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试图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去解释历史中的一些现象、事件、人物、故事,学着用经济学的眼光去分析那些看似与经济学根本不搭界的问题,用现代的经济理论去分析发生在汉朝那些事儿、唐朝那些事儿,或者明朝那些事儿……

本书里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述了一些著名的、精彩的、有趣的历史故事,有人物、有背景、有情节。最后,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和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历史故事诠释经济学,用经济学解析历史故事,

内容推荐

杯酒释兵权是一个典型的帕累托改进;愚公移山是一种成本最高的选择;司马相如有钱就学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郑板桥为什么“难得糊涂”?

在这本书里,作者避开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用轻松、幽默的笔触讲述了很多著名的、精彩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并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与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用历史故事诠释经济学,用经济学解析历史故事。那些枯燥的、呆板的经济学术语在这些美妙的、离奇的故事里摇身一变,立刻鲜活了起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经济学不仅不再枯燥呆板,而且变得像小说一样有趣、精彩、耐人寻味。

目录

前言

第一板块:无处不在的博弈

1.蔺相如不做困境中的囚徒

2.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3.一块“蛋糕”是怎样使联盟瓦解的?

4.焚书坑儒为哪般?

5.“难得糊涂”的经济学

第二板块:左右为难的选择

1.卓文君是一个风险爱好者

2.司马相如有钱就学坏

3.陶渊明会为五十斗米折腰吗?

4.骑你的驴让别人去说吧!

5.杯酒释兵权是一个典型的帕累托改进

6.环肥燕瘦谁敢憎?

7.陆游放弃唐婉的机会成本

8.话说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9.秦始皇不为人知的一项“伟大发明”

10.钩弋夫人的悲剧

11.愚公移山是一种成本最高的选择

第三板块:鱼龙混杂的市场

1.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2.千金买骨的信息学意义

3.刘备与他的“CEO”

4.建在庙宇里的铸币厂

5.且看戚继光怎样为贪官擦屁股

6.解开远古童养媳的秘密

7.鸡鸣狗盗之徒也有用武之地

8.“鬼市子”里面都有什么鬼

9.狡生梦金与免费的午餐

10.黑猫红猫,让人开心就是好猫

第四板块:不断演进的制度

1.不按牌理出牌的周幽手

2.毛延寿乱点王昭君

3.王莽的美梦为什么不能成真

4.从曲江探花说起

5.让我们纠纠杨贵妃的不正之风

6.背信弃义带来的亡国之痛

7.雍正皇帝的制度创新

8.绍兴师爷给我们的启示

后记

试读章节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关于博弈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位天下无敌的勇士,他们的名字分别叫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这三个人为齐国立下了很多大功劳,因此得到齐王特殊的礼遇。三个人也非常要好,结为兄弟,自称是“齐国三杰”。但是,这三个人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居功自傲。他们横行霸道,目中无人,除了齐景公甚至不把任何人看在眼里,因此大家对他们三个人都颇有微词。

有一次,齐国的相国晏子从他们三个人身边经过,三个人竟然没用正眼瞧上他一眼,对相国根本不予理会,这使作为相国的晏子很不自在。晏子是齐国的一个奇才,口才极高,外交水平也非同寻常,威信很高,看到这三个人如此对待自己,他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后来晏子和齐景公说到了这件事。

晏子对齐景公说:“我听说明君手下的勇士,应该是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幼之礼,内能除暴安良,外可抗敌御侮。现在您手下的三位勇士却不是这样,他们上无君臣之礼,下无长幼之礼,内不能除暴安良,外不能抗敌御侮。这可是国家祸乱的根源啊!我以为应该把这三个人除掉。”

齐景公无可奈何地说:“我也常常这样想啊,只是苦于没有人能够抓得住他们,也没有人杀得了他们啊!”

