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
内容
编辑推荐

因为人性丑恶,所以你不能不认识它;因为人性向善,所以你不能谅解它。这本书像一把手术刀,切到人心的深处。先让你看清人性的毒瘤再把毒瘤切除。它绝对是血淋淋的,只是血淋淋之后,希望带给你一种豁达。

这是一部兼具深度、广度、力度与温度的力作。刘墉以“身边的小故事”和古今案例,一层层剖析真正的人生。

内容推荐

人性是丑恶的,它贪婪自私、急功近利、喜新厌旧、猜忌犹疑,而且随着年龄和遭遇,一层层变化、一层层染色,染得连自己都不一定认识。但是相对地,人性也有善良的一面。 本书的目的,不是只要你知道人性的丑恶,更希望你在“了解”之后,能有“谅解”。如果作者之前写的《我不是教你诈》是“战术”,那么本书就是“战略”,甚至可以说,它讨论了“战争”——是什么人性,造成战争。

这是一本兼具深度、广度、力度与温度的力作。刘墉以“身边的小故事”和古今实例,一层层剖析真正的人生。它像一把手术刀,切到人心深处,先让你看清人性的毒瘤,再把毒瘤切除。它绝对是尖锐、露骨、血淋淋的,只是在血淋淋之后,希望带给你一种豁达。

目录

前言 由禽兽到超人

第一章 股市名嘴换人做

第二章 扮老母鸡的大男人

第三章 小火锅里的革命

第四章 老周的新老婆

第五章 无耻老豆的“恩情”

第六章 外交官夫人的内交

第七章 谢不杀之恩

附一章 嘘!我杀你,但请你别出声

第八章 良心被狗吃了

第九章 猪八戒,笨死的

第十章 我们不认这个朋友

后记 人性的地狱与天堂

刘墉的著作

试读章节

○○………

看那女人一扭一扭地一溜烟不见了,老徐又哼了一声。

“就是会花钱。”徐太太也哼了一声,“也不知道老周有多少钱好让她这么花。”

“不过他最近的行情不差哟!”老徐看看四周墙上的画,居然全是老周的新作,每一幅都装了上好的雕花金框,天花板顶上的射灯,把柔和而均匀的光线打在画上。

老徐点了点头,心想,这老周自从老妻上了天国,就要死要死的,原本猜他遇上这年轻女人,搞几下,非死不可,没想到居然愈活愈壮,连作品都枯木逢春,有了新意。

正想着,周太太果然拿了件毛衣出来,一边跑一边叫:“您试试,可别见外哟!” 

徐太太一把接过来,翻过来掉过去地看:“嗯!日本做的,我们老徐不穿日本货。”

“谁说我不穿日本货。”老徐一把将毛衣抢过来,好轻好轻,老徐吓一跳,“这是什么料?”

“纯开司米羊绒!”周太太笑着,一脸媚相。

“很贵吧?”

“不贵不贵,才三万块。”

老徐又吓一跳,徐太太更倒抽口凉气:“什么?这么一件毛衣,要三万块钱?你呀!真买得下手。”徐太太摇着头指指老徐,“瞧!我们老徐身上这件,才三百块,穿十年了,还不是好好的?又不容易脏,洗都不用洗。”

P56-57

序言

由禽兽到超人

这本书写完,我太太是第一个读者。

看完,她说:“比“我不是教你诈》还辣,很精彩!很好看!”接着她笑笑,“但是看了心里不舒服。”

“为什么?”我一惊。

“因为你好像把人的脸皮剥下来。人性很丑恶,当然看了不舒服。”

○○………

这本书确实写得很大胆,我的笔触没有任何保留,像是手术刀一样——切到人性的深处。

人性是丑恶的,它贪婪自私、急功近利、喜新厌旧、猜忌犹疑,而且随着年龄和遭遇,一层层变化、一层层染色,染得连自己都不一定认识。

但是相对地,人性也有善良的一面。

你受伤,倒在地上,在太平的岁月,总有人来救你;你饥饿,寸步难行,在年丰的时节,总有人来助你。

对!我必须加上“太平的岁月”和“年丰的时节”,因为人们的恻隐之心,只有在他能自保的时候才会显现。你怎么能要求一个喂不饱自己孩子的人,拿出食物给你呢?

这就是人性!

