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有4篇,分为16章,内容包括:长江流域自然地理特性、河道地质地貌条件、水系来水来沙条件、河道水文泥沙特征,弯道和汊道水流泥沙运动、悬移质和推移质运动特性、河床形态与河相关系,长江河道形成与发育、长江干流河道、湖泊及河口演变、干支流河型分类及河型成因,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规划与河势控制、护岸工程、裁弯工程、汊道治理、河口整治、长江上游航道整治、三峡库区库岸整治与支流整治,以及长江河道观测和河工模型、数学模型研究方法。
图书 | 长江河道演变与治理/长江水利委员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共有4篇,分为16章,内容包括:长江流域自然地理特性、河道地质地貌条件、水系来水来沙条件、河道水文泥沙特征,弯道和汊道水流泥沙运动、悬移质和推移质运动特性、河床形态与河相关系,长江河道形成与发育、长江干流河道、湖泊及河口演变、干支流河型分类及河型成因,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规划与河势控制、护岸工程、裁弯工程、汊道治理、河口整治、长江上游航道整治、三峡库区库岸整治与支流整治,以及长江河道观测和河工模型、数学模型研究方法。 内容推荐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在长江河流泥沙、河道演变及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书是在长江水利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指导下,由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编写的,旨在汇集半个世纪来河流研究方面的成果和总结河道整治方面的经验。 本书共有4篇,分为16章,内容包括:长江流域自然地理特性、河道地质地貌条件、水系来水来沙条件、河道水文泥沙特征,弯道和汊道水流泥沙运动、悬移质和推移质运动特性、河床形态与河相关系,长江河道形成与发育、长江干流河道、湖泊及河口演变、干支流河型分类及河型成因,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规划与河势控制、护岸工程、裁弯工程、汊道治理、河口整治、长江上游航道整治、三峡库区库岸整治与支流整治,以及长江河道观测和河工模型、数学模型研究方法。 本书可供河流研究人员、河道整治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序 总序 前言 第一篇 长江河道基本特征 绪 论/3 1 流域特性/7 1.1 自然地理概况/7 1.2 地质地貌与河床边界条件/9 1.3 来水来沙特性/12 2 河道水流泥沙运动/35 2.1 河道水流阻力/35 2.2 泥沙起动规律/37 2.3 推移质输沙特性/40 2.4 悬移质输沙特性/44 2.5 水流挟沙力/46 2.6 弯道水流泥沙运动/48 2.7 分汊河道水流泥沙运动 /55 3 河道形态和河相关系/67 3.1 河道平面形态/67 3.2 河道纵剖面/73 3.3 河道横剖面/76 3.4 河床地貌 /84 3.5 造床流量 /86 3.6 河床稳定性系数/87 第二篇 河 道 演 变 4 长江干流河道及湖泊演变/93 4.1 长江的形成与发育/93 4.2 长江上游河道演变/101 4.3 长江中游河道演变/112 4.4 长江下游河道演变/147 4.5湖泊演变/172 5 长江口河道演变/185 5.1 河口边界条件及水文泥沙特性 /185 5.2 河口历史变迁/195 5.3 河道近期演变/207 5.4 河口三角洲发育及近期变化/226 5.5 河道演变趋势/227 6 河型及形成条件/230 6.1 河型研究概述/230 6.2 长江中下游干支流河型/233 6.3 长江中下游干支流河型分类/244 6.4 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河流不同河型形成条件/248 第三篇 河道治理规划和整治工程 7 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规划概述/257 7.1 河道治理规划工作的发展/257 7.2 河道治理总体规划要点/265 7.3 重点河段治理规划/267 7.4 关于河道治理规划工作的几点认识/276 8 河势与河势控制/280 8.1 河势的概念/280 8.2 河势的动态性/281 8.3 河势的控制/283 8.4 河势控制工程实例/286 9 护岸工程/293 9.1 长江中下游崩岸及其机理/293 9.2 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建设及工程类型/301 9.3 护岸工程试验及分析研究/304 9.4 护岸工程规划布置、设计与施工 /320 9.5 护岸工程兴建后的河床演变/326 9.6 长江护岸工程技术的发展/328 10 裁弯工程/332 10.1 裁弯工程规划与设计/332 10.2 裁弯新河和老河演变过程/335 10.3 裁弯对荆江河道的影响 /339 10.4 裁弯对江湖关系的影响 /352 10.5 裁弯工程的基本经验 /355 11 分汊河道整治/358 11.1 长江中下游分汊河段整治概况/358 11.2 分汊河道治理工程措施 /366 11.3 堵汊工程在分汊河道治理中的作用/371 11.4 分汊河道治理方向/374 12 长江口整治/377 12.1 长江口整治工程概况 /378 12.2 长江口整治规划研究 /387 12.3 长江口综合整治规划中的几个问题/392 12.4 长江口整治方向的探讨 /398 13 长江上游河道治理概述/400 13.1 长江上游干流治理规划要点/400 13.2 长江上游航道整治/403 13.3 三峡库区库岸整治/411 13.4 三峡库区内支流河道整治/413 第四篇 河道演变与整治研究方法 14 河道观测/419 14.1 河道观测概况/419 14.2 河道观测项目及内容 /420 14.3 河流输沙率测验/425 14.4 河道观测新技术应用 /428 14.5 长江河道观测工作的展望/432 15 河工模型/434 15.1 长江河工模型的发展 /434 15.2 河工模型设计/437 15.3 河工模型试验中几个问题的探讨/445 15.4 典型模型设计实例/456 16 数学模型/469 16.1 长江数学模型研究概述 /469 16.2 水库泥沙数学模型/471 16.3 河道一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478 16.4 河道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489 结语/50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长江河道演变与治理/长江水利委员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余文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4283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0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77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5-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水利水电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4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V882.2 |
丛书名 | |
印张 | 3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4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