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方志--从红海到中国/学术译丛/西方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16世纪初大航海时代,葡萄牙派往中国的第一位使者皮列士撰述的从非洲东海岸到中国、日本沿线的地理、风俗、气候,经济、政治、历史等诸方面的记述,是一份送给其国王的报告。本书真实、全面,与郑和的记述同为研究该地区历史和东西方交流的珍贵一手资料。

内容推荐

本书是16世纪初大航海时代,葡萄牙派往中国的第一位使者皮列士撰述的从非洲东海岸到中国、日本沿线的地理、风俗、气候,经济、政治、历史等诸方面的记述。皮列土的航线与郑和下西洋航线大致相近,他的著作与郑和的记述同为研究该地区历史和东西方交流的珍贵一手资料。

目录

 导论巴黎古抄本(1)

 多默·皮列士传注(5)

 多默·皮列士《东方志》简介(37)

 序言(1)

第一部——埃及到坎贝(5)

 埃及到忽鲁模斯(5)

 忽鲁模斯(12)

 波斯(13)

 诺扎乞斯(19)

 拉杰普特(19)

 坎贝(20)

第二部——坎贝到锡兰(37)

 德坎(37)

 果阿(40)

 坎纳拉(42)

 纳辛加(44)

 马拉巴尔(45)

 锡兰(55)

第三部——孟加拉到印度支那(70)

 孟加拉(70)

 阿拉坎(73)

 白古(74)

 暹罗(76)

 缅甸(82)

 柬埔寨(82)

 占婆(83)

 交趾支那(84)

第四部——中国到淳泥(96)

 中国(96)

 琉球(101)

 日本(102)

 浡泥(103)

 菲律宾(103)

第五部——印度群岛(112)

 苏门答腊(112)

 爪哇(127)

 东南诸岛(146)

 班达,塞兰,安波那(148)

 摩鹿加(151)

 中央诸岛(156)

第六部——马六甲(185)

 早期的历史(185)

 邻近诸地(203)

 地方行政(206)

 贸易(209)

 葡人的占领(215)

明代马六甲和中国的交往(233)

 附图一 印度西海岸

 附图二马六甲及其邻近地区

 附图三东方舆地图

试读章节

埃及到忽鲁模斯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①。在地中海一侧,亚洲以亚历山德里亚(Alexandria)作为和非洲的分界,东面以尼罗河为限,离大洋海半日路程。按此划分,它自身和阿拉伯福地,与阿比西尼亚的埃塞俄比亚分开来。

尼罗河的起源。尼罗河,第一条重要的河,它发源于好望角,流过阿比西尼亚时是窄流,水流汹涌,不宜航行,到阿比西尼亚尽头近阿拉伯福地处,已变得可以航行。它轻易地穿过埃及,从几个河口流入地中海,其中主要的是达密厄塔(Damietta),从距开罗城半里格内通过。它每年7月和8月泛滥,淹没土地,河两岸的百姓就收拾他们的牲口和家私,进入山区。9月以后,河水消退,开始干涸,居民又开始耕种。埃及的人说,这个奇迹来源于阿比西尼亚,因此阿比西尼亚人,一支信仰基督教的民族,在苏丹的国土内可以自由往来,并受到尊重。

阿比西尼亚。阿比西尼亚在红海一侧和阿拉伯福地接壤,在非洲一侧与沙漠及埃塞俄比亚部分土地相连,在海洋一侧,从瓜达富伊(Guardafui)到佐法拉(Sofala),离海有60里格。阿比西尼亚人是基督徒,他们有大量土地,既是战士也是商人。他们自己生产粮食,其土地上产金子。他们没有海港,前往哲拉(Zeila)和伯贝拉(Betbera)以及沿海峡的阿拉伯港口进行贸易。在埃塞俄比亚,这些百姓很有名,他们都是卷发,在前额打上烙印,以此代替受洗礼。他们有教士、教长和其他僧侣,每年到耶路撒冷和西奈(Sinai)山去朝圣。在那些地方他们被认为是忠顺、诚实、可靠的武士,并且常常从奴隶上升为侯王。

来自亚丁(Aden)、希赫尔(Sheher)、法塔克(Fartak)、达拉克(Da:hlak)及苏亚京(Suakin)的人跟这些阿比西尼亚人进行交易。在阿比西尼亚,值钱的东西是蔷薇水、干玫瑰、玻璃珠、坎贝的粗布和一些丝绸、各种珠子、水晶、白布、枣椰捆、鸦片。

阿比西尼亚的商货——金子、象牙、马匹、奴隶、食物,等等。

红海。我们从这里继续到中国的叙述是方便的,亚洲沿海的一切情况都可以得到阐述和说明。这个海有三个名字:红海、阿拉伯海和麦加海峡;红海,因为它是在苏伊士尽头的红色海峡;阿拉伯海,因为它被阿拉伯人包围;而麦加海峡,是因为麦加在其内,麦加是摩尔人的朝圣地,他们的穆罕默德在那里诞生。但它的本名是阿拉伯海。

这个海的规模。由这个海峡的入口可以直达苏伊士。这个海与四个省相邻:东面是阿拉伯岩地,阿比西尼亚一侧是阿拉伯福地。它一直伸延至达拉克岛,而阿拉伯岩地则几乎伸延至麦加。阿拉伯沙地始自麦加并伸延到拖尔(Tor),一直抵达地中海,把埃及省和朱迪亚(Judea)地分开。埃及省始自拖尔和达拉克,即是说,它占据着围绕它的海峡的尖端即几乎第三部分。

