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笑与哨(精)/少年文学丛书/俄罗斯文库
内容
试读章节

童年的树

柳树。

这棵树像一座绿色的喷泉,在院子的上空喷薄而出。微风拂过那些细柳的枝条,好像在纺一张绿色的网,织一袭点缀着亮片的恰得拉①。它为房屋遮挡炙热的骄阳,阴影在大地上游移摇晃。

一栋白色的两层小楼。

院子很大,像是一片陆地,被一条篱笆、窝棚和车库形成的弯弯曲曲的线包围着。它们在院子的边上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些地方凸出来,一些地方凹进去——如此这般地不断变换着海岸线的轮廓。

大热天里,邻居们通常在院子和厨房里消磨时光。而窝棚里则饲养着母鸡、兔子和火鸡。

“伏尔加”汽车从车库里探出头,就像一条巨大的鱼,露出牙齿一般的散热器。

小鸡们在院子里上蹿下跳,公鸡们则不断地啄着镀铬的汽车“牙齿”上自己的倒影,椋鸟在柳树上吱吱叫着,唱起了婉转动人的歌——生活是多么美好!

厨房里在炖红菜汤、炸土豆、烤苹果的时候,总是飘来诱人的香气。

每个夏季厨房的门边上都生长着一棵苹果树。

不太清楚这些苹果树是厨房里的住户的还是大家共有的。

那些稍远的苹果树我是敢去摘的,因为那肯定是大家共有的。有一棵苹果树长在安德鲁斯基家的厨房门口,它一直让我不得安宁。那上面的苹果长得很好,像一个个小球似的。虽然费多尔·彼得罗维奇·安德鲁斯基是我的教父,但他们一家在院子里的时候,我也不好一声不吭就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摘苹果。

所以不得不等到晚上,等到他们都回到家里的时候。

但是他们房间的窗户也朝向院子,所以即使在晚上也得小心行事——不能像挂在树枝上的猕猴那样使劲儿摇苹果树,而要悄悄地一个一个摘:就好像是路过的时候偶然看到了苹果……然后,想摸摸看它们熟没熟,想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才熟,而苹果正好快熟了,自己掉进了我手里。也就是说,注定了是要由我来吃掉它。

邻居们经常烤苹果或煮玉米吃,那黄黄的玉米棒子上布满了一个个热气腾腾的小疙瘩。

我们这儿有一个女邻居很坏。她时时刻刻都看着自己的苹果树,数着上面的苹果。

竟然能想到去数树上的苹果!

接着当然就是给我爸爸打小报告了:“您的儿子又跑我们家树上吃草了。”

首先,我不是什么山羊,不需要吃草。而且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就算苹果树是这个阿姨亲手种的,但那也是种在路上的!当你从旁边经过的时候,就像是已经跟这些苹果交上了朋友。而且我记得,我也用喷壶给这棵树浇过水。不过如果它长在篱笆外头,那就另当别论。而现在这样,当你从旁边经过的时候,每次都会想:“这儿挂着苹果呢。”

我不能长时间想同一件事——容易变傻。

这儿挂着苹果呢,这儿挂着苹果呢……

应该想办法从这种怪圈里走出来。

我又一次走在去厨房的小路上,看到这棵树:这儿挂着……P2-4

目录

第一章 院子

 童年的树

 施巴克

 图书馆的结局

 希普卡

 刺猬和枪

 太阳针

 先知

第二章 家

 鹅,鹅

 行李箱

 可怕的叔叔

 嘎斯汽车

 笑与哨

 爸爸和间谍

 三个桶

第三章 世界

 塔尼娅

 小马达

 豚鼠和老鼠

 小嘴儿

 电话通知

 鸡尾酒

 夏令营

第四章 波涛汹涌的大海

 极限的定义

 大学生之家

 微分

 关于会下金蛋的鸡的童话

 养蜂场

 布拉戈维申斯克,阿穆尔

 波涛汹涌的大海

附录

 关于自己

 用俄语思考

 海边相会

序言

“一个人其实永远也走不出他的童年”,著名儿童文学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曾这样写道。另一位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詹姆斯·克吕斯则说:“孩子们会长大,新的成年人是从幼儿园里长成的。而这些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那些给他们讲故事的人。”儿童文学在个人精神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可以说,它为我们每个人涂抹了精神世界的底色,长久影响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中国本土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五四以来对外国儿童文学的大量译介和广泛吸收。无数优秀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经由翻译家之手,克服语言和文化的重重阻隔漂洋过海而来,对几代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其中,俄苏儿童文学以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对儿童心理的准确把握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的心灵。亚历山大·普希金的童话诗、列夫·托尔斯泰的儿童故事、维塔利·比安基的《森林报》等作品,都曾在中国的域外儿童文学翻译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折与变迁,相应地,俄罗斯的儿童文学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在挣脱了苏联时期“指令性创作”的桎梏后,儿童文学走向了商业化,也由此迎来了艺术形式、题材和创作手法上的极大丰富。当代杰出的俄罗斯儿童文学作家不仅立足于读者的期待和出版界的需求进行创作,也不断继承与发扬俄罗斯儿童文学自身的优良传统。因此,一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得以涌现。

