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中国作者写作的第一部基督宗教艺术在华发展史。其内容包括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后的发展历史,包括一系列的石刻、壁画、寺院建筑、绘画等,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到古代 来华的欧洲传教士艺术家和中国基督徒独特的智慧和手艺、西方化的基督教艺术是如何在东方的中国发生演变的,这种融和东西方特点的艺术既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也丰富了世界基督宗教艺术史的宝库。
| 图书 | 基督宗教艺术在华发展史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中国作者写作的第一部基督宗教艺术在华发展史。其内容包括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后的发展历史,包括一系列的石刻、壁画、寺院建筑、绘画等,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到古代 来华的欧洲传教士艺术家和中国基督徒独特的智慧和手艺、西方化的基督教艺术是如何在东方的中国发生演变的,这种融和东西方特点的艺术既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也丰富了世界基督宗教艺术史的宝库。 目录 第一章古代中国境内景教石刻及遗迹 (一)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及诸大秦寺/1 1."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1 2.长安、整屋等地的大秦寺 / 8 (二)河北房山县元代景教十字寺及碑刻/14 (三)新疆、甘肃、内蒙古及东北的景教遗存/29 1.新疆和甘肃/29 2.内蒙古地区/35 (1)鄂尔多斯十字架/35 (2)百灵庙地区/44 (3)阿伦斯木/46 (4)城卜子附近的王墓/54 (5)石柱子梁/56 3.东北地区/58 (四)镇江、扬州、庐陵、泉州的景教遗存 /60 1.镇江/60 2.扬少/63 3.庐陵/65 4.泉少/66 第二章元代方济各会士在华的历史遗存 (一)约翰·蒙高维诺所记之元大都天主教堂 / 78 (二)阿伦斯木古城的罗马天主教堂/ 88 (三)扬州出土的元代拉丁文墓碑 / 9l (四)泉州方济各会的遗存 /104 第三章晚明基督宗教绘画传入中国 (一)来华西人所见之古代基督教痕迹 / 112 (二)利玛窦与基督教艺术人华/116 (三)晚明耶稣会士刊印的木刻版画集/ 126 1.《福音故事图像》/ 126 2.罗儒望的《诵念珠规程》/ 128 3.艾儒略的《天主降生出像经解》/133 (四)汤若望的姥呈书像》/ 145 (五)16至17世纪澳门的基督宗教题材油画/ 148 第四章供奉于清朝宫廷的西洋画家 (一)郎世宁--融合中西书法的宫廷大画家 /169 (二)郎世宁与西洋透视法传人中国/ 187 (三)王致诚、艾启蒙、潘廷璋、安德义、贺清泰/ 197 (四)由西洋画家合作的((卓乞隆平定准部回战图)/203 第五章 明清之际中国各地的教堂建筑和墓地 (一)澳门的教堂建筑/212 1.天主教教堂 / 218 (1)望德堂 /218 (2)圣劳伦佐堂(风顺堂) /220 (3)圣安多尼堂(花王堂) /226 (4)奥斯定教堂 /227 (5)圣保禄堂(大三巴)/229 (6)圣多明我堂(板樟堂)/ 243 (7)主教座堂 /245 (8)圣约瑟修道院和教堂/248 (9)氹仔嘉谟教堂/ 250 (10)路环圣方济各教堂/ 251 (11)主教山教堂 /252 2.炮台建筑/ 255 (1)南湾炮台 / 256 (2)西望洋山弗兰萨炮台 /257 (3)大三巴炮台/ 258 (4)妈阁炮台/259 (5)嘉思栏炮台 /260 (6)东望洋山炮台及教堂/261 (二)北京四大堂及南京、上海、杭州老天主堂/263 1.南堂 /264 2.北堂 /273 3.东堂 / 282 4.西堂 / 284 5.宁、沪、杭三地的教会建筑/284 (三)圆明园的设计和建筑/ 288 (四)明清传教士墓地/ 297 1.北京"滕公栅栏"墓地/ 297 2.传信部教会墓地和"正福寺"墓地/ 315 3.杭州大方井墓地 / 325 参考文献/ 327 试读章节 景教的青铜十字架有许多是鸟的形状。鸟对于基督教和佛教具有特殊的宗教意义。基督教以鸽子代表圣灵,著名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Peljiot)认为,这些鸟形的青铜十字架就是代表着圣灵的意义。而在佛教中,一身双首鸟是命命鸟、耆婆耆婆迦鸟,象征延命增福的圣灵。对景教来说,双首和双身的鸟形很可能是代表基督神性和人性两主题的思想。另外,十字架上连接四肢的直、弧、方角加边线条和犬牙(即从十字中央伸出的齿形花边)应该是日光的标志。景教的"景" 字,本来就含有"照"和"光明"的意思。日本学者佐伯好郎研究,景教相等于唐代长安的"大日教"。因此会用目光的表现。最后,无论摩尼教或是景教,都以波斯一带为其传教势力的中心,波斯本土的艺术也会随着传教士来到中国。据台湾学者杨春棠分析,波斯艺术的特征是对称排列,在中国新疆发现的唐代织锦便有波斯色彩的对称花鸟图案。P43 第十幅《耶稣被钉灵迹叠现》图是典型的例子。中国画家将内达尔的两幅画并成 一幅:原画背景中的耶路撒冷城变成了光秃秃的山,耶稣旁边被钉的两个强盗被去 掉了,只剩赤身裸体的耶稣被钉在一个孤零零的十字架上,在天地之间被凸现出来, 显得格外悲壮,一切不必要的细节都被省 略。在一片可怕的沉寂之中,仿佛只有天父目击这一场面。十字架周围三五成群的人远远近近散布着,杀害和折磨耶稣的士兵显得残忍和冷漠,定耶稣罪的当权者显得无情冷酷,妇女和儿童则显得无能为力以及虔敬和悲痛。意大利学者柯毅霖(Gianni Criveller)曾这样评价这幅画:"这幅画塑造了一个能给人以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形象。P132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基督宗教艺术在华发展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顾卫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78342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2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0 |
| 出版时间 | 2005-04-01 |
| 首版时间 | 2005-04-01 |
| 印刷时间 | 2005-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7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1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0 |
| 宽 | 144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4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