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守望者
内容
试读章节

守望者

汤静说:“谭东,你这辈子投错了胎,不应该是一个两肢直立行走的人,应该是一棵树,长在西岭坡马路边的一棵树。”

汤静说这话的时候,谭东刚从6号公路的事故现场回来,两人在西岭坡的交警队办事处的简易房间里,同在的还有他们的女儿玲玲。谭东的同事杨雷本来也在,但是,房间里的火药味太浓了,杨雷担心不小心点着了火,他偷偷溜出了房间,在门外的一棵树下,避风抽烟。

西岭坡交警队办事处就谭东和杨雷两个猴人,负责西岭坡一整片的道路交通,西岭坡车辆少,但是地处偏远,路况复杂,交通事故频发,回家也不方便,不是个好差事。

当初,设立西岭坡办事处的时候,没有人愿意来这个地方。把这里比喻成高原上孤零的一个岗哨,似有些夸张,但是,派遣到这里的人,不啻于被流放到了蛮荒地。谭东当时挺身而出,妻子汤静就对谭东心存埋怨,领导都没有积极,哪里用得着你来表现自己。

谭东并不理会,照旧去了西岭坡,在西岭坡孤身工作了十年,交警队派了杨雷来跟他做伴,又过了三年了。

趁着今天的事情,汤静又开始责怪起谭东来,这十三年来,谭东陪着妻女的时间,不如陪着西岭坡的树长,就算是有个假期,也没有能踏踏实实陪着妻女一起度过。汤静的话一点不假,谭东不敢反驳,只能老实地低头听着。

结婚这么些年,汤静又是照顾女儿,又是操持家庭,谭东像个沙发客,回家投宿一晚,第二天就匆忙离开,汤静没法不生气。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更可恨的是,谭东工作起来不要命。

本来谭东休假,一家人准备去游乐场滑冰,可是,滑冰鞋还没有穿好,谭东的手机就响了,6号公路发生了交通事故,杨雷在现场处理不好,叫谭东过去帮忙。

谭东说:“好,你在那里等着,我这就过去。”

挂了电话,谭东就拉着玲玲和汤静赶赴事故现场。

一辆大货车撞在山上,车头已经完全走形了,车紧靠着峭壁,一个车轱辘悬在崖外,就差一点点,就飞到悬崖底了。货车上有两个人,司机受了伤,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人,因为惯性的原因,撞破了车窗玻璃,摔了出去,跌落到悬崖底下。

摔下去的人叫刘天水。谭东到达的时候,杨雷正在紧张地做着记录,路边的120急救车闪着灯,医生正在处理司机的伤口,但是,对跌落悬崖的人却没有办法营救。  谭东跳下车跑过去,指手画脚地跟杨雷说了半天,了解清楚了目前的情况后,谭东让杨雷绕道西门沟。

西门沟是一个村,这个村有一条路,可以走进悬崖底,但是,西门沟离事故现场有些远,路况也不好,只能当作一个补充措施,谭东要选择另外一个办法赶紧把人救上来,他从悬崖直接滑下去。

此处悬崖少说有四百多米深,从悬崖上下去,听起来就够骇人的。谭东不敢让汤静和女儿知道,怕她们担心,让杨雷去西门沟的时候,顺道把妻女捎回执勤点。

玲玲还在车内纳闷地问汤静:“我爸不是今天休假吗?”汤静“哼”了一声,说:“货车司机不休假呀,你看撞成这样,等一会往外抬人,你闭上眼睛别看啊。”

两个人刚说着,车门打开了,谭东探进半个身子,说:“有人掉到悬崖底下去了,我让杨雷回执勤点,从西沟那边绕下去,正好捎着你们。”母女俩还没反应过来,谭东把杨雷粗鲁地推上车,关上车门。

杨雷担心地问谭东行不行,谭东摆着手让杨雷快走,赶紧去西门沟,多组织人,人命关天,速度要快。说完了’谭东就扭头匆匆忙忙往悬崖边跑去了,女儿玲玲在身后喊着问他要干什么去,谭东都没有听到。

谭东从杨雷的车上拿了一捆粗绳子,他把绳子的一头系在树上,然后,用力拽了拽,觉得很满意,脱下大衣,慢慢倒退到悬崖边,就准备往下滑。

120的医护人员还从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况,悬崖深不见底,而且,下滑这么长是需要很好的耐力的,这样做是不是太冒险了,医护人员看着就有些心惊胆战,年轻的医生手里紧抓着绳子不放,担心地问谭东绳子长度够不够。

谭东说:“够了,我爬过好多回,你听着我的招呼。”

医生紧张地看着谭东,问:“不是说能从西门沟绕吗?”

“绕下去得四五个小时,咱们是来收尸的,还是来救人的?”说着,谭东让医生松手,自己倒退着,抓着绳子在悬崖上走,一纵一放,他下滑了几十米,再一纵一放,他像只大鸟一样,扑进云雾里。

年轻的医生探头往下看,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树边的绳子一圈一圈地往下走。悬崖上的谭东,像只大壁虎一样贴在崖壁上,天气寒冷,谭东哈出来的气,在石头上结成细密的水珠。

这个悬崖,谭东之前也下去过,但那时候是夏天,如今天寒地冻,谭东下去了二百多米的时候,发现下面的岩石上都结了冰。

谭东的两只手抓着岩石,两只脚在边上蹬,连个着力点都找不到。他定了定神,往脚下看去,发现右脚侧下方,有一小块岩石,就伸开一只手,身子悠起来,两只脚划过冰层,落在一小块岩石上。