回顾近年来俄罗斯儿童文学在中国的出版状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当代优秀作品的译介一直处在零散的、非系统的状态。我们在“中俄文学互译出版项目·俄罗斯文库”的框架下出版这套《少年文学丛书》,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希望能以一己微薄之力,将当代俄罗斯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介绍给广大中国读者,以期填补外国儿童文学译介和出版事业的一项空白,为本土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拓展崭新的视野,提供横向的参考与借鉴。

本丛书聚焦当代俄罗斯的“少年文学”。少年文学(подростково-юношескаялитература)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写给13—18岁少年阅读的文学作品。这个年龄段的少男少女正处于从少年向成年过渡的关键时期,随着身体的逐渐发育和性意识的逐渐成熟,他们的心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渴望理解和友谊,期待来自成人和同辈的关注、信任和尊重,对爱情怀有朦胧的向往和憧憬,在与成人世界的不断融合与冲撞中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是个“痛并快乐着”的微妙时期,其中不乏苦闷、痛苦与彷徨。因此相应地,与幼儿文学和童年文学相比,少年文学往往在选材上更为广泛,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为立体丰满,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也更为深刻真实。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少年文学的受众并不仅限于少年读者。真正优秀的少年文学必然是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成年读者也能够从中学习与少年儿童的相处之道,得到许多有益的人生启示与感悟。

当代俄罗斯少年文学有几个新的特点值得我们加以注意:

首先,在创作题材上,创作者力求贴近当代俄罗斯少年的现实生活,反映他们真实的欢乐、困惑与烦恼。许多之前在儿童文学范畴内创作者避而不谈的话题都被纳入了创作领域,如网络、犯罪、流浪、性、吸毒、专制等。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苏联解体后混乱无序的社会现实在儿童文学领域的一种投射。许多创作者致力于描绘少年与残酷的成人世界的“不期而遇”以及由此带来的思考与成长,并为少年提供走出困境的种种出路——通过关心他人,通过书籍、音乐、信仰和爱来摆脱少年时期的孤寂、烦恼和困扰。

其次,在创作方法上,许多当代俄罗斯儿童文学作家勇于突破苏联时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对传统的创作主题进行反思,大胆运用反讽、怪诞、夸张、对外国儿童作品的仿写等多种艺术手法进行创作,产生了一大批风格迥异的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众多创作者致力于塑造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少年主人公形象,力求打破以往的创作窠臼,强调每个人物的独特之处。

此外,作家与读者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分作家借助自己的博客、微博、电子邮件等与读者直接进行交流,能够及时地获知读者的评价与反馈,从而在创作活动中更好地反映现实中的问题,满足读者的需求。

本丛书收入小说十余篇,均为近年来俄罗斯优秀的少年文学作品,其中多部作品曾经在俄罗斯国内外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一些脍炙人口的上乘之作(如《加农广场三兄弟》等)还曾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这套丛书风格多样,内容也颇具代表性,充满丰沛瑰丽的想象、对少年心理的精确洞察和细致入微的描绘,相当一部分作品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些专业知识(如《斯芬克斯:校园罗曼史》中的埃及学知识,《无名制琴师的小提琴》中的音乐知识,《第五片海的航海长》中的航海知识等),具有极强的可读性,足以让读者一窥当今俄罗斯少年文学发展的概貌。

本丛书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2013、2014级研究生翻译,力求准确传达原作风貌,以传神和多彩的译笔带领广大读者体会俄罗斯少年的欢笑与泪水,感受成长的快乐与痛苦,以及俄罗斯文学穿越时空的不朽魅力。

内容推荐

尤里·涅奇波连科著的《笑与哨》介绍:主人公“我”出生于苏联时期俄乌边境上的一个小城,故事从一棵柳树的命运开始说起:“我们”院子里有一棵大柳树,夏夜里大人们在那里下棋、聊天,孩子们在周围嬉笑打闹,惬意的夏日时光在柳树荫里偷偷溜走。然而有一天,柳树被砍去了枝叶,开始枯萎,最后只剩下一棵残株。柳树枯死以后,我们的院子似乎被诅咒了,邻居们不再和睦相处,开始互相争执,互相揭发,院子里的好时光一去不返,“我”也离开了家,走入了院子外面的世界——

编辑推荐

本丛书收入小说十余篇,均为近年来俄罗斯优秀的少年文学作品,其中多部作品曾经在俄罗斯国内外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一些脍炙人口的上乘之作(如《加农广场三兄弟》等)还曾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这套丛书风格多样,内容也颇具代表性,充满丰沛瑰丽的想象、对少年心理的精确洞察和细致入微的描绘,相当一部分作品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些专业知识(如《斯芬克斯:校园罗曼史》中的埃及学知识,《无名制琴师的小提琴》中的音乐知识,《第五片海的航海长》中的航海知识等),具有极强的可读性,足以让读者一窥当今俄罗斯少年文学发展的概貌。尤里·涅奇波连科著的《笑与哨》是该丛书之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笑与哨(精)/少年文学丛书/俄罗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尤里·涅奇波连科
译者 杨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38749
开本 32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1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2016187184
中图分类号 I512.84
丛书名 少年文学丛书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7: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