于是彼此无话,晏子却将齐景公的话记在了心里。

有一天,邻邦的国王鲁昭公带着司礼的臣子孙叔来访,谒见齐景公。齐景公设置了非常隆重的酒宴款待他们,并且由相国晏子亲自担任这个宴席的司礼。当时文武百官都出席了这个欢迎仪式,三位勇士自然也奉陪在左右,他们趾高气扬,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势。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晏子走上前来对齐景公说:“眼下御园里的金桃熟了,难得有今日这样的盛会,可否摘几颗桃子宴客?”

齐景公大喜,当即派管理御园的官员去摘取。晏子却说:“金桃是天下难得的美味,还是我亲自去采摘吧,这样才显示对客人的尊重。”

金桃摘回来了,装在一个金色的盘子里,每一个桃子都特别的大,而且红艳香浓,苍翠欲滴,让人垂涎。齐景公问道:“只有这么几只吗?”

晏子回答:“树上还有几个尚未成熟,成熟的只有这几个。”

晏子把桃子分别给两位大王各呈上一个,齐景公和鲁昭公一边吃一边赞美。这时齐景公指着盘子里的金桃对鲁国的孙叔说:“这仙桃的确是难得的宝贝,孙叔大夫为我们彼此的邦交立下了汗马功劳,你也吃一只吧!”

孙叔急忙跪下说:“鄙人不敢,贵国的相国晏子德高望重,德才兼备,我怎么能比上他呢,仙桃应该赏给相国晏子才是!”

景公哈哈大笑:“好啊,好啊,既然你们彼此谦让,就各赏一个!”

于是晏子和孙叔各拿了一个,这时盘子里还剩下两个桃子。晏子再次请示齐景公:“可否传谕文武官员,让个人自报功绩,功高者得食此桃?”

齐景公微笑点头:“就依相国之意。”

勇士公孙捷第一个走出来,说:“从前我陪同主公在桐山打猎,亲手打死一只吊眼白额老虎,解主公之围,这功劳大不大呢?”

晏子点头说:“擎天保驾之功,应该赏赐!”

公孙捷毫不客气,几口将偌大的一个金桃吃进肚子里,并且傲慢无理地用眼角扫视他人。

古冶子有一些坐不住了,他说:“老虎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在黄河的惊涛骇浪里沉浮九里,砍掉骄龟之头,救下了主公的性命,你们认为这样的功劳怎么样呢?”

齐景公说:“真是难得啊,如果没有将军恐怕一船人的性命就都没有了,把金桃和美酒赏赐给古冶子!”

可是,另外一个勇士田开疆却急忙站了起来,他说:“本人奉主公命率领大军攻打徐州,俘虏五百多人,使徐国纳款投降,威震邻邦,使他们臣服于我们,并且主动上表朝贡,为我们国家奠定了盟主的地位。大家说这样的功劳大不大,应不应该获得赏赐?”

晏子立刻上前,回奏齐景公:“公孙捷与古冶子的功劳的确不能与田将军的功劳同日而语,只是我们的桃子已经赏赐完了,可否先赐一杯酒给田将军,等金桃成熟之后再行赏赐不迟?”

齐景公也没有太把这件事挂在心上,就安慰田开疆说:“田将军,你的功劳最大,可惜你说得太迟了。”

田开疆是一个性情刚烈而又缺乏涵养的勇士,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怎么能够按捺得住呢?但见田开疆按剑而起,大声嚷道:“打虎斩龟都是举手之劳,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为国家出生入死,以生相许,反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两国君臣面前受此奇耻大辱,为人耻笑,还有什么脸面站在朝堂之上?”说完自刎而死。

公孙捷看田开疆刎颈自杀大吃一惊,看着血泊里的田将军,公孙捷也拔剑出鞘,大声说:“我们功劳不大却得到赏赐,田将军功劳大却没有得到赏赐,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这的确是我自取其辱。”说时迟,那时快,公孙捷也拔剑自刎。

古冶子再也坐不住了,他暴跳而起,激动而又悲伤地说:“我们三个本来亲如手足,现在为了争这两颗金桃,你们都离我而去了,这实在是我们的悲哀。我如果一个人活在世上是我的不仁;我自吹自擂,伤害了你们的尊严,这是我不义;如果知道自己做错了事还不肯死,这就是不勇。”话刚落地,手起刀落,古冶子自己的人头已经落地。