这个海峡完全被上述无人居住的荒漠、处处不结果实的土地所包围。海峡内有几个居民很少的岛屿,如卡马朗(Kamaran)、达拉克及苏亚京。这个海峡内有很多岩石海岸,难以航行,人们只在白天航行,而且随时可能抛锚。最好的航道是从入口一直到卡马朗。从卡马朗到吉达(Jidda)一段,情况就变坏了,从吉达到拖尔更坏得多。从拖尔到苏伊士,甚至白天也[只有]一条供小船通过的航道,因为它很脏很差。这个海峡有热风,所以任何死去的东西,不管人还是动物,都不会腐化,而是干化,这些动物木乃伊从那里运到我们的世界。这不是真正的木乃伊,木乃伊是用索科特拉的(socotrine)芦荟④和没药搽香后从尸体流出水分制成,但是这里,因为从身体流出液体而形成的,也可以叫做木乃伊@。  埃及省。埃及的土地始自地中海并包括麦加海峡的一部分。它一侧和非洲,另一侧和朱迪亚的阿拉伯沙漠相邻。埃及播种的土地位于尼罗河泛滥地带,主要在开罗和我们的地中海之间。在开罗和麦加海峡之间是未耕垦的土地,但通过它比走过沙漠容易。这个省内有帖比斯(Thebes)城,那里产帖比斯鸦片,当地叫做阿芙蓉(Afiam),一种在这里食用极多的东西,在我们国家则用来杀人。埃及这地方,除了一年有一天或半天,或者两年一次外,从不下雨,而且下的雨是热的,没有用处。为了灌溉土地,当尼罗河泛滥时,他们修闸堵水,可以用于浇灌。整个省都缺水。P7-9

序言

葡萄牙第一位派往中国的使者多默·皮列士,来华之前于1512—1515年在马六甲撰写有《东方志》一书。这是最早记述东方诸国的珍贵地理文献,但长期湮没无闻。后来经葡萄牙学者科提松不断寻找,终于1937年在法国公立图书馆查到原稿,它与另一位葡萄牙海员罗德里格的《航海志》被收编在一份古抄本内。科提松将它和罗德里格书译为英文,详加考释,连同葡文原稿,由哈克鲁特学会出版。鉴于这部史书的重要性,科提松将葡文稿加以整理编辑,增补了若干注释,由哈克鲁特学会再单独付印。自从达·伽马打通印度洋航道后,葡人继续向东航行,终于驻足中国海岸。葡萄牙殖民者、商人、传教士陆续沿这条航路来到东方,有的踏上了不归之路。他们从亚洲写回本国的信函、报告以及记录,是研究葡萄牙海外殖民历史,也是研究这个时期亚洲诸国历史的重要资料。其中,皮列士的《东方志》成书最早,记述翔实全面,可以说是这个时期最有价值的史料。

我国和东南亚、印度洋上诸国自古就有交往,我国史书中对这些国家早有著录。但是直到宋代周去非撰的《岭外代答·外国门》和赵汝适的《诸蕃志》出版,才算有了最早对这个地区作出较完整报道的著作。继之有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其记述较前更为广泛和详尽。明代郑和下西洋,随行的马欢撰有《瀛涯胜览》,记途经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实有趣。再有费信的《星槎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以及后来张燮的《东西洋考》、《海语》、《海录》等。这类记述,其史料价值是可以肯定的,但总的来说有两个缺点:一个是有的撰述者本人并未亲身出海或者经历各国,而是根据海商番客的口述加以笔录,如周去非、赵汝适;另一个是,本人虽曾亲历诸国,却未能科学地按航路的顺序准确地记述,突出的例子是《岛夷志略》,我们不清楚汪大渊确实走过的路线,他记述的地方也缺乏前后应有的顺序。因为这两个缺点,有时难以考证诸书记录的地方,同一个地方往往出现不同的名字和记述。

皮列士旅行过印度、马六甲及苏门答腊等地。他的记载大多是据亲身的见闻,或者是在各地采集到的情报。他记录的从红海到中国的路线,正是葡人走过的航道,其中都是按经行各国的顺序作出描述。这条路线,也是郑和下西洋从另一方向所走过的。因此我们利用他的这部《东方志》,与《瀛涯胜览》等中国书作对比研究,可以阐明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提供若干论证,补充许多史实。同时,书中不乏关于中国以及中国和亚洲各国交往的报道,尤其可贵的是,皮列士对这个时期中国商品的外销作出了相当详尽的记录。

目前这个中文本系译自《东方志》1944年由哈克鲁特学会出版的英译本,在翻译过程中中译者参照1978年的葡文版,并将增补的注释译出。同时中译者又据有关的中文资料,参照英葡文本,对其中有关史地的问题加以阐明。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我国学者对亚洲诸国史的认识。

何高济于北京

2005年1月24日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在本书中有所增添或缺失,因之与修士安塞姆,托勒密及其他的地志不同,那么一定不要把它看成是捏造的,因为他们的知识基于第二手材料而非经验,而我在这里则了解一切,体验过它并且眼见到它。

——【葡】多默·皮列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方志--从红海到中国/学术译丛/西方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葡)多默·皮列士
译者 何高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365522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1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33.09
丛书名 学术译丛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8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