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物以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当代原创性思想、理论为价值追求,倡导用理论原创作为分析中国文化、思想、文学状况的一个“价值坐标”,以暴露我们在学术上、观念上、思维方式上可能存在的各种“中国问题”。本刊的基本栏目结构包含“个人独创性观念的提出”、“中国问题提出与分析”、“经典的个人化理解”等。
图书 | 原创(第1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刊物以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当代原创性思想、理论为价值追求,倡导用理论原创作为分析中国文化、思想、文学状况的一个“价值坐标”,以暴露我们在学术上、观念上、思维方式上可能存在的各种“中国问题”。本刊的基本栏目结构包含“个人独创性观念的提出”、“中国问题提出与分析”、“经典的个人化理解”等。 内容推荐 中国问题的发现,对中国当代社会和文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中国性”的发现与追问,力图对西方学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中国的或东方性的审视和建设,对全球进程中的人类问题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 学术观念创新,对学术和理论研究独创性的提出自己的观念、立场、视角和方法,并有效解决既定学术研究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文本问题分析,以思想原创追求为价值坐标,对中国当代学术、理论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局限进行文本研究。 当代原创评价,对当代致力于思想理论原创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做学理性的分析和商讨,意在使这些研究成熟与完善,并引发相关研究。 目录 西方观念反思 赵汀阳 新的普遍知识体系如何可能? 金惠敏 全球知识的再界定——费瑟斯通和他的新百科全书计划 张 震 “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现代诠释学艺术哲学批判之一 面向中国问题的建设 邓正来 从“主权的中国”到“主体性的中国”——根据中国的理想图景 吴 炫 当代文论的“中国问题”及理论期待 徐 岱 文论创新与诗学重构 崔 平 解放原创——对学术研究中语境依附教条的逻辑批判 “中国问题与理论原创”笔谈 余 虹 我与中国 吴兴明 从批评意识组建创新——对在移植中实现理论创新的路径思考 郜元宝 无限的特殊性可能吗?——重建普遍性的想象 王晓华 学术建构的三个层面与体系性创新的意义 原创视角文本分析 敬文东 未完全打开的具象之门 戎晓若 《白鹿原》:寻找的成功和穿越的失败 张亦辉 论文学语言——对当前某些文学批评的反批评 中国原典新释 伍晓明 “天命:之谓性!”——由“命”之一名三义谈起 董 晔 从“思无邪”到“温柔敦厚” ——“诗教”对“诗道”的偏离 中国原创性研究评价 汤拥华 宗白华与“中国关学”的文化逻辑 陈 防 “批判”过去抑或“建构”未来——评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王 东 论艺术否定性的三个阶段 呼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原创性——记“中国问题与理论原创”高层学术论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原创(第1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炫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707374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5 |
出版时间 | 2007-06-01 |
首版时间 | 2007-06-01 |
印刷时间 | 200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0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黑龙江 |
长 | 235 |
宽 | 17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