这些事情只是发生在一瞬间,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呢,三个勇士已经成为了另一个世界的厉鬼。

齐景公只好厚葬了他们。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非常有趣的博弈游戏。

博弈因参与人的不同可分为二人(或双方)博弈和多人博弈,这个故事应该属于多人博弈。(P11-14)

序言

不是钱的问题,是原则问题。你以为真的是原则问题吗?其实不是,其实就是钱的问题。

这是著名的墨菲定理给钱下的一个有趣的结论。

所谓钱的问题说白了也就是与经济有关的问题。墨菲定理说得很对,任何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经济问题,都将被经济问题所左右,最后都将通过经济手段而解决。你可能觉得墨菲定理说得太绝对了吧?其实他说得一点都不绝对,事实的确如此。

最近我阅读了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开始,我对历史人物那些莫名其妙的言辞、稀奇古怪的习惯、疯疯癫癫的行为……很不理解,找不到症结的所在,也找不到理解这些问题的关键。后来,我突然想起了墨菲先生的这段名言,我豁然开朗,也许金钱的规则在这里发生了作用,一定是金钱的作用。

于是,我也开始尝试着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去解释历史中的一些现象、事件、人物、故事,学着用经济学的眼光去分析那些看似与经济学根本不搭界的问题,用现代的经济理论去分析发生在汉朝那些事儿、唐朝那些事儿,或者明朝那些事儿,结果使我特佩服墨菲。原来,经济学是一把特别灵光的万能钥匙,或者说它是一把特别锋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无论什么样的问题,无论是哪个朝代的人物,也无论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地方,只要你将它和经济学联系起来,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你都能轻松地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跨过历史长河,穿越时间隧道,透过古人身上发生的这些有趣的故事、严肃的故事、离奇的故事、愚昧的故事、滑稽的故事……掩卷深思,我们常常可以获得很多深刻的启迪。

像莎士比亚说的那样: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希望不同的读者从这些故事里同样能看到很多不同的东西。可能有人看到的是兴替,可能有人看到的是哲理,也可能有人看到的是成败,更多的人是为了消遣,他们可能看到的只是热闹,而我在历史的背后看到的却是金钱的作用,看到的却是神奇的经济学。

但是,用经济学分析历史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分析历史当然是为了指导伟大的现实。不是有人说吗,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学会了分析历史,我们也就学会了分析现实。在现实的市场经济社会里,金钱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它的作用甚至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如果我们学会了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学会了使用经济学这个分析工具,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我们就不再迷惘、不再糊涂、不再无所适从,一切问题都变得游刃有余,变得那么简单明了。权利也好,生活也好,爱情也好,学习也好……在哪家酒店吃饭,买什么牌子的汽车,住什么样的房子,让孩子选择什么专业……这些问题看上去很复杂,其实如果你用经济学的原理去分析它们,问题变得非常简单,这无非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如果投入已经确定,我们选择收益最大的那个方案;如果收益已经确定,我们选择投入最小的那个方案。问题就这么简单。

透过事物表面那些唐而皇之的东西,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那些掩人耳目的东西,我们才能看到那些最本质的东西——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无穷无尽的欲望转变为人们生活中的动力,左右着人们的一切行为,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地向前滚动着。

是啊,学习经济学有很多种办法,为什么要把经济学这个新新学科装进历史这个老掉渣的大筐里呢?也许有人会问。

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有趣、比较有效率的尝试。

首先,在历史的长河里淘沙拣金的时候,我们又学会了用经济学家的眼光去分析问题,这样我们投入的时间成本比较低,而收到的效益却是双份的,学习历史也学习了经济学,事半而功倍,这也应该算是一种成本比较低,收益比较高的选择吧?

