出的药方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味:下工夫去读通,而读通的首务是要知道“诗是怎样写成的”。

这自然需要掌握一些诗学的基本知识,对此,我已在海外版原序中有所提挈,并在解诗时随机而发作了讲析。这里仅想就时下流行的说法:“读诗只须凭感觉印象,不必详究”,再絮叼几句。这说法也有些来头,即所谓“以禅喻诗”。南宗禅倡言以心印心,单刀直入,了然顿悟。这通于诗学,便是传统的点评。应当说精到的点评是读诗的高境界,然而略知禅理者又都明白,心印、顿悟,本须有历久的“积学”为前提。舍积学而论印心、顿悟,其不堕入“狂禅”恶道者几希。传统点评精到处不少,但狂禅般的痴人说梦更比比皆是。更有甚者,评者读不懂某诗,便斥为伪作。我们那位谪仙人李白的不少名篇,比如入选本书的《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就曾遭此厄运。以作诗为日课的古人尚且如此,今天的读者,如一味谈感觉印象而无视“积学”,其效果当可想而知。这道理也简单,老杜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可见,企望以浮躁之心去印合精微的诗心,要不出错也难。也因此,这个详解本的目的就在于,希望为本是学诗初阶的《唐诗三百首》,加上一道比较牢靠的扶手,使之能更好地发挥入门阶梯的作用。

对于大陆版,我还是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作了修订,而其中最花工夫的,恰恰是我最不想做的“语译”。说不想做,是因为诗本不可译,一译便韵味顿失;又偏偏最花工夫,则是因为语译可起到帮助初学者贯通诗脉的作用,而贯通诗脉又是读懂的关键:所以也就“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并尽量“为”得好一些,“为”得有点儿韵味。由此建议读者对于本书正文外的三部分:注释、语译、赏析,也可以先跳过注释读语译;语译有不明处,再看相应的注释;最后再进入我“以心印心”的赏析的阅读。这样读法,也许能更好地达到三方面预期的效果:注释以实其基,广其识;语译以通其脉,顺其气;赏析以博其趣,撷其神。

最后要说明的是,我并无意反对文字从简的图文本。事实上,我也编过这类读本;今后也许还会在详解本的基础上再做一种约简本,也不排斥配图。但目前,我更愿意将有限的篇幅,留给对读者而言更为急需的讲析。希望它能帮助读者掌握一些“单刀直入”的刀法,并能举一反三,较从容地自己来鉴赏一首陌生的诗篇。明此,则读者当不致因我前面引了秦韬玉的两句诗,而责我自矜“风流高格调”了吧。

赵昌平

2006.3.3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诗三百首全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蘅塘退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50752
开本 其他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5
出版地 上海
248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