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跨越中南半岛/从世界屋脊到太平洋澜沧江-湄公河全景纪实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探访者的聚焦,广视角展示澜沧江万千情画;

这是一套亲历者的手记,多层面研究湄公河异彩文化……

沿着这条江河穿行,从青藏高原到中南半岛,每一步都踏着人与自然的和和谐音符,每一笔都绘出过去与现在的复杂重彩。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贯穿中南半岛上6个国家的河流,千百年来,围绕着这条河发生过无数的故事。本书叙述的是其中的两个故事。第一个是1866年法国对湄公河的考察,第二个是1992年以来蓬勃发展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作者以一个参与次区域合作的中国边地外事工作者的视角,记录了他寻访澜沦江—湄公河7个河段的亲身感受。

内容推荐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贯穿中南半岛上6个国家的河流,千百年来,围绕着这条河发生过无数的故事。本书叙述的是其中的两个故事。第一个是1866年法国对湄公河的考察,第二个是1992年以来蓬勃发展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作者以一个参与次区域合作的中国边地外事工作者的视角,分7章记录了他寻访澜沦江—湄公河7个河段的亲身感受:入海口、洞里萨湖、巴色至万象、会晒至清孔、缅甸境内、景洪至琅勃拉邦、洱海。每一章之后都附有1866年法国考察队队员加内在同一河段的考察报告。除了对澜沦江—湄公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感到强烈的好奇这一点相同外,两者之间几乎再没有其他任何共同之处。但是比较一下相距百年所写的文字,所描画所拍摄的图片,读者们一定会更全面地了解为什么澜沧江—湄公河是沿岸六国人民的母亲河,为什么同时是一条伤心之河,又是一条希望之河。

目录

总序

导言

先访江之尾

湄公河入海口

加内报告:从美拖到金边

然后看吴哥

加内报告:从吴哥到巴色

再访江之中

南腾欣奔水电站

加内报告:从巴色到琅勃拉邦

东枝之行

加内报告:从琅勃拉邦到景洪

回到江之头

从昆明到曼谷

加内报告:从景洪到昆明

澜沧江改名叫湄公河的地方

杜文秀元帅府和龙山会议中心

加内报告:从东川到大理

附录一:1866年法国的湄公河考察

附录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后记

试读章节

20世纪80年代我曾经在外交部驻香港签证处工作过一段时间,当时中南半岛局势趋缓,湄公河开发日益为国际社会关注,成为当地报纸电视台报道的热点。因为我来自湄公河上游的云南省,所以很自然地被这些报道所吸引。其中,以报道东南亚政治经济新闻而著名的《远东经济评论》曾经为湄公河开发出过一个专辑,通过里面的一篇文章,我第一次知道了在1866年,法国曾经派出过一支考察队沿湄公河进行过考察,主要目的是看这条河是否适合蒸汽船的航行,如果适合,那么就想利用这条河的水运之便,建立一条与中国的贸易通道。这支考察队发现了几处无法逾越的障碍,如肯马勒险滩和孔埠瀑布等,而且越往上走,行船的条件越差,于是他们最终在清孔弃船上岸,并得出了无法通过湄公河建立与中国的贸易联系的结论。

回到北京之后,我跑了不少的档案馆和图书馆,希望能找到一些有关此次考察的中文材料,可是大失所望。虽然大部分近代史著作中都提到了1866年法国对湄公河的考察,但都是在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向东南亚和中国扩张的大标题下一笔带过,引用的材料注明来自国外的出版物。一次无意中读到一本台湾出版的清末外交史,在论述大理杜文秀政权与当时西方各国关系时,比较详细地描述了法国考察队的大理之行。其中注明材料源自清末民初的政府档案,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我这才恍然大悟,不过我猜想台北存的材料也不会很多,因为中国那时内忧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云南杜文秀回民起义,还有慈禧的祺祥政变等等。所以此时法国考察队从云南进入中国,完全有趁火打劫的嫌疑,官府避之惟恐不及,哪里还会有秀才将之记入史册。法国考察队在景洪入境后,过思茅、普洱、墨江、元江、石屏、建水、通海、江川、澄江、呈贡到了昆明,还西渡金沙江前往大理,然后返回东川,北上进了长江,乘船过了大半个中国到了上海,再从上海到了香港,最后回到湄公河三角洲,在中国待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但是此行在中文资料中没有什么记载,至少我没有找到,只有思茅是个例外,该县县志上有几句话,大意是我朝物产丰富,大法国派人来朝,途经本地云云,从中也看不出个所以然。由于当时我没有探根究底的动机,只是出于好奇,所以情况既然如此,也就作罢了。

