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是20世纪中国缤纷芫杂的画坛中一道独特而奇丽的风景。他一生致力于传统艺术文化的承传,捍卫着传统艺术的精神价值,锻造了中国绘画史上独具意义的一环。近年来,黄宾虹的艺术正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书为进一步推动相关的研究工作,特择取近年来黄宾虹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汇为专题论文集,以方便人们的检阅和借鉴。
| 图书 | 黄宾虹研究(朵云第64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黄宾虹是20世纪中国缤纷芫杂的画坛中一道独特而奇丽的风景。他一生致力于传统艺术文化的承传,捍卫着传统艺术的精神价值,锻造了中国绘画史上独具意义的一环。近年来,黄宾虹的艺术正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书为进一步推动相关的研究工作,特择取近年来黄宾虹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汇为专题论文集,以方便人们的检阅和借鉴。 序言 在20世纪缤纷芫杂的中国画坛,黄宾虹是一道独特而奇丽的风景。这位“早学晚熟”的艺术家,终其一生致力于传统艺术文化的承传,捍卫着传统艺术的精神价值,锻造了中国绘画史上独具意义的一环。他执著于传统文人画“内关”的价值理念,广泛涉足诗、书、画、印和理论品评及古籍整理多个方面,面对西方艺术观念的冲击、传统价值观的困顿,体现了难得的信念和涵养。他在艺术上坚守本土文化立场,坚持从传统的内部寻找超越的动力,这使他与同时代那些乞灵于借鉴外力的所谓融合派画家拉开了距离;而努力延拓传统文人画的价值精神,发掘笔墨语言的超常渗透力,又使他与那些简单运用时代的芙学符号来改造中国画的做法大相径庭。 高标自立的理想,黑密重拙的画风,为黄宾虹的艺术增加了释读的难度,在20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画和理论极少为人所理解,从而蒙上了落寞孤寂的色彩。然而,站在另一角度来看,他对笔墨世界中具体而微的各种形态的发掘,始终是建立在艺术及艺术家的精神本质上,在不期然而然之中契合了现代艺术的价值观念。因此,当我们今天苦苦寻找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契合点时,黄宾虹的价值就凸显了出来——真正从中国画內部发动的改革运作,比从外部冲击中国画本体或者从横向嫁接时代精神的改革方案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宾虹的艺术正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他的书集、画集和艺术理论相继出版,关于黄宾虹艺术的各类学术研讨会也已多次举办。上海书画出版社自编撰出版了《黄宾虹文集》、《黄宾虹画集》、《黄宾虹书法集》、《黄宾虹古钵印考释》等书以后,又于目前推出了考定详实的《黄宾虹年谱》。学术界渐趋升温的“黄宾虹热”,正说明了这位熔古典与现代于一炉的典范者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推动相关的研究工作,本期《朵云》择取近年来黄宾虹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汇为专题论文集,以方便人们的检阅和借鉴。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黄宾虹研究(朵云第64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卢辅圣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25095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2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0 |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 印刷时间 | 2005-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1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212.0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03 |
| 宽 | 140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