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断道(一合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一合(原名赵义和),曾荣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等众多奖项;2005年被《中国作家》授予创刊2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二位作家之一。

“一合文集”的结集出版,对于我国目前的保障农民权益、减轻农民负担、惩治腐败、打击违法犯罪等涉及社会、法律和道德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本书是作者的长篇小说《断道》(一合文集3),就一起偷渡案讲述了两对男女在官场、金钱和情欲的旋涡中挣扎,透视出腐败的人性根源。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铁凝评价:“我认为《断道》的艺术价值其实是超过使他出名的《黑脸》的。”

内容推荐

一起偷渡案引出了两对男女,他们在国企改制的初期,在政策和制度缺漏的背景下,辗转沉浮在金钱、情欲和官场上。中国作协副主席铁凝说:“《断道》的艺术价值其实是超过使他出名的《黑脸》的。”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同事喊,叶绿,电话!

叶绿没有动静。

众人诧异。过去一来电话,就跳起来接。电话能给她带来好消息。

同事说,快!还是那个男的!晃着话筒,赶跑她脸上的犹豫不决。

她不情愿地接过来:“你在哪儿?”

“Y国。”

“现在……”一看四周的人,不讲了。

“过几天我就回国。”

“你……”

“现在”出事了。“你”回来是自投罗网。这些话当着人不能讲。

全凭他的敏感性了。他早该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别回来。孙悟空变小庙,人家能看不破?

她是先他一步回国的。上边已经找过她,不叫审问,叫“谈话”。

谈话的机关太严肃了: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大要案室!

出了一趟国,当了一回翻译,便进入大要案里了。

人家除了问,不向她透露任何情况。但她发现,犯事的主要人物不是自己,而是孙学军。

这个电话就是孙学军打来的。

孙学军要倒霉了,她跟着吃瓜落。

孙学军每次出国选女翻译,年轻漂亮是首要条件。叶绿很合格,纯情而气质好,刚从外语学院毕业,涉世未深,十分鲜嫩,很快就成了炒熟的虾米——红人(仁)。

孙学军总是特别忙。

忙的调解剂是女人。

他自己办工厂,有的是钱给女人花,所以决不贪贱买老牛,挑挑拣拣的劲儿挺大。这次组织s省企业家代表团到Y国考察,先后选中了两个女翻译,一个叫花红,一个叫叶绿。

女为悦己者容,更为大款者死,躺在银子堆里困睡不怕冷。

“‘你’什么?是不是出事了?”电话那头的孙学军很敏感。

“没……没什么事。花姐也回来吗?”

“你甭管。如果没事,我就定机票了。以后再给你打电话。”

塘里洗澡庙里歇,他还是要回来。

她正在琢磨,要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省纪委?告诉了,就立一大功。

她就告诉了。

省纪委如获至宝,马上与联合办案的省公安厅联系,派出人员,去了机场。

她真想跟着公安人员一起去,坐在小车里不露面,指给他们看哪个是孙学军。应该是这样的,电影里的叛徒都是躲在暗处指人。她宁可这么糟践自己,也不愿意承认她想去机场的真正目的是要与孙学军见上一面。她设计得非常好,她先跑上去迎接他,他一定是十二分的惊喜和热情,甚至会情不自禁地拥抱她,她就赶紧说:“老孙,快跑吧!公安人员盯上你了。”自然是跑不掉的,或者精彩一点,让他抓一辆摩托骑上,围着机场绕几圈,然后再把他捉住,别开枪,也别动手。他被带走时回过头来深情地望着她,她就显出奋不顾身要扑过去的样子。

再往下设计就更好了:不知怎么一来——怎么不知?孙学军的关系那么广,肯定是上边一给说情,就把他放了。他就带着她一起出国,不再回来了。国外定居,周游全世界……

适当的时候再向他忏悔,说不该把他回国的消息告诉省纪委,或者根本就不再提,反正都外国了,也没办法找后账。  噗嗒!噗嗒!噗嗒!那个人又来了。

一到节骨眼儿上他就来。

那天跟她谈话的人都出去了,就剩下她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四壁阒然,有点害怕。

噗嗒!噗嗒!噗嗒!

她支起耳朵听。忽然门“吱”地一声被推开了,一个男人站在她面前,不说话,看着她,又不是看着她,因为那目光实在是超然物外和博大精深。

“叶翻译,你先回去吧!”他瓮声瓮气地说。

“没我的事吧?处……书……”她觉得他肯定比处长宫大,叫书记又不敢肯定。

“有你的事!”

她吃了一惊。

“回忆情况。”

他转身走了。噗嗒!噗嗒!噗嗒!

