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流浪的眼睛(影响建筑家一生的旅行经验)
内容
编辑推荐

这套书是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奖”得主、建筑设计师登琨艳在内地首次授权出版的作品集,其中既包括他在保护历史建筑方面的自述与实绩——《空间的革命》,也包括为他赢得时尚界诸多声名的实验性建筑作品集《蜉蝣建筑》,以及都市文化批判杂文集《失忆的城市》,和对他影响至深的建筑游记《流浪的眼睛》。

内容推荐

《流浪的眼睛》记录了登琨艳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二年间游历各地的所见所思,也是他放空自己寻找自我风格的游学历程,显得感性十足,能够令读者轻松品味。

目录

自 序

原序 结合了感性与理性的书

编者手记

德国式浪漫的历史见证

法国小教堂的启示

建筑师是真实世界的主宰

天堂就在爱琴海上的希腊小岛

希腊的天空真希腊

土耳其人留在西班牙的记忆宫殿

如果你一个人晚上在东京

京都那款夜曲

世界三大水乡城都

企业家的建筑文化责任

让财富变成生生世世的文化资产

重返温馨的都会户外生活

古迹和水饺的故事

威尼斯的名字叫浪漫,台北,你呢?

紫禁城飞行纪事

烟花烛火摆渡周庄的那一夜

奢华过尽风韵独存

那一夜我在上海寻夜央

一九九一初晨在上海

附:登琨艳年表

试读章节

我去过这样一个很难让我忘怀的浪漫山城。在著名的罗曼蒂克大道Romantische Strasse上,从乌兹堡Wurzburg到菲逊Fssen的新天鹅堡,全程长约三百七十公里的路上大小乡镇城堡不计其数,其中最吸引我的山城名叫洛顿堡Rothenburg。德国人自诩那是中世纪之宝,是德国的中古世纪城镇保存最完整的山城。全城四周墙城门楼保存完整,城内没有增建任何一栋新的建筑,人们仍然居住在旧有的中古世纪的建筑房舍里,市中心有一个大型广场。临广场边的市政府是一幢模仿十三世纪歌特式建筑的大楼,市政府的议会厅三楼面对广场的窗户上装着一个时钟,每到一定时间,时钟外就会出现两个小木偶,一个将军装扮、一个老市长装扮。老市长一出现就会做出一个拿大酒杯一饮而尽的动作。这个时钟的人物是在叙述一个古老的洛顿堡故事:在公元一六三一年,洛顿堡被将军提利率兵围城,提利要将城内反抗的居民处以极刑,老市长努休挺身而出,与提利将军谈判,打赌一口气喝下了一杯装有四分之三加仑的酒,提利非常感动,遂下令撤军。当地的居民后来在一九一零年装置了这个电动时钟作为该历史故事的纪念。而且在每年六月,复活节过后的第七个礼拜天,居民就会身着中世纪传统服装,涌向广场,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和表演,笙歌连夜,并施放烟火,并豪饮当地特制的葡萄美酒,热闹滚滚。

这是洛顿堡最大的节庆,不但全民参与,而且来自世界各国的观光游客也挤满整个山城。一个小小的山城,他们利用一个历史故事,包装了他们的节庆文化,不但自己欢乐,也招来观光客。欧洲各国政府都很会利用他们丰富的人文资产。我认为这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市街的建筑形式有点像是一个中古世纪德国建筑的博物馆,几乎德国南方所有的建筑式样都搬来集结在这里一样。而且建筑与建筑之间安排得非常紧凑,高低秩序、层次分明得体,让人有如走进一个道具城一样,真假难分。尤其城里的那些博物馆,像是皇城博物馆所陈列的洛顿堡中古之史,器物和罪犯博物馆所集藏的中古刑具,以及农业博物馆所陈列的传统农耕用具,就让人有如参观电影道具一般,真是有趣;再加上大街小巷的各种式样错落层次堆砌的住宅,整个山城真像个露天博物馆。

旅行过欧洲,尤其是德国那些浪漫迷人的小山城,回到台北之后,我常在想同样也是有着许多美丽山川的台湾岛为什么会被我们这些住在这里的人建造出这么多实在不怎么美丽的城镇和乡村。什么时候,我们才会有本事建造出如同德国那些村镇一般温馨浪漫而又保有自己本土文化风格的山城呢7过去没有就算了,现在开始计划也还来得及,至少我们的子子孙孙会享受得到。尤其今天,台湾号称这么富有,在大量建造新的山坡建筑之时,实在没有必要再用过去的观念,在盖房子之前老是先将山坡地一段一段阶梯式地推平,再筑上一道一道大大小小生硬的水泥挡土墙,然后再将水泥盒子一个一个往上放,什么景观、自然保护、文化意识一概弃之不顾,真叫人看了难过。

难道什么样的民族就真的只能建筑什么样的城市吗?我们可以改变吗?

