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周易
内容
编辑推荐

《周易》以象、辞含义理,以阴阳变易显示自然界和人世问万事万物的要义,精心体味其中“三昧”,让思维从事物表层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周易》为群经之首,是中国经学高深的一门学问,也是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奥秘的学问。你有四大理由典藏本书,一是显赫文化地位:十三经是传统文化构成的基础,而《周易》为群经之首。二精湛辩证思维:三立天之道,阴阳对立统一,启迪人们认识规律,把握未来。四是深刻人生体验:立人之道,以宽待人,以严律己,提高素养方可安身立命。居家收藏至宝:权威评释,精妙学问通俗呈现,居家收藏精品。

内容推荐

《周易》是群经之首,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谋略中之谋略。从《周易》中,哲学家看到辩证思维,史学家看到历史兴衰,政治家看到治世方略,军事家可参悟兵法,企业家亦可从中找到经营的方法,同样,芸芸众生也可将其视为为人处世、提高修养的不二法宝。

本书将《周易》的六十四卦分别予以详细解读,每卦独立自成一体,各节皆有原文、译文、启示,每卦之后附有中外著名事例,以期抛砖引玉之效。

目录

序言/1

上经

乾卦第一/2

坤卦第二/14

屯卦第三/21

蒙卦第四/29

需卦第五/55

讼卦第六/40

师卦第七/48

比卦第八/54

小畜卦第九/6O

履卦第十/66

泰卦第十一/73

否卦第十二/8O

同人卦第十三/86

大有卦第十四/92

谦卦第十五/99

豫卦第十六/104

随卦第十七/112

蛊卦第十八/119

临卦第十九/124

观卦第二十/13O

噬嗑卦第二十一/136

贲卦第二十二/141

剥卦第二十三/147

复卦第二十四/152

无妄卦第二十五/158

大畜卦第二十六/165

颐卦第二十七/169

大过卦第二十八/175

坎卦第二十九/184

离卦第三十/190

下经

成卦第三十一/198

恒卦第三十二/203

遁卦第三十三/210

大壮卦第三十四/218

晋卦第三十五/225

明夷卦第三十 /251

家人卦第三十七/236

睽卦第三十八/240

蹇卦第三十九/247

解卦第四十/253

损卦第四十一/259

益卦第四十二/265

夹卦第四十三/2 70

姤卦第四十 /277

萃卦第四十五/285

升卦第四十六/288

困卦第四十七/292

井卦第四十八/298

革卦第四十九/303

鼎卦第五十/308

震卦第五十一/315

艮卦第五十二/320

渐卦第五十三/325

归妹卦第五十四/330

丰卦第五十一/335

旅卦第五十六/540

巽卦第五十七/545

兑卦第五十八/351

涣卦第五十九/356

节卦幕云十/362

中孚卦第六十一/367

小过卦第六十二/373

既济卦第六十三/378

未济卦第六十 /384

系辞上传/392

系辞下传/395

说卦传/399

主要参考书目/401

序卦传/402

杂卦传/403

试读章节

【原文】

上九:亢龙有悔。

《象》日:“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文言》日:上九日“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日:“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文言》日:“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译文】

上九:龙飞到一定的高度就达到极点了,若继续向上飞,可能会招来灾祸,导致悔恨产生。

《象传》说:龙飞到一定的高度就达到极点了,若继续向上飞,可能会招来灾祸,因为凡事过了头就不会长久。

《文言传》说:上九爻辞说“巨龙升腾高飞到极端,终将有所悔恨”,这里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比喻有些人尊贵而没有实位,地位崇高却无力治理百姓,贤明的人身居下位却无人辅助他,所以一旦轻举妄动必将‘有悔’。”

《文言传》说:上九爻辞中所说的“亢”,是说明有些人只知进取而不知及时引退,只晓得生存而不明白终将衰败,只晓得得到利益而不知其所得终将失去。大概只有圣人才是明智的吧!深知进取、引退、生存、灭亡的道理,行为不偏失正确途径的,大概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吧!  【启示】

这一爻说明,胸怀大志的人,在取得了最高的成就之后,不要急于继续向上爬。

  

【原文】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日:“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日:“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文言》日:“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译文】

用九:群龙聚集在一起,不知道龙头在哪,都自由地飞翔,是非常吉利的。此爻为特有爻题,只在《乾》、《坤》两卦中出现,《坤》卦为“用六”。

《象传》说:六爻全阳,这正是阳集中的地方,天下英杰集中的地方,天的品德的集中反映,不能有头目。

《文言传》说:“巨龙潜伏水中,暂时不施展才华”,说明地位低下卑贱;“巨龙出现田间”,指暂时屈藏于低势,时势已开始舒展;“整天奋起振作”,说明事业付诸实践;“或腾跃上进,或退处在渊”,说明正在自我检验;“巨龙高飞上天”,说明形成最好的政治局面;“巨龙高飞穷圾,终将有所悔恨”,说明穷极带来的灾难;天有元始之德而“用(阳刚化为阴柔的)九数”,说明天下大治是势所必然。

