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之一,以代际嬗变为线索,试图透过谱系研寻描述不同文化背景中不同代群导演的精神气质和求索路径,展示不同社会条件下电影观念形态和象征符码不断重塑的历史轨迹。本丛书是电影理论界献给中国电影100周年的一份厚礼。
| 图书 | 电影作者与文化再现(中国电影导演谱系研寻)/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之一,以代际嬗变为线索,试图透过谱系研寻描述不同文化背景中不同代群导演的精神气质和求索路径,展示不同社会条件下电影观念形态和象征符码不断重塑的历史轨迹。本丛书是电影理论界献给中国电影100周年的一份厚礼。 目录 总序 /赵实 前言 电影百年与导演代群 第一章 乱世里的拓荒 郑正秋——社会伦理范式 张石川——电影商业滥觞 第二章 动荡中的抉择 蔡楚生:左翼风情 孙瑜:别样纪实 费穆:家国忧患 桑弧:市民影片 第三章 历史记忆重塑 虔诚与审慎——水华 置换与想象——郑君里 革命与回响——王苹 现实与再现——谢晋 第四章 时代症候感光 叙事嬗变:吴贻弓 乡土写真:吴天明 女性意识发轫:黄蜀芹 一个断代的象征:谢飞 第五章 从拆构到建构 陈凯歌:影以载道 张艺谋:形式至上 李少红:性别表达 田壮壮:本体守望 第六章 从农村到城市 生态环境:冯小刚电影、华语电影、全球化态势 成员结构:1995与2000 人物典型:张元、王小帅、娄烨、路学长、贾樟柯 结语 代群的消失 附录一:参考书目 附录二:影片目录 后记 编者说明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电影作者与文化再现(中国电影导演谱系研寻)/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杨远婴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602376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45 |
| 出版时间 | 2005-12-01 |
| 首版时间 | 2005-12-01 |
| 印刷时间 | 2005-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9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91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4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4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