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细节决定教育成败
内容
编辑推荐

性格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拔苗助长、一蹴而就,而养成性格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接一个定格在孩子记忆中的画面组成的。当孩子要大摆生日宴会的时候,也许头脑中会突然闪现母亲储存硬币的画面,从而让他自觉地将银行卡从提款机里抽出;但也可能完全相反,如果被父亲打麻将一掷千金的画面替代,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都会变得苍白无力。

本书将教你如何将素质的细节定格在孩子的脑海里,然后在他们需要指导的时候,左右他们的行为。

这是发自孩子心底的自动自觉,是教育的精髓。

内容推荐

睁开你的眼,观察你的孩子,这是一种教育。拿起你的笔,记录下他们的成长,也是一种教育。这种无声的细节教育带给你有声的教育成果。

本书作者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诸多细节,涵盖了孩子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小到餐桌礼仪,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并针对这些细节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简单易学,并且行之有效。

作者将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告诉你,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和培养,“问题学生”也会变成有出息的好孩子。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让孩子得到好成绩的9个细节

细节1: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

细节2:从学生到学者

细节3: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细节4:教会孩子主要科目的学习方法

细节5:教会孩子次要科目的学习方法

细节6:让孩子学会休息

细节7:告诉孩子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细节8:登上初二到初三的台阶

细节9:拿下中考、高考的决胜法宝

第二章 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10个细节

细节10:书山有路勤为径。

细节11:学海无涯苦作舟

细节12:细节教育增强孩子的求知欲

细节13:偷懒的结果只能是越偷越懒

细节14:智能是怎样炼成的一

细节15:书不厌精,读不厌细

细节16:作业不再是累赘

细节17:从早起读书开始

细节18:失败并不可怕

细节19:状元必备的4种能力品质

第三章 让孩子得到健康的9个细节

细节20:未来最大的投资——健康

细节21:别给“心灵的窗户”装上玻璃

细节22:节食就是在危害生命

细节23:吃出孩子的身高来

细节24:你会睡觉吗?

细节25:运动是生命的源泉

细节26:千万不要燃烧自己的生命

细节27:需要吃些“补品”吗?

细节28:守住最后的底线

第四章 让孩子交到朋友的9个细节

细节29:交往的大忌——多疑和敏感

细节30:诚实是交往的第一准则

细节31: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细节32:合作的力量

细节33:教孩子学会“说话”

细节34:“听”也是一门学问

细节35:有选择才有真正的朋友

细节36:管得了一时,管不住一世

细节37:距离产生美

第五章 让孩子提高财商的10个细节

细节38:“压岁钱”是孩子的

细节39:让孩子成为“债务人”

细节40:其实这不是浪费

细节41:做点生意不是坏事

细节42:真正的财富

细节43:财商是教育出来的

细节44:给还是不给

细节45:金钱与人生的前车之鉴

细节46:几种价值观的建立

细节47:青少年理财最容易犯的20个错误

第六章 让孩子增加情商的8个细节

细节48:尊重是相互的

细节49:孩子不是家长的“脸”

细节50:“指导”与“代替”的区别

细节51:40岁的“新新人类”

细节52:早恋不是恋

细节53:教孩子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细节54:感谢老师带来的知识

细节55:一个心灵的独立空间

第七章 让孩子锻炼生存本领的7个细节

细节56:行将远,必作于细

细节57: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细节58:野外生存体验

细节59:别把青春当赌注

细节60:危险不是一种传说

细节61:时刻在孩子身边的杀手

细节62:虚拟的世界真实地过

第八章 让孩子历练心态的7个细节

细节63:我辈岂是蓬蒿人——自信

细节64:傲骨梅无仰面花——谦虚

细节65:安得广厦千万间——责任

细节66:寻章摘句老雕虫——坚毅

细节67:明朝散发弄扁舟——乐观

细节68:物换星移几度秋——宽容

细节69:天下英雄谁敌手——勇气

第九章 让孩子感悟生活的8个细节

细节70:用文明打造人生

细节71:流行只是生活的一角

细节72:天上“星”,亮晶晶

细节73:城市的孩子应该到农村体验生活

细节74:感受自然的魔力

细节75:从小奠定环保情结

细节76:母亲的位置

细节77:幸福生活三要素

第十章 让孩子获得成功的6个细节

细节78:能否在艺术学校得到素质

细节79:法国芭蕾舞的启示

细节80:“傻”孩子有出息

细节81:成功引擎——使命感

细节82:目标铺就成功路

细节83:马上行动,绝不拖延

试读章节

细节7 告诉孩子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把教育比作一首美好的诗篇,那么也可以说,学生就是诗篇中美好的诗句。但是在一所中学调查了500名学生后,60%的学生认为上学的乐趣是由于有朋友玩,100%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孤独、自卑、焦虑、依赖、忧郁等不同的学习心理障碍;每年都有学生因非经济原因流失……

这些厌学、辍学的中学生犹如错行的诗句,引起家长和老师关注,厌学、辍学的症结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跨世纪的培养目标是“学会生存”!那些厌学、辍学的孩子失去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兴趣,而是生活的兴趣:他们放弃的不仅仅是学习的机会,同时丢弃了面对生存挑战的勇气。

高一第一学期刚开学,秦莉就成天打不起精神,英语课被老师点了好几次名都回不过神来。

班主任找秦莉谈心,秦莉沉默半晌,突然说:“老师,我不想上学了!”“什么?”班主任吃惊地跳起来,工作20年,只有差生辍学,从没听说过像秦莉这样的优等生说不想上高中考大学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出什么事了?”