《文言传》说:“巨龙潜伏水中,暂不施展才用”,说明阳气潜藏未现;“巨龙出现田间”,说明天下文采灿烂;“整天奋起振作”,说明追随时光向前发展;“或腾跃上进,或退处在渊”,说明“天道”转化、出现变革;“巨龙高飞上天”,说明阳气旺盛正当天位,具备“天”的美德;“巨龙高飞穷极,终将有所悔恨”,说明随着时节的不断变化而穷尽衰落;天有元始之德而“用(阳刚化为阴柔的)九数”,这是体现大自然的基本规律。  【启示】

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事业到达巅峰时,就应该集思广益,以防止“亢龙有悔”。P8-9

序言

《周易》是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神秘的形式中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智慧。初萌芽于上古至殷商,成形于周代,内容包括重叠八卦而成的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爻的顺序由下而上,依次称为初、二、三、四、五、上),爻分阴(以“六”来表示)阳(以“九”来表示),共三百八十四爻,此外还有解释卦与爻的卦辞与爻辞。

《周易》产生后,大约从春秋战国至汉代,出现了一些解释、阐发易理及卦辞、爻辞的专题论文,重要的有七种十篇,故称《易传》,又称“十翼”,相应地改称原本的《周易》为《易经》了,后人又将《易经》与《易传》合称为《周易》。“十翼”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系辞》上下篇及《文言》、《说卦》、《序卦》与《杂卦》,其中《彖》与《象》中的大传解说卦辞,《象》中小传解说爻辞,《文言》专门解说《乾》、《坤》两卦的卦辞、爻辞。

《周易》都是用阴阳的对立统一对天、地、人进行说明,并推知过去,预见未来,在不同条件下阐述事物的绝对性,并肯定事物的相对性,包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

老子曾有“福之祸所伏,祸之福所倚”的说法,得到古今中外广大学者的推崇。但《周易》却比他高明得多。《周易》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与之相对立的事物,同一事物也有对立的两方面,这是绝对的。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同一事物的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的,相互转化的,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如:第一卦先肯定为“大吉大利”卦,然后告诉人们,要像潜龙一样,苦心修炼,等待时机。时机一旦成熟,便干大事,这是吉利的。相反,就有凶险;上九的爻辞告诉我们,龙飞起的高度达到自己的极限,会有灾祸之困,但这并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紧接着用九的爻辞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把自己看成一群龙中的一条,并且在这群龙中,不知谁是首,即让各方英杰各尽其能,把“一枝独秀”换成“百花齐放”。

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人有从弱小的幼儿——健壮的青年——衰弱的老年——痛苦的死亡——回归自然的过程,植物也有从幼芽——开花——结果——死亡——回归自然的过程,就是对称之为恒星的太阳来说,也是遵循这一规律。所以我们应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屯卦告诉

我们,当事物处于萌芽状态,是不堪一击的,并有各种现象表明创业的道路是曲折的,创业的历

程是艰辛的,但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因为没有永远的低谷,珠穆朗玛峰也是从海的底部一点点地上升起来的。泰卦告诉我们,当事业处于顶峰时期,要时时以“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提醒自己:凡事量力而行。否卦鼓励处在危机四伏的人们要消除不利的因素,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创建合理的新秩序。

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凶吉并提的既济卦暗示我们,成功是件值得庆祝的事,但成功中往往潜伏着危机,所以应在安定中窥探出不稳定的因素,防微杜渐,才能确保事物顺利发展。

《周易》所蕴涵的道理非常丰富。其中有一些道理非常深刻,非常有实用价值。它是怎样把这深刻的道理阐述清楚的?