另外,拿现实中那些真人真事去说事比较麻烦,容易引起经济纠纷,牵涉到谁都不好,那些影星啊、明星啊、贪官啊……都不是省油的灯,谁都不是好惹的,人家跳起来质问你的时候你就要花钱去摆平他们,就要花钱去平息这些经济纠纷,就我写书得到的那点稿酬也许还不够打官司找律师的费用呢,最后搞得大家都灰头土脸,焦头烂额的,多不好。即使你拿来说事的是一件好事,那也不行,任何事都是人干的,任何人都是可变的,用经济学的术语说那叫“不可预见性”。今天是个好典型,明天却可能成为一个坏典型,等你引用的那家伙由好典型变成了坏典型的时候,我不是很尴尬吗?

历史里的那些人物却比较听话。你愿意怎么去奚落他们、忽悠他们、摆布他们都可以,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只要你别把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形容成一个丑陋的老太婆,或者把一个丑陋的老太婆描绘成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那就没问题。这样写我就感觉轻松了许多。也许这也是目前历史电影、历史电视剧、历史图书泛滥的原因吧?

好了,废话不再说了,让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在历史那些陈芝麻烂谷子里面,在历史那些破旧的秦砖汉瓦里面,在历史那些伟大或者卑劣的人物里面寻找,寻找前人失落的那些沧海遗珠,用经济学这根结实的丝线把它们串成一串,闲暇的时候、无聊的时候你把它们拿出来把玩,也许你会喜欢它们的。

后记

说实在的,经济学并不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但是,在市场经济社会里,经济学又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学一点经济学,我们会对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奇异现象加深理解;我们也能学会规避市场中无处不在的各种风险;当生活中出现岔道口的时候,我们也许会做出更有利于我们的选择……

然而,我们不可能都去啃那些大部头的经济学原著,我们也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成为经济学家。那么,怎么办呢?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读一点通俗的、普及的经济学书籍。的确,这一类读物普及的很多,但是有趣的很少。很多作品都是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凭空想象出来的,缺少生活的感受,缺少历史的沧桑,又是图表、又是一二三四、甲乙丙丁、什么意义、什么作用,等等,很难让人一口气把书读完。

我们为什么非要板着面孔把经济学写得那么严肃、呆板、枯燥、乏味呢?我们难道真的不能把经济学写得像小说一样有趣、精彩、耐人寻味吗?

我觉得一定能。

于是,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用一种轻松÷好玩、逗趣、幽默的心情一气呵成写完了这本书。经济学嘛,过去人们总习惯将它和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联系起来,用这些东西来举例的确使人们对经济学更容易理解,但是这样的东西写得太多了,于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发生作用了,人们觉得味道有点像嚼蜡,有点像喝白开水。于是,遵循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我另辟蹊径,避开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而走进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在这本书里,我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述了一些著名的、精彩的、有趣的历史故事,有人物、有背景、有情节。最后,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和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历史故事诠释经济学,用经济学解析历史故事,朋友们看过之后感觉还不错。就像变魔术一样,那些枯燥的、呆板的经济学术语在这些美妙的、离奇的故事里摇身一变,立刻就鲜活起来了,不仅不再枯燥呆板,而且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因为这种写法比较少,因此它是稀缺的,也因此它的效用是比较高的,是比较有趣的。

当然了,这只是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常言说得好,各花入各眼。王八看绿豆,对上眼才行。这在经济学里面叫做个人有个人的偏好。反正我在写作的时候的确是用了一定心思的,力争使它读起来像小说一样有趣,让人们用读小说的轻松心情,在消遣中学习经济学,至于这种尝试是否合乎读者的胃口,我的确不敢说。我觉得这样写好玩,但是大家读起来是不是真的也觉得好玩?也就是说,市场中的“经济人”是否认可我的这种尝试呢?我无法知道,再套用一句经济学的术语,那叫“市场的不可预见性”。那么,我们就让市场去检验吧,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来遛一遛的。

这本书在写作和出版过程中,承蒙中国工人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表示诚挚的谢意。

写这篇后记的时候,距离我和我妻子的生日(我们的生日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正正好好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那么就把这本书作为我们的生日礼物吧,献给我的妻子也献给我自己。

杜忠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杜忠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38739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49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