○○………

不久前,有部美国电影——《空军一号》。饰演总统的哈里森.福特虽然有高尚的爱国情操,但是当歹徒拿枪指着他的妻女时,他终于屈服,幸亏后来靠机智,化险为夷。

我不见得喜欢这部电影,但是我欣赏其中的人性。

人性是面对亲人被威胁的时候,硬汉也不再硬。人性是你有多么爱,就有多么强,又有多么弱以及多么自私——对你不爱的人自私。

我们应该认知人性,认知我们都是人,有人的恶,也有人的善。

甚至,我们应该能由人性的丑恶中,看到人性的善良。

○○………

细细一想,哪个丑恶中没有善良呢?包括其他动物——

土蜂在毛虫身上产卵,让它的孩子在毛虫身上孵化,一口口把毛虫吃掉;老虎追杀、掠夺,然后看着它的孩子啖食。

“虎毒不食子”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毒”是它的丑恶;“不食子”是它的善良。

许多人的毒,都是因为他的家、他的爱,爱他自己以及爱那些“爱他的人”。

这么说来,我们哪个人不毒呢?

○○………

过去人们说欧洲人有礼貌、有教养,但是看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录片,当面包有限的时候,人们就不再排队,他们推、打、抢,好像禽兽。

这么做,可能因为他们家里正有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换做你,你抢不抢?

如果你怨他抢,骂他禽兽不如,你对吗?

同样的情况,你知道在冷战时期,许多人怕核弹,特别建造了防空洞,外面加铅板以防辐射,里面储存饮水、食物,还有武器。

那武器用来打谁?打丢核弹的人吗?

错了!他们很坦白地说:“是打我的邻居。因为我知道,当邻居没食物,而知道我有的时候,他们会来抢。为了自保,我需要武器。”

换做你,你抢不抢?换做你,你拿不拿武器?

○○………

这本书与《我不是教你诈》乍看十分类似,但是其中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加了一项“你不能没有的谅解”。

因为我写《你不可不知的人性》的目的,不是只要你知道人性的丑恶,更希望你在“了解”之后,能有“谅解”我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算成熟,因为你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能“肯定别人”。

如果《我不是教你诈》是“战术”,这本《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就是“战略”,甚至可以说,它讨论了“战争”——是什么人性,造成战争。

很幸运,处在这个开明的时代,使我能大胆地发表这些作品,也使大家能脱下“仁义”的大帽子,好好检视一下我们的人性。

尼采说:“人是一根绳索,架于超人与禽兽之间。”希望这本书在使大家看到禽兽的同时,也能见到超人。

尽管我们无法脱离禽兽般人性的弱点,我们仍然试着走向崇高的超人。

这矛盾,何尝不是人性可爱的地方!

新版前言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和《我不是教你诈》是我“处世学”的代表作。过去十年在内地先由不同出版社分集出版,再由广西接力出版社做成合订,共创下百万册的销售成绩。二00六年夏,北京版权代理公司与我联络,问是否能考虑再将《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和《我不是教你诈》以单册和更讲究的编排推出。考虑再三,我认为既然重新上市,就应有所不同,于是全面做了校正,并将被编辑删动的地方恢复,使原汁原味地重视。展读旧作,感慨万千,发现而今台湾政坛许多怪现象,居然十年前都如预言般写在书中。请读者笑看。

刘墉

二00六年八月

后记

人性的地狱与天堂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写到这儿,已经十八万字,意犹未尽,就再说三个小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由于陈进兴和高天民四处强暴杀人,全岛都人心惶惶。

突然,民众报案,在北投看见高天民,大批警察赶去,但是被高天民发现,从马路旁边纵身跃入下面的小溪和竹林,等警察想办法追下去,已经失去了他的踪影。

电视上播出一大批警察搜山的画面,我正在朋友家做客。

“狗屁警察,孬种警察,人家高天民一跳就下去了,警察不敢跳,不要脸!”朋友的太太咬着牙骂。

“可不是吗?”我笑笑,问她,“可是如果今天那警察是你丈夫,你怎么说?”

她怔了一下,笑起来:

“要是我丈夫啊!我就打电话叫他别逞强!快回家!”

