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建筑师文萃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所选的论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建筑艺术和审美问题。题名中的“理性”主要表现在传统的象数观念和建筑的关系上,而“浪漫”主要体现在园林建筑上。全书试图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历史科学角度来诠释中国建筑美学,以求使建筑师的眼界更开阔,思维更清晰,感觉更丰富,手法更纯熟。

序言

这本文集,初版于1987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印行;再版于1990年,由台湾淑馨出版社印行。这次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印行第三版,对前两版的内容作了较多增删。“敝帚自珍”,我对原来的书名自我感觉颇为良好,所以仍用原名。

“美学”是日文译名,原名 Aesthetic,是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引入拉丁文创立的一门学科,它的本意是“感觉的”或“朦胧的认识”,是专门研究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语,即人类的非生物的功能中情感的学科,以后它就与逻辑学、伦理学共同构成古典哲学的基本框架,直至现代,仍然属于哲学研究的对象。

然而在所有哲学研究的课题中,美学是最困难的。这是因为,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但心理科学在当前仍然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二百多年来,美学仍然处于假设探索的阶段。美是什么,美感由何产生,美有什么规律,这类关于“美”的哲学固然不必说难有结论,即使对于美学研究主要对象中的艺术来说,对各门艺术的审美功能,审美心理或审美经验的研究,也仍然处于描述、诠释的阶段。因而作为艺术门类之首的建筑,对它的美学界定就更加困难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写的“建筑美学思想”条目中,把西方传统美学的建筑审美观分为三类,即——

一,建筑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所体现的伦理价值;

二,建筑美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就是形式美法则;

三,建筑美在于建筑形象作用于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的某种反应。

同时,我又把现代建筑的美学观作了一般的介绍,指出它在理论上是对传统美学观全盘否定,在创作实践上是完全抛弃传统。在这个条目中,我还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作了简单的概括,指出它与西方的不同在于——

一.建筑的审美价值和它的伦理价值密切相关;

二,建筑艺术的形式美直接来源于功能内容和工程实际;

三,重视环境的内在意境甚于单纯的造型美观。

后来,我在《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传统建筑的生命》一文中,把传统建筑的文化构架归纳为四点,即天人同构,情理相依,刚柔互济,工艺合一,也可以看作是传统建筑的审美观。

古今中外,众说纷纭,还可能有更多的观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无论是哲学家,艺术家,建筑师,乃至皇帝、总统、官员、富豪都承认建筑有美学内容,都能提出自己的审美标准,这就给建筑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条件。而我自己对建筑美学的认识,从一开始更多重视的是建筑艺术中民族审美的心理机制,这是我把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后得出的认识。所有的文化现象都是由物质层面、心理层面和心物结合层面构成的机体。物质层面可变性最大,心理层面保守性最强,两者结合的层面最终表现为一个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这在建筑上表现得尤其明显,本文集中《中国建筑文化的机体构成与运动》就试图对此作出说明。

话说回来,美学本身还远远没有形成科学意义上的理论,在哲学三姊妹中,它的理论构架比起逻辑学、伦理学来,显得相当脆弱,许多论断还是假设。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估计。曾经有一位学者说过,美学的核心是心理学,但要解开人类的心理之谜,恐怕还得一二百年,也许有些永远不能解开。但是就建筑美学来说,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过程。对此, 我愿把《建筑美学散论》中结尾的一段在这里重复一次,以说明我现在对建筑美学的认识——

我们不必在理论上穷其究竟,非得找到“终极的真理”不可;我们只是在探讨的过程中,使建筑师更聪明一些。美学是哲学的一个支柱。哲学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但可以使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聪明起来,把问题解决得更好。研究建筑美学,无非也就是使建筑师的眼界更开阔,思维更清晰,感觉更丰富,手法更纯熟,使他们的创作更接近美的标准。虽然这个标准现在还在争论之中,而且会永远争论下去,因此对建筑美学的讨论也会长期延续下去。这个研究探讨的过程,就是不断创造建筑美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今天要重视建筑美学的目的。

  2005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建筑师文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世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41002
开本 16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3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862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2
16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9: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