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红发,一脸雀斑。一个可爱又可怜的胡萝卜须。一段段叫人好笑又流泪的故事。风靡法国,经久不衰。滋养几代名家的精神气质。每个人成长历程中的必读作品。本书被例为法国儿童文学中优秀经典作品。它讲述了一个10来岁的男孩,因得不到父母的宠爱,甚至经常受到家人的冷遇,做了不少荒唐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进了学校他终于开始反抗,并学会了独立。
| 图书 | 胡萝卜须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头红发,一脸雀斑。一个可爱又可怜的胡萝卜须。一段段叫人好笑又流泪的故事。风靡法国,经久不衰。滋养几代名家的精神气质。每个人成长历程中的必读作品。本书被例为法国儿童文学中优秀经典作品。它讲述了一个10来岁的男孩,因得不到父母的宠爱,甚至经常受到家人的冷遇,做了不少荒唐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进了学校他终于开始反抗,并学会了独立。 内容推荐 胡萝卜须是个十来岁的男孩,一头赭红头发和一脸的雀斑令他得此绰号。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不喜欢他,拿他出气,冷言冷语地挖苦他、欺负他;胡萝卜须常常被吓得六神无主,做出许多可笑又荒唐的事情。但是,渐渐长大了的萝卜须,上学之后终于开始反抗,历经艰辛使他学会了独立。 目录 鸡 山鹑 做梦的狗 噩梦 请勿见怪 尿罐子 兔子 十字镐 猎枪 鼹鼠 苜蓿 杯子 面包 喇叭 一绺头发 洗澡 奥诺丽娜 锅子 说,还是不说 阿加特 工作安排 瞎子 新年 来和回 钢笔 红脸蛋 虱子 跟布鲁图一样 家书选辑(胡萝卜须给勒皮克先生的信和勒皮克先生给胡萝卜须的回信) 小屋 猫 羊 教父 泉水 李子 玛蒂尔德 银箱 蝌蚪 戏剧性的变化 打猎 苍女黾 第一只山鹬 鱼钩 银币 个人的想法 风暴中的树叶 反抗 最后的话 胡萝卜须的照相册 试读章节 山鹑 像往常一样,勒皮克先生把他的猎袋往桌子上一倒,里面有两只山鹑。大哥费利克斯把它们纪录在挂在墙上的一块石板上:这是他的任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__份工作。姐姐欧内斯蒂娜负责替猎物去毛剥皮;胡萝卜须专门被指派结果那些受了伤、但还未完全死去的猎物的生命。他之所以得到这份美差,总是大家认为他心肠硬吧。 这两只山鹑扭动着脖子,在作垂死挣扎。 勒皮克太太:“你还在等什么,还不把它们弄死?” 胡萝卜须:“妈妈,我也很想在石板上做纪录,今天让我来做这个工作吧。” 勒皮克太太:“石板太高,你够不着。” 胡萝卜须:“那么,我也很喜欢拔毛。” 勒皮克太太:“这不是男人干的活。” 胡萝卜须只能拿起了两只山鹑。旁边的人耐心地告诉他该怎么干。 “你是知道的,抓紧它们的脖子,要戗着毛抓。” 他一手提起一只,甩到背上,开始干了。 勒皮克先生:“两只一起干,真有你的!” 胡萝卜须:“这样可以快一些。” 勒皮克太太:“别假慈悲了,其实你心里高兴着呢。” 山鹑在死命挣扎,浑身痉挛,翅膀扑腾着,羽毛洒落得到处都是;它们怎么也不愿意死,可是他可以一手一只把它们轻易地掐死。他把两只山鹑夹在双膝之间。他的脸一会儿红,一会儿白,满头是汗。他什么也不想看到,脑袋仰着,手里掐得更紧了。 两只山鹑还在坚持。 他生气了,想早些结束这件事;于是,他抓住它们的爪子,把它们的脑袋朝自己的皮鞋尖上砸。 “啊!刽子手!刽子手!”大哥费利克斯和姐姐欧内斯蒂娜齐声叫道。 “他干这个倒是很在行的,”勒皮克太太说,“可怜的畜生.我可不愿意像它们一样落在他的魔掌里。” 勒皮克先生虽说是个老猎手,这时也有点儿不忍,走开了。 “好啦!”胡萝卜须把两只已死去的山鹑扔在桌上,说。 勒皮克太太把山鹑翻来翻去地看看。小脑袋都破了,流着血.还沾着些许脑浆。 “早就该把它们抢过来了,”她说,“现在弄得多脏啊!” 大哥费利克斯说: “是啊,他这一次没有像以前那样干得漂亮。”P3-4 书评(媒体评论) 说是小说,却没有故事;说是散文,却有一个中心人物。我想名之为小说体的散文。《胡萝卜须》是一个小孩的绰号,相当于中国的“萝卜头”。 ——施蛰存 法国作家列纳尔的《胡萝卜须》,普列什文的《林中水滴》,波斯萨迪的《蔷薇园》,乔伊斯的《都柏林人》,类似这样的书,比较贴近中学生的心理。这些书都是我自己当年读过并且抄写过的,我也让儿子背过。有意思他才读,并且读完后有收获。把这几本书反复地读,看透了,一生受益无穷。 ——肖复兴 一本叫《胡萝卜须》的书我看得又笑又流泪的,非常好。 ——周国平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胡萝卜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法)列纳尔 |
| 译者 | 王振孙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5324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3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93 |
| 出版时间 | 2005-10-01 |
| 首版时间 | 2005-10-01 |
| 印刷时间 | 2005-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7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565.8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3 |
| 宽 | 140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