第二个故事

有一天,在台北市的某广场举行慈善团体的募款活动,我去了,并在募款会结束之后,到附近逛逛。

“您是刘先生,对不对?”有个工艺品店的小姐认出我,又歪着头、指指我,“我知道了!你是来参加募款大会。”

“你也知道广场上有募款会呀?”我惊讶地说。

“当然!我也去了一下,还捐了钱呢!”她掏出一张捐款的收据给我看,又带我参观她的工艺品,“刘先生买一个吧!算您特价。”

我买了,没还价就买了,相信一定不会贵。

但是,才走几步,看见另一个工艺品店,橱窗里放着一模一样的东西,只要四分之三的价钱。

第三个故事

去水果摊买水果。

老叛不在,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看店。

“小弟弟,你看这两种梨,哪个比较好?”我问那小孩。

“右边这个!”他想都没想,就指了指。 。

刚说完,老板进来了,跟我打个招呼,我又问一次:

“老板啊!你看我该买哪种梨?” 。

“当然左边这个!”他也想都没想,就指了指。

我笑了:“可是刚才小弟弟告诉我右边的比较好耶!”

啪!他突然打了小孩一巴掌:“这是刘伯伯,好朋友,要说实话!”

○○………

好!故事说完了,你说这里面,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对?谁错?

人性就是这样,常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如著名作曲家王洛宾说的——别人为你拍照,他的镜头偏右,拍出来,你就是“左派”;一下子他的镜头偏左,拍出照片,你又成了“右派”。

焚化炉一定要建!核电厂一定要盖!

你很客观,讲得一点没错。

但是跟着发现你家旁边在整地。

打听之下,大惊失色。

当天,你的说法就有了改变;隔周,抗议的队伍里就有了你。

你跟第一个故事中的那位太太有什么不同呢?

○○………

看到电视里灾民的影片,你会落泪;捐款专线的字幕出现,你赶快抄下,然后拨通、捐钱。

你去打禅七、去布道会、去清修、去告解。

问题是,隔天早上,你走进办公室,该争的、该吵的,嫉妒的、贪婪的。

你改变了多少?

第二个故事里的女店员,不也一样吗?

○○………

至于第三个故事,如果你是我,你相信那孩子,还是相信那老叛?

无论你相信谁,都是可悲!

相信孩子,你会为孩子悲,因为他说实话还要被揍,而且父亲当着他的面撒谎。 

相信父亲,你也要为孩子悲。为什么小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撒谎?是谁教他的?

问题是,当我们教育小孩的时候,是不是正犯同样的错?

○○………

梁启超在他的家书里写得好——

“其实我们大家都是在不断再生的循环之中。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一生中要经过几次天堂和几次地狱。”

可不是吗?

何必等死后去天堂和地狱?如果真有天堂与地狱,我们应该说:“在活着的时候,心里常有天堂的人,死后也可能上天堂;在有生之年总是心里有鬼的人,死后也可能下地狱。”

我们其实在今生就不断在心里挣扎。

住在地狱,想着天堂;又住在天堂,想着地狱;更进一步则是——自己住在天堂,却把别人推入地狱。

○○………

我在研究所的一个教授,很会算命。

有一天,他坦白地说:

“哎呀!我哪里会算命,只是懂得人性啊!我只要把一个人拉到一边,小声对他说:‘我看你的相,就知道你这个人太热心,结果不但没得好报,还总是因为说话太直,得罪了人。你的朋友都亏欠你……”’

那教授得意地问:“换做你,我对你这么说,你是不是也要猛拍一下大腿,说:‘是啊!您真是说得太准了!’这就是人嘛!”

对!这就是人,总觉得别人欠自己的。

人人都这么感觉,所以反过来想,就成了“我们总是欠别人的”。

○○………

看完这本《你不可不知的人性》,我希望你也能反过来想想:“自己有没有亏欠?自己的人性又如何呢?”

当你叹人性可悲的时候,也能想想自己的“卑微”与“悲哀”。

此外,如果你是我的“老读者”,一定知道当我出一本辛辣的“处世书”的同时,一定也会写一本“深情之作”。

这样做,是为了让作品平衡,也是为了使我自己平衡。所以我今天写得愈辛辣、愈无情,明天写得就愈温柔、愈多情。

那是“理性”与“感性”,也是“地狱”与“天堂”。

○○………

配合这本书,我将出版另一本私房书。也可以说,配合这本可能畅销的书,我将写一本可能不畅销的书——以雪面铜版纸彩色印刷,配合我最“出世”的散文、摄影与绘画出版。

衷心盼望您,能看看我的感性著作——《抓住属于你的那颗小星星》。

因为:  “入世”常是为“出世”;走过“地狱”,常是为了进入“天堂”。

“处世书”带来的应该不是喧哗,而是宁静;不是愤世,而是达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刘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947876
开本 32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65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194
14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0: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