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全球传媒报告(Ⅰ)
内容
编辑推荐

媒体操控了战争?全球性媒体对公共健康新闻学的冲击是什么?把脉中国民营电视,中国媒体中的世界图象,如何拯救美国新闻学和民主?这些世界热点话题,在本书给出了新锐的观点,是全球的权威咨讯。

序言

4年前,我邀请美国普度大学传播与创造艺术系主任Yahya Kamalipoul教 授到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与学生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传播。在这次 交流中,他把自己主编出版的国际学刊《全球传媒报告》(Global Media Journal) 推荐给我,希望我能牵头组织中国学者结合本土的情况出版一本中国自己的《全 球传媒报告》。经过几年的努力,特别是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和阳光传媒集团的参 与、支持下,国内第一本《全球传媒报告》终于面世了。

作为传媒前沿思想库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 学者,在与世界传媒学术领域接触的同时,也切身体会到了中国传媒研究相对于 国际的差距。传媒业是个急速变革的领域,而中国的传媒发展刚刚起步,旧格局 需要在痛苦中涅磐,新格局正在摸索中成型。作为学术桥梁应该把领域中新的 东西介绍到行业中,形成在行业进程中自己的理论基础,逐步将刊物发展成为传 媒学界和业界的权威刊物。

《全球传媒报告》是关注、研究全球传媒的专业刊物,但它不会拘泥于专业的 学术理论,它还将实际案例和动态信息结合起来,加上对于专业理论交锋碰撞式 的评论,用最利于读者主动思考、理解和应用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传媒行业最前 沿的理论和经验。相信《全球传媒报告》在业内会有广泛的吸引力和>中击力。

传媒领域中的专业人士是《全球传媒报告》最主要的受众群体。专业人士最 关注的是领域内理论的变化,以及各种新的学术观点。据此,我们每期都会邀请 领域内不同的权威学者就热点理论发表各家言论。同时全面准确地介绍世界传 播领域中的各种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刊物全球性的视野和资讯的及时性,更 为学者的研究提供很大的方便。

理论必须用于实践才能发挥理论的最大化价值。《全球传媒报告》的另一个 定位是为传媒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可供借鉴的实例。作为传媒产业从业者, 了解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动态,跟踪传媒发展轨迹,剖析业界其他传媒企业的 经验和教训,是发展自身产业的基本需求。《全球传媒报告》是立足世界面向国内的专业传媒读物,对于世界传媒发展有着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会向国内的传媒 产业提供多方位的参考。

有关国际传播的论著已经可以堆成小山了,难道全球传播不同于国际传播? 二者有什么区别?全球传播是指跨越民族国家地理边界的信息传播,例如“丝绸 之路”上宗教、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杂技等等的传播。全球传播意味着传播中 的每一件事都有全球受众、全球消费者、全球用户,如汉代,“丝绸之路”上传播 的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今天,美国生产的很多娱乐和新闻产品。如果说国际 传播诞生于现代民族国家产生之后,那么,全球传播则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从 早期的人类交流算起,比如阿尔泰山发现的史前游牧民族的岩画。古代的全球 传播依靠的是商人(像马可·波罗)、游僧(如法显),还有征服者(亚历山大东征 后形成的健陀罗文化)、远征军(唐代达拉斯之战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通过贸 易、战争、宗教,传播了造纸、指南针、印刷术,冲 破了全球传播的障碍,重塑了空 间和时间。

14年前,笔者从威尼斯出发,乘坐阿曼苏丹王提供的一条船,沿着古老的 “海上丝绸之路”,在海上漂流航行了6个多月后,于1991年春节前夕到达福建 泉州。

“丝绸之路”由19世纪德国一位地理学家所命名。当然,它并不仅仅是一条 贩运丝绸的路线,除了丝绸之外,经过它从中国贩运到西方的还有茶叶、陶瓷等, 从西方贩运到中国的有香料等。此外,它更为东西方创造了精神上、思想上的交 流机会。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经过它传入中国的,中国最早的清真寺就 出现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地广州。如果我们根据这条路线制作一张地图, 我们会发现,海上的起点是在中国的泉州。沙漠路线则由洛阳开端,经过西安、 兰州、敦煌、吐鲁番、库车、和田等地,再经过今天的阿富汗一带,到达阿拉伯、欧 洲。把海陆路的“丝绸之路”叠合起来,就形成了一张古代世界的全球传播图。 这些路线跟今天的互联网络、卫星电视网络、调频广播网络、无线手机网络有太 多相似之处。

今天的全球化传播的特点是网络化。网络化由互联网、有线电视、卫星电视 等几个部分构成。今天的传播更多的是一种有中心的全球性传播,是一种单向 的信息传播,而不是古老的“丝绸之路”那样的双向传播。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发展各种技术、理论、模式、方法来描绘人类居住的这 个星球的真实面貌。今天,乘坐太空船,“喀嚓”一下拍摄的蓝星球照片,就瞬间 揭开了地球的面纱。几千年来,人类发展了各种媒介,沟通和传播信息。而今天的网络顷刻间把你带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卫星和电子传媒把距离和时间压 缩了。今天的传播实际上是面向全球的传播。

李希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全球传媒报告(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希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45246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19.1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7
17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3: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