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事还真缠上了我。从1996年起到现在,我在云南省外事办公室的工作,先是间接,后来就是直接地与湄公河开发的国际合作搭上了关系。20¨D0年,我开始担任次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一年中倒有大半年在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顺着湄公河跑上跑下,被朋友们戏称为边地外交官,我也以此为自豪。在工作之余,特别是在非常偏僻的湄公河边上,住在僾尼人的散片房里仰头数星星时,我会想起一百多年前,怎么会有这样一帮法国人在做和我们今天一模一样的事?另外,也许是法国在中南半岛上有百年殖民统治的缘故,下游各国对这支法国考察队的了解比中国人多得多。换句话来说,这支考察队在老挝、柬埔寨、越南和泰国的知名度很高,高到如果你说你不知道这桩事别人就会怀疑你是不是了解湄公河开发的历史。曾经有一个泰国人在知道我从云南来后问我,去过东川吗?我大吃一惊,忙问他怎么会知道东川,他很平常地说,那个法国考察队队长不是死在东川吗?看样子,搞湄公河开发的国际合作不知道法国考察队的历史还真有点说不过去了。还好,随着湄公河开发的升温,关于湄公河开发的历史书是越来越多,不少尘封多年的档案材料被拿出来一版再版,我在湄公河边上见到不少西方游客,手捧当年法国考察队的报告像是捧着一一本圣经,心里很受感动,于是也去找了几本来看,这一看就看出了一些原本没有的体会,而且对当年的考察也算是有了一点了解。

在留下的不少材料中,考察队队员、法国外交部的代表加内的描述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正如他自己反复强调的,他主要的任务是了解沿岸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所以他主要记叙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他说他这样做是为了增强法国在这个地区的地位。从动机上分析应该说是强烈的殖民野心,他也不讳言自己就是要殖民,当年搞殖民主义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但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阴,殖民主义,特别是法国的殖民统治昙花一现,而他的记录则成了一份十分珍贵的原始材料,世代相传。

按照要求,这本书应该是原创的,我也尽可能地详述我所看到的景或者感受到的情,但是当我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却永远都在飘荡着加内这张年轻的法国人的脸。他留下的这份记录之珍贵,之完整,之详尽实在是使后人难以匹敌,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原文照译,出个译本即可,只是惟一有个缺陷,加内毕竟是一百多年前的历史人物,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所记的湄公河早已今非昔比。所以,如果我能够站在今天的位置上补上一点今天的故事且不善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本书实为“对话”,不完全是我的亲历记,也不完全是加内的报告,而是兼而有之。希望这样做能为对湄公河开发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点,而且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加内报告的中译本,报告的内容应该是第一次译出。

书中附有不少照片,那都是今天拍的。读者千万不要指望看到考察队拍的照片,那个时候还没有照相机呢。十分庆幸的是,考察队里有一位画家,德拉波,他的作用就是今天的摄影师,他一路走一路画,如果时间紧就先打个速描什么的,等考察结束后回巴黎又根据记忆细画。他留下的都是不朽的经典,我们选了几幅附在书内。在下游几个国家的高档酒店里,这些画都是装饰的首选。P4-6

序言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著名的世界大河,也是亚洲重要的国际河流,在中国境内段称为澜沧江,境外段称为湄公河。它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拄山北麓,自北向南穿越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纵贯云南省迪庆、怒江、丽江、大理、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8个地州,由勐腊县出境,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从越南湄公河三角洲注入南海,全长488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天然纽带和沿岸各国人民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有“东方多瑙河”之美誉。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包括中国云南省和中南半岛的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5国,总面积233.1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46亿。该地区位于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山川秀丽,文化底蕴丰厚,发展潜力巨大。20世纪90年代从来,在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迅速发展咱勺推动下,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得到长足发展,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开发,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咯和实施“睦邻友好、稳定周边”外交政策白勺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与次区域国家有着长期的友好交住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同为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次区域各国都在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内各国合作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整体发展能力,成为亚太地区祈的增长权。构玩一个和平与繁荣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是中国和中南半岛各国政府与人民的共同愿望,已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载体。

云南省是中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钓主体和前沿。从地缘优势看,云南直接与越南、老挝、缅甸相连,是我国毗邻东南亚国家最多的省区;在云南长迟4060公里的国境线上,现有11个国家级。岸和9个省级口岸,103个边民互市点。从人文优势看,云南有16个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他们语言相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相同,相互之问保特着密切饷经济文化联系,在跨国范围内构成了一个具有许多共同文化特征和一定文化认同的文化圈。从经济互朴优势看,云南与次区域各国在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互朴性。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启动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云南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战咯格局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是世界上自然人文景观最为丰富多样的地区之一。从白雪皑皑钓梅里雪山,到浓阴密布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从雄奇险峻的怒江大峡谷,到一望无际的万象平原;从“三江并流”到“九龙入海”,它涵盖了寒带、温帝、亚热带、热带等多种气候类型,聚集了全球90%以上的生物物种。自北向南干年流淌的河道又是众多民族迁徙的走廊,古老文明的精华在这里积淀、融合,使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成为中国文化和东南亚文化、印度文化的冲积地帝,孕育了吴哥文化、南诏文化、东巴文化、佛教文化等灿烃的东方文明奇观。对这些丰厚的自然、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和保护,将推进次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钓协调发展;而加强文化交流,促进相关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也是次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和前提之一。

