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暗算/红色记忆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直接反映反间谍部门的核心机关——无线电侦听与密码破译的作品。本书纵横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将间谍战、密码战、无线电侦听熔为一炉,穿插亲情、爱情、革命事业情,超能力者、数学天才、革命志士轮番登场,绝地厮杀。

本书叙述了钱之江、安在天父子可歌可泣的一生、父亲钱之江是中共地下党员,他深入国民党内部,在敌人的刀尖上跳舞,最后用生命把情报送了出去 多年后儿子是共和国一个负责无线电侦听和破译的情报机构——特别单位701的干部,为破译台湾特务的密码,先后找来两位异人,一位盲人阿炳,一位数学天才黄依依,同样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本书有种悲剧的张力,复杂的时空关系背后是淡然的人物命运描摹,传递出强烈的宿命感你像是被闪电击中,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它充满了与秘密、神秘相纠缠的悬疑情节,以及与偶然、未知相关联的无常命运:又带着浓郁的朴实、细腻以及神秘的中国特征。

内容推荐

小说跟魔术一样,都是假的。但小说家跟魔术师一样,利用种种机关,竭力营造出一个真实的世界,让明知是假的受众深陷其中,如痴如醉。

麦家无疑是小说家中最具魔术师气质的,这位以诡秘著称的江南才子,以偏执的方式修炼小说,使我们的小说有了不死的活力和诱惑。这似乎正应了英特尔前老板格罗夫的一句名言:这个世界,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小说《暗算》带给你全新的阅读感受--它现在不过是一句广告语,但我们相信,最终它会成为你一种真实的体验,一种约定。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试读章节

北方冬天的夜,风中的空气有节奏地震颤着。

福特轿车从高墙里开了出来,驶出门洞,大门迅速在它身后关上了,只留下上面的小门开着。外表看来,一切都并不起眼,无牌无坊,甚至是无岗无哨。

轿车在幽静的胡同里行驶,在路灯的照射下,可以看到两边高大的围墙,却没有树,只有一路低矮的冬青。没有树,围墙因而显得高深莫测,因为没有了人上树窥探墙内秘密的可能,墙内更加显得深奥、气派、诡秘。

这就是701的总部,像一个黑色的秘密。

福特轿车开进了火车站。

整齐的步伐,捆扎结实的背包,推过来的一门门大炮,青春的脸,干粮袋和水壶,枪刺闪过的一道道寒光……

两列火车分停在站台两侧的铁轨上。官兵进站,着装上似乎看不出有什么大的区别,但从胸牌上辨识,却能分辨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 

队伍还在不断地涌进来,人头攒动。

站台上拉了一道警戒线,轿车在线外停下。车上下来三个人,分别是总部分管701的领导华主任、701一号首长铁院长和目光犀利、生相阴沉的701保卫处长金鲁生。

金鲁生最先下车,他警觉地看向四周,手里提着一只文件袋式的黑皮包。

哨兵挥着小旗子,跑了过来:“抱歉,今晚情况特殊,首长的车不能开上站台了。”

三人走向站台。

“这边是志愿军。”铁院长说。

“你们的车在那边,跟解放军一道儿。”华主任说,“看起来是一辆普通的列车,实际上隐蔽了一个师的兵力,直开大阴山,由何师长带队。”

“这多像那一年我们在胶东,两支部队分头出发,一支去打日本鬼子,一支去打国民党。”

“看上去一样,本质上却相反。那个时候洋鬼子是穷寇,现在国民党是穷寇。”

“但穷寇的下场是一样的,都是秋后的蚂蚱。”

“不管是土的还是洋的,只要敢跟中国人民对抗,跟新中国对抗,下场统统一样。目前是我们军事上最吃力、国家面I临最大变数的时期,北方过鸭绿江要打美国佬和李承晚,南方大山要剿灭国民党残部,大陆尚有国民党潜伏特务达十万之众,斗争形势严峻,特务活动猖獗,你们路上一定要小心。”

“战争就是这样,战士们的荣誉和生命至少有一半都掌握在我们手上了。大家可能知道著名的战役或英雄,但一场战役谁胜谁负的背后,战争早在战场的千里之外就开始了。因为一个人或几个人的贡献,已经注定了一场战役的结局!他们在炮火硝烟的战场,和敌人面对面、零距离;而我们,则是看不见的战线。”

华主任伸出手,对铁院长说:“回去代我跟小丁问好,有两年没见她了。”

“不说私事。”

华主任笑了:“老地瓜,不要乱发脾气,不要骂人,有事给我打电话。

铁院长一本正经地说:“有脾气就朝大姐你发,骂人就算了。”

华主任:“就是这个意思。”

志愿军的军列在长长的汽笛声中出发,铁院长庄严地望着军列和他们擦肩而过。

列车冲出隧道,行驶在山谷中。  金鲁生反手关上包厢的门,朝车厢两头分别转了一圈回来,拉开过道上的小凳坐下,俨然如一个门卫。他从身上掏出酒壶。

包厢里,何师长是个大嗓门,这会儿正与铁院长聊得火热。“都说你们神通广大,牛皮得可以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变成情报,让我们打胜仗。”

铁院长:“不是星星,是风。牛皮不是吹的,没两下子真功夫,腮帮子吹紫了也没用。”

“了不起,风都抓得住。这次我可是立了军令状的,三个月之内,要把大阴山沟沟洞洞里的国民党顽寇,灭个片甲不留。完不成任务,上面说了,就把我脑袋揪下来给他当夜壶用。”

铁院长呵呵地笑了:“我愿意这么着说话,一回到我们单位和我家,就没法儿这么说了。我也没办法,粗粮吃惯了,说不出细话来。我一说细话,就觉得自己成了娘儿们。”

何师长也呵呵地笑了:“你知道,大阴山那个大啊,那个深啊,像迷宫。仗好打,人难找。找不到人,怎么灭他们?听说你们都是千里眼、顺风耳,可以在千里之外,把敌人的行踪看得清清楚楚,听得真真切切……”

铁院长卖着关子:“只要他们的声音上了天。”

“好,有你这句话。我这次当不了夜壶了。”

金鲁生像一只不倦的猎犬,坐在过道的凳子上,凝望着窗外——山连着山,层连叠嶂,显然火车已到了南方。

P1-2

书评(媒体评论)

我坚信他们那样真实地活过!

 ——柳云龙

业内人士公认这是2005年跨2006年度电视界的奇迹之作、

 ——《中国电影报》

《暗算》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全国各电视台收视冠军宝位,声势雷霆。

 ——《电视剧》杂志

《暗算》绝对可以成为今年国产电影、电视剧的冠军、

 ——《北京电视周刊》

《暗算》可谓近十年来最好看的国产电视剧、

 ——新浪网友评论

如果你还没有看《暗算》,很遗憾

 ——《精品购物指南》

像一首诗,更像一剐水墨画

 ——《东方时空》

《暗算》用一个人物巧妙串联,间谍战的独特故事扑朔迷离、

 ——《联想环球影枧》

《暗算》让我们欲罢不能:《暗算》让我们再次坚定信念。

 ——《北京日报》

整个剧集充满了一种神秘、严谨、追求内心胜利的感觉。尤其第三部分非常出彩。

——《北京青年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暗算/红色记忆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麦家//杨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37045
开本 32开
页数 4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3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8
出版地 北京
214
148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8: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