P15-16

序言

也许是因为个人心性缘由,不愿意着于这一外在虚相,加上恩师再三叮咛告诫年纪尚轻,不要急于发表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所以一直以来都婉拒两岸出版社的盛情,不愿意出所谓的个人全集或传记。

可是日子一天一天的过,资料一天一天的因为不知名的原因渐渐丢失,又担心自己年岁将老,记忆力总有衰退时候,加上上海经营出版的朋友仁定兄再三的劝说,要我就当作是阶段性个人资料整理,以及取得华东师范大学的出版认可,才心不甘情不愿的点头,还因此被师父训了一顿,说我正事不做就好这些,实在有点冤。是啊,我不答应,出版社能奈我何,我不坚持啊!而对于那些常来向我要资料的人,真是抱歉,以后他们只好自己出钱买这些书了。

说来惭愧,除了交出资料,接受编辑采访之外,个人并没有实际参与其事,所有初稿平面设计到我手上已经是送印刷厂的前三天了,我这个被认为从来挑剔的人已经失去插手自己出版的权利与机会,又无奈地要在一天交出这篇自序这实在也就是我坚持不愿意出版这些被恩师汉宝德先生认为不会是我最好的成就的乱七八糟的个人成长资料的原因,免得将来自己后悔,现在我是已经在后悔了。

而心理上,我却又很感激仁定兄的关心与努力,这实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我是个被别人认为什么都参与的多面向工作者,所以大半生走来才留下这些堆积如山的资料。也许自己自信将来一生了结时候当有小成,所以也才尽力保留这些资料,多亏劳心的仁定和他的工作团队里的高飞与霍覃,以及我没见过的年轻朋友了,感谢!当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接受,我也必须佩服与感激他们的胆识。

如果真的认真读过这些资料里的文字,一定会发现这些结果论的显像其实都是被因缘的外人邀请或委托的工作,设计的专业工作、文字写作,出现在这些资料集子上的都有个外人,自己只是不自生的共生参与者,自己清楚自己在哪里,而因缘而来的他生外人却又说是因我而起,而读者似乎也被这些虚幻外相误导了,而我却没有说清楚的机会,也许人生就是如此吧,否则怎么会有人生难得一知已的说法呢。只是我向来好命,我相信总会有一天会有除了我师父之外的中国人理解我的,就像那些把我赞美得我都觉得惭愧的外国人一样,那么我要对我师父交差的建筑一相就有机会出现了。

而其实在我个人的标准里,我一生的建筑相早早已出现了,只是别人读不懂而已,否则我哪里招来的那么多外在虚名?所以我自己连这一相也不想着了,由你们去说吧,笑骂由人,反正我依然是我思、我说、我做、故我在,犹如在无人之境。

出了这些个人资料集子,我真想说清楚的是外人都以为我做的事都很热闹,让人眼花缭乱,以为我是个哪边凉快哪边去的人,而其实我自己自认为自己是个安静如清水的人,只是别人看不见而已,难道我必须剃光头吃素?!

离开名利缠身的台北,迁居上海,忽乎已越十六载,辛勤工作,劳碌异常,无奈屡招国人嫌弃,又自忖一事无成,如今发已秃,齿也摇,身体垂垂老去,慨叹无颜返乡,夜半梦醒也会泪水盈眶呢。惭愧啊!惭愧。

用心不足的登琨艳

2006/7/15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结合了感性与理性的书,没了建筑和文学的包袱,登琨艳流浪的眼睛中,带着叛逆却温柔的眼神。

——汉宝德 台湾知名建筑学家

走过高峰的登琨艳,觉醒到应该将自己沉潜归零一段时间,然后再找另外一个出口。

——黄湘娟 台湾《室内杂志》总编辑

对于文化和美有纤锐感性、在台湾土生土长的“雅痞”登琨艳,他的文集无疑颇值一读。

——陈映真 台湾著名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流浪的眼睛(影响建筑家一生的旅行经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登琨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748176
开本 16开
页数 1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4
19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20: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