风早就把他的衣服灌了,个透,帽子也掉了下去,两只手冻得失去知觉了,谭东费了好大工夫,才把绳子在岩石上绕了一下,又开始艰难地往下爬。等两只脚踩到了悬崖底的乱石,谭东好像觉得自己捡回了一条命。

西岭山终年积雪,沟底的水声潺潺,冒着蒸腾的水汽。谭东在迷雾中,淌着齐腰深的河水,他的眉毛胡子上全是冰碴。他一边走,一边大声喊:“有人吗?我是警察!”接连喊了几声,都没有人答应,只有谭东自己的喊声,碰到了悬崖又折返了回来,穿越了迷雾变成了回声。

谭东低头发现水流是浅红色的,他逆水而上,走出了三十多米远,才发现河里躺着一个人,一半人在岸上,一半人在水里,腿上和头上都是血。

P3-5

书评(媒体评论)

王思涵是影视剧编剧界的后起之秀,以创作公安题材影视剧而闻名。她从其剧本中精选七篇改编为小说结集出版,将镜头语言转化为纸质文字,兼顾了两种文学样式的嫁接,实在是一种可喜的尝试。阅读她的作品,既能品出实实在在的形象感,又能品出重新刻画后的厚重感,让人得到从视觉到内心的双重享受和感悟,这可以说是本书艺术上的一大特点。

——祝春林(全国公安文联主席)

王思涵不是写小说的,她是电影编剧出身,但是读她的小说,却能一口气读完。很简单,因为她的小说,故事起伏跌宕,人物性格有棱有角,能够吸引读者。

并不是所有的编剧都会写小说,在我看来,会写小说的编剧,一定是个好编剧,因为写小说需要深厚的文学底蕴。我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此书中,收获到一种阅读的快乐。

——衣向东(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目录

序一:为《守望者》而歌

序二: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

 守望者

 秋风行动

 骇客

 有事找王江

 老丁的春天

 炎热的夜晚

 从心开始

后记

序言

为《守望者》而歌

祝春林

繁荣公安文学创作有一条已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经验:在目前公安战线内部创作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借助社会创作力量深入公安一线进行专题创作,是打造公安文艺精品的一条成功捷径。王思涵的这部中篇小说集《守望者》,就是对这一规律的又一生动诠释。

王思涵是影视剧编剧界的后起之秀,以创作公安题材影视剧而闻名。作为一名年轻编剧和制片人,由其创作的电影多次获得中央电视台数字电影百合奖、上海国际电影节白玉兰奖、法国汉斯电影节最佳制作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前不久《守望者》和《秋风行动》又同时获得第十一届‘金盾文化工程”影视奖,殊为难得。她从其剧本中精选七篇改编为小说结集出版,将镜头语言转化为纸质文字,兼顾了两种文学样式的嫁接,实在是一种可喜的尝试。阅读她的作品,既能品出实实在在的形象感,又能品出重新刻画后的厚重感,让人得到从视觉到内心的双重享受和感悟,这可以说是本书艺术上的一大特点。

公安战线是文学创作的富矿,具有丰厚的题材资源优势。作者多次深入公安一线采访创作,从公安队伍最基层的工作、人民警察最真实的生活中提炼出关于人生、关于心灵、关于价值的深刻体会,用激扬的文字弹奏出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时代主旋律。七篇小说的主人公.涉及不同的警种,《守望者》里的交警,《秋风行动》里的刑警,《骇客》里的网警.真实展现了警察的生活状态、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特别值得肯定的是,这些作品都是对人民警察英雄形象的描述和刻画。《守望者》的原型谭东、《有事找王江》的原型王江,都是人民警察队伍中近几年涌现出的英雄模范。用真实的形象去感染人,用先进的事迹去感动人,用平凡的生活去打动人,用作品的正能量去弘扬和培育“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这岂不是公安文学创作的生命线和基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全面部署,全国公安战线也正在掀起走文化强警之路、推进公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高潮。公安文学创作作为公安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其重要性和特殊意义不言而喻。而广泛团结文艺界朋友为人民公安书写、为人民警察放歌,则是我们繁荣公安文学创作必须要坚持的长效机制。作者为《守望者》里的人民警察而歌,我作为公安战线的一名老兵和公安文化工作者,自然非常愿意为《守望者》一书的出版而歌!

(作者为全国公安文联主席)

内容推荐

《守望者》收录作者王思涵公安法制侦探题材内容的影视版小说,《守望者》《秋风行动》《骇客行动》《有事找王江》《老丁的春天》《从心开始》《炎热的夏天》等七篇。小说大多通过一件件典型生动的情节、案例,塑造了一个或多个鲜活的人民警察形象。

编辑推荐

王思涵是影视剧编剧界的后起之秀,以创作公安题材影视剧而闻名。作为一名年轻编剧和制片人,由其创作的电影多次获得中央电视台数字电影百合奖、上海国际电影节白玉兰奖、法国汉斯电影节最佳制作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前不久《守望者》和《秋风行动》又同时获得第十一届‘金盾文化工程”影视奖,殊为难得。她从其剧本中精选七篇改编为小说结集出版,将镜头语言转化为纸质文字,兼顾了两种文学样式的嫁接,实在是一种可喜的尝试。阅读她的作品,既能品出实实在在的形象感,又能品出重新刻画后的厚重感,让人得到从视觉到内心的双重享受和感悟,这可以说是本书艺术上的一大特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守望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思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450848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4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