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窃贼的历史/中国社会史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凡财物所有权在人者而我取之,以强力行之为盗,其得之也曰抢;经诡计之者为贼,其得之也曰窃。本书将带你走入中华文明历史上的盗窃文化的内涵及盗窃行为产生的多元性。

目录

第一章窃贼的文化内涵

一窃贼的起源/8

二窃贼概念的历史演变/11

三窃贼的信仰/15

四窃贼的暗语/23

第二章窃贼行为的多元性

一窃贼的聚合性/26

二盗贼行为的反社会性/31

三窃贼行为的选择性/35

四窃贼作案的偶然性/39

五“窃”与“禁”的利益趋同性/42

第三章窃贼行为方式的发展与转化

一窃贼行为的发展/54

二窃贼行为方式的转化/59

第四章窃贼的类型与特点

一剪缕割络类/88

二入室偷盗类/92

三流动行窃类/99

四对买类/103

五扒窃类/124

六杂偷类/131

第五章对窃贼的法律制裁

一制裁窃贼的必要性/138

二对盗窃罪的处罚/140

三古今对盗窃罪量刑之比较/150

第六章重大盗窃案述实

一东陵盗宝案/162

二劫持“汉阳号”/209

三跨国骗盗国宝案/213

试读章节

对于人们来说,窃贼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窃贼究竟起于伺时,却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俗话中有“强盗碰上贼爷爷”之说,说明窃贼确实是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最为悠久的一种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一类人。历史上有“殷人好草窃”的记载,足见此道产生之早。

然而,盗窃并非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行为。在《礼记·礼运》中曾有如此说法:“大道之行也,……盗窃乱贼而不作。”这说明原始公有制下并无窃贼。

在原始公有制社会中,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所有收获大家共享,没有阶级,也没有剥削,正如《礼记·礼运》中所描绘的那样:“天下为公”,“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就是原始共产主义生活。在这种条件下,盗窃行为自然就无从产生了。

窃贼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也随之而产生。在原始公有制社会逐渐被私有制社会所取代的过程中,由于对社会剩余财富的占有不平衡,便有了贫富之分化。少数氏族首领依仗着自己的财富和权势,逐渐成了奴隶主,统治着广大处于社会底层的贫苦群众;而绝大部分氏族成员则丧失了对氏族财物的支配权,沦为奴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得到生活的必需品,一些人铤而走险,走上了以不正当手段谋取财物的道路。这是窃贼产生的最原始的动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这样论述道:“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和法一样,也不是随心所欲地产生的。相反地,犯罪和现,彳的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相同的条件”,就是私有制和阶级斗争。所以说,盗窃和其他任何犯罪一样,也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产生之后,窃贼的盗窃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过是被剥削者反抗剥削者,夺回自己劳动果实的一种方式,即以“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

《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鲁国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答日:“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其意思是说,偷盗的发生是由于统治者贪得无厌,将社会财富搜刮一空,被剥削者为了生存,才不得不盗窃。

老子有一段话说得更为透彻:“民之饥,以其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参见《老子·七十五章》)

由于统治者的贪得无厌和对普通平民百姓的残酷剥削,致使广大劳动人民处于贫困痛苦的生活之中。正是因为生活环P8-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窃贼的历史/中国社会史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佑//青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16736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9.8-0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9: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