它是通过平易质朴的卦辞、爻辞叙写种种不合常理的现象,或对同一现象下完全矛盾的判语,让读者感觉不通,然后因不通而苦苦思索,从而找出它所具备的条件与使常理成立的条件的不同之处,推导出常人难以想到的哲理。这也许是《周易》的高明之处:先给读者一个悬念,让读者苦苦在智慧门口徘徊,最后灵光一闪,触到了隐藏在不通之处的玄机的开关,那光芒四射的智慧便呈现在读者面前。如:“群龙无首,吉”。按照一般的常理,群龙无首是凶险的。读者读到这,不禁疑团四起:一个单位没有领导,还是吉的?左想想不通,右想也想不通,是不是自己有哪一个条件没考虑到,是不是误解了它在此处的含义?往上一看,上爻是:“亢龙有悔。”此时,不禁又生出疑问:难道一个人的事业已发展到顶峰,就一定要走下坡路吗?就没有避免的办法吗?此时,民主决策的智慧的光芒突然在眼前一闪:哦,原来“群龙无首”是防止“亢龙有悔”的办法。它在此处的真实含义是:在事业达到顶峰时,作为一个领导不居功自傲,在决策上,让大家畅所欲言,提出好的行动方案。像这样一个让人尽其才的单位又怎么会走向衰败呢?

前面已提及《周易》非常有实用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呢?

《周易》每一卦、每一爻都蕴涵一个人或一个团体所处的具体环境,并根据具体环境写卦辞、爻辞,暗示人们在实践中该怎么具体运用它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周易》被誉为“青年人必读的一本书”,同时,它又为群经之首,是中国经学中最高深的一门学问,十分难以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查了诸多资料,探讨了多时,编写了这本书。其主要特点有:

一、原字为首释经文。《周易》离当今时代非常遥远,难免会产生一些有争议的字、词。对于这些解释有争议的字、词,我们一方面查阅原注,另一方面根据卦画、上下文进行解释。

二、新字在心写启示。这本《周易》,侧重于对经的部分进行深入而详细的解析,并以现代杰出人物特有的新视角看问题。古代有许多学者挖掘了《周易》所蕴涵的智慧,给予了封建社会的英雄们莫大的启迪,促使他们在中华文明史上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它虽然是在封建王朝的具体应用,但今天我们仍可得到许多有益的历史借鉴。

三、透字当头阐疑难。一方面根据《周易》的奇特的引导方式,对《周易》的不通之处作重点解析,在解析中如发现爻辞有难懂的地方,便参阅卦画,以求挖掘其最闪光的智慧。如大过卦中九二爻辞:

“枯杨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的大意是:枯萎的杨树生出新的嫩芽,老头子娶了一位年轻的女子做妻子,这没有什么不利的。而九五爻辞“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的大意是:枯萎了的杨树一反常态开起了花,老妇人得到年轻男子做丈夫,这既没有灾难,也不值得称道。这明显有三处不通之处:

1 按一般的常理来说,枯杨生,老夫得其女妻,都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应是不吉利的,而这却说“无不利”,这是为什么呢?

2 如果说“枯杨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是正确的,那为什么说“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呢?

3 “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中的“无咎”之处在哪里,无誉之处又在哪里呢?

“大过”有动荡不安的意思,这就表明在动荡不安的年代要突破常规地用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一方面是奇人思维的角度与常人不一样,能开发常人不曾涉及的领域,能从常规中推出常人不能推出的结论,采取不同常人的策略,从而出奇制胜。另一方面是这个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安,是因为原有的运行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时代了,要想转危为安,就必须起用奇人,用奇招。

“老妇得其士夫”是反常的事,而且不为当时的人所认可,是违背当时的道义的,是违背当时的政策的。再联系上下文,就知它的无咎是因为在非常时期,正义往往不能通过正常的手段维护,对当时而言,采取非常手段伸张正义是最明智的选择。

但由于它违背了当时的政策,所以不值得提倡。而且,提倡违背政策的事,就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混乱。首先,不是每一个人的素质都达到很高的层次,能辨别是非,这样做错事的可能性就很大,便善意地颠倒黑白,造成混乱;其次,由于人是有感情的,往往难以摆脱感情的羁绊,以致明知是错,还是要去做;最后,让小人有了混进来的空隙,他们乘机干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事。所以说,它又是不值得称誉的。  四、通字为本举事例。本书选取名人、名企业的事例来加深读者对书中所阐释的道理的理解。

本书的经文部分为读者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及解析,部分传文只取原文,尽管如此,内容仍十分广泛,涉及领导、政治、军事、管理等方面的智慧。它将帮助我们纵横政坛、驰骋商海,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将指引我们成为各种竞争领域内的“善之善者”。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望同行们不吝赐教。

书评(媒体评论)

各朝学者,无不读《易》者,无不悉医者。医者,易也。医则调身,易则调神。

——曾国藩

要研究中国文化,需从《周易》探研,《周易》是中国文化源泉。

——南怀瑾

《周易》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是预测的科学,是决策的科学,《周易》不仅是中国人的,也是东方人的,更是世界的;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

——国际《周易》学会主席 成中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周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佚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588135
开本 16开
页数 4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1.1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6
出版地 北京
241
156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8: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