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金融效率论--二元视角下的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产业经济学与金融经济学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独特的系统和资源的二元视角,整合金融资源论和系统论的理论成果,并提出金融资源配置的新命题,旨在构建了金融效率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完整体系,以理论联系中国实际案例研究。并提出了构建发展金融学的初步设想,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必须走效率型之路。

内容推荐

金融效率是一个全球性论题,也是金融基础理论中亟待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本书探索性地建立了一个分析金融效率的新体系,并在此体系下对中国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是对金融效率研究与金融发展理论的深化与拓展。

本书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金融效率研究的文献回顾;第二部分由金融本质属性归纳出研究金融效率的二元视角,即SFE(金融结构—功能—效率)框架下的系统视角和演进的金融发展理论框架下的资源视角;第三部分在系统与资源的二元视角下对金融资源属性、金融效率的含义、分类、配置框架、影响因素与提高途径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第四部分提出了金融效率的实证研究框架,并对中国金融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部分提出了构建发展金融学的初步设想,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必须走效率型之路的命题。

针对现有的金融效率研究(尤其是宏观金融效率研究)在研究视角、概念界定、评价体系、影响因素以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方面存在争议与有待完善之处,本书在系统与资源的二元视角下,整合了金融资源论与系统论的理论成果,系统构建了金融效率的理论与实证的完整体系,并对中国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其创新之处在于:

1.系统勾勒出金融效率研究的全新体系。新体系涵盖了金融效率研究的理论起点、分析视角、新方法论、理论分析的主线(经与纬)以及实证研究要点等五个方面,即金融非中性为起点、金融本质基础上的系统观与资源观为分析视角、系统分析与综合为新方法论、CAS(复杂适应系统)一次优—协调三大原理为经、SEnFEf范式(金融结构、运行机制与环境共同决定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为纬、多指标一线性与非线性方法相结合一满意解为实证研究要点。

2.提出了研究金融效率的系统与资源的二元视角。其一,构建了SFE框架,廓清了金融效率在金融系统逻辑链条上的位置,提出了SEnFEf新范式、系统科学下的新方法论与金融适应效率等新理念,为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系统视角;其二,提出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是对其基础模型——金融深化论的扩展,这就突破了将金融发展理论各流派对立起来的传统藩篱,在此基础上挖掘出研究金融效率的资源视角,并提出了构建发展金融学的初步设想。

3.由二元视角与金融资源属性的深入分析推导出了金融效率理论分析的适应一次优一协调三大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宏观金融效率全新的内涵:是微观金融效率与宏观的金融渗透效率及金融适应效率的统一,是更为重要的金融效率。在金融复杂系统的启示下,对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4.通过对金融与石油两大战略性资源的比较,进一步加深了对金融资源本质属性的认识;结合内生增长理论与油气渗流模型,提出了金融渗透效率。

5.在适应一次优一协调三大原理指引下,提出金融效率的实证研究应遵循多指标一线性与非线性方法结合一满意解的三大要义,进而在选取合理的方法与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了金融适应效率的评价模型。

6.在金融效率的实证框架下,分别求取了中国微观、渗透、适应及宏观金融效率值;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方法分析了中国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并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再检验,进而得出了不少有益的认识。

通过中国案例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中国金融变革与发展应遵循系统性、效率性与开放性的原则;

第二,应以协调的观点看待金融的增量与存量改革、产权结构与市场结构改革;

第三,加强制度性金融资源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金融发展的核心内容;  第四,优化结构、健全运行机制、改善生态环境是提高金融效率的有效途径。

金融效率研究的难点与有待深化之处:

1.难点:对金融本质、功能及金融复杂系统的认识仍存在局限性,复杂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仍处在发展之中;关键解释变量的难以量化、数据的不完全与口径的不一致等问题造成实证研究较为粗略。

2.有待深化之处:本书提出的金融效率分析框架仍需主流经济学理论模型的拓展与更多样本(国家或地区)的实证检验;金融效率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合仍需进一步完善。

目录

0 导 论 /1

 O.1 问题的提出  /1

 O.2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8

 O.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O.4 结构、内容与创新点 /19

第1章 金融效率研究的文献综述 /25

 1.1 配置效率与信息效率:一个文献回顾  /25

 1.2 金融效率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35

 1.3 研究金融效率的新思路  /41

 1.4 本章小结 /45

第2章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一个系统科学的新视角 /47

 2.1 SFE框架的提出  /47

 2.2 相关文献概览 /49

 2.3 系统观下的SFE框架  /60

 2.4 系统科学视角下的SFE框架  /62

 2.5 本章小结  /69

第3章 金融发展理论中的金融效率与资源视角 /71

3.1 金融发展理论的渊源与动力  /71

3.2 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模型——金融深化论  /74

3.3 代表性金融发展理论比较 /77

3.4 金融效率观比较与资源视角的提出  /82

3.5 本章小结 /100

第4章 金融效率的一般理论 /102

 4.1 金融资源论——一个综合的观点  /102

 4.2 二元视角下的三大原理 /112

 4.3 金融效率的含义与分类 /120

 4.4 两种资源比较与金融渗透功能的油气渗流模型  /125

 4.5 适应过程的数学模型与金融适应效率  /135

 4.6 本章小结 /140

第5章 金融效率的相关理论分析 /142

 5.1 金融资源配置主体 /143

 5.2 金融资源配置的一般机制  /148

 5.3 金融资源配置的其他机制  /154

 5.4 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 /169

 5.5 金融效率提高的途径 /184

 5.6 金融效率、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 /188

 5.7 本章小结 /195

第6章 金融效率实证研究:以中国为例 /198

 6.1 金融效率实证研究的思路  /198

 6.2 金融效率指标体系与方法选取 /201

  6.3 中国微观金融效率实证研究  /207

  6.4 中国金融适应效率实证研究  /214

  6.5 中国宏观金融效率实证研究 /220

  6.6 中国宏观金融效率的计量分析  /226

  6.7 本章小结 /234

第7章 发展金融学构想与中国效率型金融发展 /237

 7.1 发展金融学构想 /238

 7.2 中国效率型金融发展 /240

 7.3 总结  /250

附录 /254

参考文献 /261

后记 /27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金融效率论--二元视角下的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产业经济学与金融经济学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855960
开本 32开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2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7: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