本系列丛书是一套全面展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自然人文案观、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变迁的系列读物,也是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推出的外宣精品。丛书的作者长期从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研究和区域合作开发的实际工作,熟悉相关各国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的情况,他们以亲身经历为切入点,用文化散文的笔触、图文互动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对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纪实性大扫描,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变迁图。它对于加深人们对该区域的了解和认识,增进区域内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交往,促进次区域合作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跟随本丛书,你将与作者一道畅游神奇的澜沧江—湄公河,领略它的美丽与壮观;你将感受到区域合作开发的大潮扑面而来,两岸六国人民“同饮一江水,共兴—江利”,将使这片曾经拥有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的广袤大地,谱写出更加绚丽辉煌的篇章。

后记

关于湄公河的考察始于1866年,远远没有完成。今天又开始了湄公河的开发。不知不觉间,考察和开发本身也威了故事。这个故事是讲不完的。而且,围绕着这条河的探索和开发活动还将继续下去。栽们憧憬着,不知这条河还会帝给栽们怎样吴好的明天,怎样辉煌灿烃的文明,怎样动听的故事。

如本书里所描述的那样,湄公河的故事与中国窟不可分。一百多年前,法国人之所以要考察湄公河是因为想建立一条进入中国西部的贸易通道。今天栽们寄希望于湄公河,那是因为通过这条河,我们将从世界屋脊走向太平沣。

湄公河承载过无尽的苦难,也承载过美丽的梦想。今天请她加载一段栽写的文字。如果读者徜徉于湄公河畔,沉醉在湄公河壮丽景色中时忽然想起这本书,赶紧找来翻翻,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很高兴能与王清华、刘稚、任维东共同参与写作《从世界屋脊到太平洋:澜沧江—湄公河全景纪实》系列丛书第一辑。他们不仅是近十年来中、柬、老、缅、泰、越六国澜沧江—湄公河经济合作的见证人,而且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是专家,因比作为丛书之一的《跨越中南半岛》的缺失能被他们的著述所弥补,这一点使我感到非常幸运。

我感到幸运的另外一点就是这套丛书,特别是本书得到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支持和帮助。

借本书出版的机会,特别感谢李安泰、欧燕生和普艺同志,在本书的编辑上凝聚了他们的心血。还想特别感谢《光明日报》摄影美术部主任徐冶同志。徐冶和栽于1992年在湄公河边上的几个僾尼寨子里搞了半年的社教,比后共同的爱好就是美丽的湄公河。有一次他说,你一天到晚跑湄公河,何不记点亲身感受?这就是本书的原始起因,另外本书的选材、视点及体裁均出自于他的建议。

本书除了记叙自己的亲身感受外,最重要的就是法国考察队队员加内的报告。需要说明的是,这份报告实际上是加内的笔记,因为尚未成稿他就病逝了,所从十分零碎,如果全部照译,不仅篇幅巨大,而且难以卒读。另外百年变迁,涉及的事件及人名、地名也令我头痛万分,恰值此时,栽接触到不少西方学者关于1866年法国湄公河考察的论文和专著,这些研完成果对我用中文整理加内的笔记很有帮助,但是太多,无法一一列名,因比在向他们致以歉意的同时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书最早的读者是栽的娄干任华和女儿金妮,她们提了很多的意见叫栽修改,如呆读者认为这本书还可一阅的话,这是她们修改的结果。

关于中南半岛或是湄公河的书很多,但是站在中国人的角度上去写的很少,所以栽和其他几位《从世界屋脊到太平淬:澜沧江—湄公河全景纪实》系列丛书的作者一样有一个心愿,那就是通过这几本书开个头,让同样对湄公河开发感兴趣的邻邦的友人们了解普通中国人的想法。毕竟,我们山水相连,血脉相通,都是澜沧江—湄公河的儿女。

最后,我还得特别地提及两位边地外交官的前辈:原大湄公河合作机制中方首席仂、调员、原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昊光范和原云南省次区披办公室主任赵松毓同志。他们对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执著永远都是激发栽灵感的源泉。

作者

2003年1 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跨越中南半岛/从世界屋脊到太平洋澜沧江-湄公河全景纪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728073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04-01-01
首版时间 2004-01-01
印刷时间 200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14.46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31
17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