从此他就打入了她的内心深处。一旦需要决断什么事情的时候,他的声音和影像就倏然而至,使她不敢造次。

她就停止了机场捕人和周游世界的幻想,老老实实地“回忆情况。”

他们一行八十多人从深圳过罗湖关进入香港,登上麦道公司的豪华客机,飞越两个大洋,到了异国他乡。

脚一沾地,没有什么两样,但已经是地球另一面。空气、天空,吸吸鼻子,感觉还是一样。建筑物高大而净洁,像刚刚被雨水洗过。

人少!人都哪里去了?坐着大轿子车在街上走,还是看不到多少人。没有自行车。全是外国字,再想看琳琅满目的汉字招牌和广告,十分的不容易了。全是外国人,全说外国话。

P1-3

序言

“纸”上反腐败的一合(代序)

铁凝

认识一合是在1996年冬天,省作协的一个会上。当时,他的40万字的以反腐败为鲜明主题的长篇纪实小说《黑脸》、5万字的报告文学《隐匿与搜查》正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刊发这两篇作品的《中国作家》已经在北京为其召开了研讨会;《黑脸》同时被13家报刊转载,主人公的故事感动了西影厂导演吴天明。他急切与一合联系,开始筹划将《黑脸》改成电影或电视连续剧。其时,《隐匿与搜查》也被某电影厂列入讨论当中。我认识一合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氛围里。

一合自我介绍说:“我叫赵义和,你叫我老赵也行,叫我一合也行。”

以后,我还是叫他一合的时候多。

眼前的一合50岁出头,微胖,匀盘大脸,戴一副镜片偏大的眼镜,手里还有一只大皮包。我知道他是省纪检委的干部,副厅级纪检监察员,酷爱文学,业余时间写作。那他算是一个嗜好写作的官员呢,还是一个有着一定级别官衔的写作者呢?单看大皮包,显出点官气——也不知为什么那天他非得拎那么一只皮包不可。再看笑容,却又没有这一级别官员的矜持。也不是春风得意,也不是喜不自禁,他是笑眯眯的那种笑,通俗,庸常,腼腆里又带出点儿自来熟。跟生人也不见外,没心没肺似的。加上他那一口尾音上挑的唐山普通话,你就忘了拿他当官员看了。窃以为唐山口音本身就含有一种絮絮叨叨的外露的亲热劲儿,洋溢着平民意味的表现力。当然,这口音有时候也会掩盖说话人内在的智慧。比如一合,他哪里能够真的没心没肺呢,真的没心没肺,就不可能选择最现实最尖锐的题材,以文学的形式去为人民鼓与呼;就不可能抓住反腐败这个当前最敏感的问题,利用自己所占有的独特材料,深入开掘,生动表现。真的没心没肺,也就用不着去爱文学了,但一合这个人对文学是着迷的。

听他说,他从小在河北玉田农村长大,北京有个姑妈,使他得以常去北京住些日子,熟悉鼓楼一带的胡同和四合院。考大学时就瞄准了北京,就考上了位于和平里的河北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时为1963年。这也符合了他母亲的心愿吧。母亲出身小康人家,有文化,后来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复员后是小学教师,只可惜37岁就病逝了。受母亲引导,一合自幼读鲁迅和高尔基。1976年10月之后,感觉真正的写作时机已到,赶快写,却一直写不出什么名堂。直到1995年写作《黑脸》,才算有了起色。一合说,我老想把失败的原因归罪于“四人帮”,都是极左时期搞报道闹的呀,中毒太深呀。其实这不是把自己文学才能的缺欠也归罪于“四人帮”了吗——归就归一下吧,谁肯彻底承认自己不行呢,那不就彻底没希望了吗。一合说得挺坦率。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一合热衷于串联,借此跑遍全国,还搞了个对象,即是现在的夫人。1968年分配到唐山丰南县当老师,当年年底就“从政”了,和一批“笔杆子”背着背包,步行进入县城,在县委新闻报道组负责革命大批判。以后,他一直在各种重要的新闻岗位工作,当过丰南县委报道组组长,宣传部副部长,唐山《劳动日报》记者,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省纪委研究室主任,直至今天的副厅级纪检监察员。回忆当年,一合透露尽管他是那么喜欢《红旗谱》、 《播火记》,可一点也不妨碍他把这些作品批得很带劲儿。那时候讲的就是跟形势,有时候能跟成毛病。比方1998年抗洪,他一头扎到长江边上,采访一个月,写了一部3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飞流》,以为这是最能赶上形势的,肯定能被“炒”起来,居然在暗中还希望1999年继续发大水。哪知道人家1999年不发大水了,抗洪情结过去了,这书也没人买了。他说,我这叫什么呢,这叫急功近利。在一篇文字里,他有过这样的表白:“我是一个小公务员出身,惯于体察领导意图,领会上级精神,想来想去适合我的差事还是当干部。可我心里又老有一些文学的东西往外冒,所以就当不好。当作家吧,只凭有体验生活的便利条件也不行啊,比方我就有阅读大量案卷的条件,但也仅是条件,不是天资,也不是才能,所以说我是一个两难之人,我非常的不幸。”这最后一句:“我非常的不幸”,颇有些文明戏台词的韵味,还显得矫情。他说这话的时候,几集电视连续剧《黑脸》早就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播出了,观众达11亿人次,并获了“飞天奖”、“金鹰奖”和中纪委颁发的“卫士奖”。《黑脸》早就获了首届鲁迅文学奖了,出了单行本。此后的反腐败长篇小说《断道》在《啄木鸟》杂志连载后,也获得了该刊的“啄木鸟”文学奖。由于是长篇小说,作者的写作心态,相对自由放松些,我认为《断道》的艺术价值其实是超过使他出名的《黑脸》的。这时候他还有什么“不幸”呢。只有你对一合有了进一步了解,你才会相信他这句“台词”出自真心。

