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探索、专题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新书评介以及新近解密的中外档案选编等。书中所选文章、所论话题、所选编的档案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史学界对冷战史研究关注的课题,而这些内容也是读者感兴趣的。本书中所选外国学者的文章,可视为一种学术交流,为我国读者了解有关冷战国际史的研究情况不无裨益。
| 图书 | 冷战国际史研究(6)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探索、专题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新书评介以及新近解密的中外档案选编等。书中所选文章、所论话题、所选编的档案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史学界对冷战史研究关注的课题,而这些内容也是读者感兴趣的。本书中所选外国学者的文章,可视为一种学术交流,为我国读者了解有关冷战国际史的研究情况不无裨益。 目录 卷首语 特邀专论 中国学术界对国际冷战史研究的现状与课题/崔丕 专题研究 中国“旋风”:周恩来1957年1月的穿梭外交及其影响/沈志华 打开中美关系进程中的周恩来——来自尼克松外交档案的新证据/李丹慧 国外学者论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梦想/柯伟林 青年学者论坛 英美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抵牾1945—1949/全克林 失去的联系——1947年中南之间一段不为人知的互动历史/约万·查沃什基 书评·书介 争论不休:关于尼克松、基辛格研究的几部英文新著评介/夏亚峰 “尾巴摇狗”?——冷战中的德国/诺埃尔·D.卡里 和田春树《朝鲜战争全史》简介/张绍铎 口述历史 四国士兵话朝战(之一)/李小兵编译 1972年4月的一个凌晨与周恩来总理谈话的回忆/斯蒂芬·麦金农 档案文献 中国档案 抗美援朝期间上海医务工作者支前档案史料选/上海市档案馆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冷战国际史研究(6)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丹慧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23417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1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50 |
| 出版时间 | 2008-11-01 |
| 首版时间 | 2008-11-01 |
| 印刷时间 | 2008-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5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81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7.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