当她的父亲秦大力还满足于女儿的温顺时,却没有意识到她心里在暗暗下决心。中考填志愿,班主任找上门来了,“秦莉不报高中,她想考职高美容美发!”班主任真心为秦莉可惜。在她看来,一个又聪明又听话的学生上高中考大学才是正道。

秦大力一听就火了:“马上给我改了!当年赶上文革,你爸你妈想上高中没机会,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好好念书,甭想回这个家。”

也许是年纪太小,并不清楚自己的未来趋向,也许是习惯听从家长的安排,也许是被父亲暴跳如雷的样子吓坏了,秦莉报考了高中。对女儿,他是发自内心的爱,但是,人们常常忘了,爱比恨更能理直气壮地扼杀一个人。

上了高中,初中轻而易举得第一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即使是考前10名也要费不少力气。秦大力很不满意:“别人能考第一,你为什么不能?我看你就是不专心,成天不知想些什么乌七八糟的东西,是不是搞对象了?”

从此之后,严加管束换来的却是消极抵抗的结果。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秦莉交了白卷。一天,政治课上老师问:“什么叫幸福?”有人答功成名就,有人说乐于奉献。秦莉小声说:“死了才幸福呢。”一时哄堂大笑。

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厌学情绪。从心理卫生的角度讲,厌学是腐蚀学生心灵的腐蚀剂。一个学生如果长期缺乏学习热情,感到精神疲倦,最终会对一切学习活动兴趣索然,从而出现逃学或者其他一些问题。

如何矫正孩子的厌学情绪呢?家长和老师需要针对孩子厌学的具体原因加以分析,采取具体的对策。比如,有的孩子厌学主要是家庭气氛不和、家庭环境不良、家长行为存在严重问题等。父母就应从孩子的前途出发,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改善家庭的不良环境和家庭气氛,给孩子温暖和理解,渐渐改变孩子的厌学状况,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有些孩子厌学是认为学习是苦差事,很没劲。要解决这些孩子的学习动机问题,家长对待孩子的学习要有正确的看法和评价,要用具体的实例说明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自己将来能为社会作贡献。要把这些道理讲细、讲透、讲清,对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会有帮助。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解决孩子厌学的重要方法。家长要引导孩子从自己爱学的科目入手,强化孩子的学习兴趣。不少厌学的孩子学习方法不对头,他们既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不主动学习别的同学的好的学习方法,因此在题海面前束手无策,产生厌学的情绪。各门功课的学习方法不同,家长应帮助孩子从具体的学习内容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孩子有了正确的方法,效率就会提高,也会培养起学习兴趣来。

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追本溯源还在家长、老师的教育。如果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就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如果学生一入学老师就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果学生一出现心理波动,家长、老师都能及时发现,科学地引导,学生厌学现象即使不会降为零,也不会成为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

P21-23

序言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有人说,孩子将来的那一纸文凭,最少能让他们拥有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不会赤手空拳地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未来生活;

有人说,孩子良好的修养、优雅的举止,是整个家庭的广告,即使没有什么过人的本事,至少保证他们不要走上歧途;

也有人说,自己一生中有太多的遗憾,梦想总被现实雨打风吹去,现在条件优越了,绝不让悲剧重复发生在孩子身上,要把他们塑造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然而,当年轻人怀揣大学毕业证书,蹒跚于求职之路的时候;当媒体时而报道“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的人性扭曲的时候;当孩子不能成为家长理想的样子,家长恨铁不成钢的时候;……衡量素质的刻度难道仅仅是生存条件的优越吗?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共同的目标,怎样把孩子培养成龙却成了家长头疼的难题,在科技将生活变得简单的今天,教育却变得越来越复杂。家长总被孩子一连串的“不可思议”搞得手足无措,在管也不对、不管也不对的循环中焦虑。

其实,只有路自己去走,才能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动作”里完成,素质也可以在细节中培养。

有时候成败的关键不在环境,而在过程中的细节。本书为你展示一些教育的“小动作”,或是眼神,或是动作,或是态度,这些常常被家长忽略的细节,是一套塑造孩子成才最精致的工具,从局部精雕细琢,在智商、财商、逆商、情商、德商、美商等多方面给你的孩子插上翅膀,让他们在理想的天空里飞翔!

没有刻板的理论知识,也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只有细微的灌输过程。授人以鱼,只能解一时之饥;授人以渔,才能为一世之本。素质教育就是交给孩子渔猎的方法,而不是仅仅给他们维持生命的粮食。这些解决本质问题的方法,就潜藏在家长平时的一言一行当中,只不过在此之前,很少有人注意到。

性格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拔苗助长、一蹴而就,而养成性格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接一个定格在孩子记忆中的画面组成的。当孩子要大摆生日宴会的时候,也许头脑中会突然闪现母亲储存硬币的画面,从而让他自觉地将银行卡从提款机里抽出;但也可能完全相反,如果被父亲打麻将一掷千金的画面替代,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都会变得苍白无力。

本书将教你如何将素质的细节定格在孩子的脑海里,然后在他们需要指导的时候,左右他们的行为。

这是发自孩子心底的自动自觉,是教育的精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细节决定教育成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增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18157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75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3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