一合广泛浏览国内当代作家的作品,有时候他突然打个电话,没别的事,就是畅谈他对一些作品的看法和他的心得,即使与他的风格相距甚远的小说,他也能道出独特感受。他对同行的作品很少“疾言厉色”,说起这些他是太耐烦了,耐烦到了你对他不耐烦。还有一次他给我打电话,就是采访1998年抗洪的那次吧,他很激动地告诉我,他就要到抗洪第一线去了,那儿感人的事例太多了。他说他人还没到呢情绪已经先到了,他肯定能满载而归。他还说:铁凝,我采访回来会及时告诉你的,好叫你知道我的行踪。我很愿意参加作协的活动,作协有什么活动你们可别忘了我,文学上我还得长进呐……他在电话里说了很多话,意气风发,像个出征的战士。这里先不说多参加几次作协的活动究竟能否让一个人在文学上有所长进,单说一合在电话里的情绪,就让我感到一点陌生和不能适应。作为一个50多岁的男人,他太容易欣喜了,他干嘛老那么激动呢,老那么笑眯眯呢。一个与他同赴外省参加笔会的同行回来后对我说,一合这个人呀,他自己写得不错,干嘛对谁都那么谦虚呢,还老笑眯眯的。当时我与这同行有同感。是啊,你不一定非像个先生不可,可也不一定非像个学生不可。

现在我愿意相信,也许是我的情感更多了些麻木吧。一个50多岁的男人怎么就不能够欣喜不能够激动不能够笑眯眯呢。一合身上这些形态不正是当今很多中年男女已然丧失或正在丧失的吗。不要说中年男女,就是男女青年,如今又有几人老是欣喜老是激动老是笑眯眯呢。这是让人放松,让人不设防的一种情绪,它能让人很快感受到人和生活那天真、凡俗的一面,尽管你可能不屑于这凡俗。一合葆有了它,其实他葆有的是一种心境的自在。况且,这一切并不妨碍他能把严峻的现实,把当代“黑脸包公”,把党惩治腐败的决心决断,把他嫉恶如仇的强烈情感,通过文学表达得深刻、饱满而又感人。

写作是一件“纸上谈兵”的事吧。一合多年记者生涯的根底,使他对现实有种独到的敏感与判断,使他的文字更多些简练和准确。他的《黑脸》和《断道》的结构疏密有致有力,他似乎也很懂得叙述节奏的重要。他一直希望他的报告文学里更多一点“文学”,为此他在人物上下了很多功夫。他写到一名纪检干部在惩治腐败的同时也颇花心思保护自己以保存实力。这样的挖掘使他的人物更有光彩也更可信。一合在“纸”上惩治腐败,他自有自己的心计和套数。

所以,别以为一合的欣喜、激动和笑眯眯是简单的天真、凡俗和不成熟,很可能这就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几年前省内召开一个小说研讨会,一合也参加了。会上两个青年作家好像是因为多写什么题材少写什么题材意见不同,互不相让地争论了几句,一时间会场气氛有些尴尬和紧张。这时一合突然发言了,还是那张匀盘大脸,还是戴那副镜片偏大的眼镜,还是那口尾音上挑的唐山普通话。他不触及刚才争论者的具体争论,只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自己。话的内容我记不清了,只记得他说了些随办案人员下去办案的过程。奇特的案子,瞬息万变的人物关系,他本人变换身份和立场去研究人物的心理流程……他的叙述十分幽默,语气也很轻松,时而“装傻”,时而“充愣”,净说些自己的不是。会场笑声不断,大家一再要求他讲下去。他却见好就收,假装想不起还有什么可讲的。会场气氛平和了自然了,人们发现一合在融洽气氛的同时已经委婉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多写或少写什么题材也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作家所持的表现立场和作家的发现。这就是一合处事态度之一种吧,这样的处事需要“艺术”,也需要与人为善的品德。

我想起一合的原名是赵义和。“义”与“和”都是很动听的汉字。我愿意猜测这名字是他母亲为他所取。这名字里有母亲对儿子和生活的祝福。一合不想辜负母亲,有一次他突然对我说,你猜我最希望我的作品打动什么人?我最希望我的作品能打动所有年轻美丽的女性,她们仿佛都能变成专为读我的作品死而复生的我的母亲。

被爱的光辉照耀过的人是会流露出像一合这样的想法的吧,还有他的欣喜他的笑,应该说那是对生活的一种最终的相信。

如今一合家庭幸福事业稳固,据说他的上级也非常支持他的写作,大部分时间任他自由支配。而且,也还没听说他的作品因触及了太过尖锐的事实就被什么神经敏感的人威胁、诬告或打击迫害。写到这里我才突然感到,一合同志这个人啊,真的是不像我所描述得这样简单。

2001年正月初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断道(一合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一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094077
开本 16开
页数 3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8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49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20: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