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先生学贯中西,在言必称西学的二三十年代潜心研究中国哲学,将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先秦)和经学时代(汉至清),自成一家之言。他认为中国哲学多讲内圣外王之道,在这本书中,他系统的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精神和背景,以及诸子百家的不同哲学观人生观,直至现代哲学的发展和在世界上产生的影响。读来条理明晰,层次分明,浓浓的书卷气中,不掩金石之声。全书中英文对照,不仅适合国人阅读,也适合外国人阅读。
| 图书 | 中国哲学简史(上下英汉对照)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冯友兰先生学贯中西,在言必称西学的二三十年代潜心研究中国哲学,将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先秦)和经学时代(汉至清),自成一家之言。他认为中国哲学多讲内圣外王之道,在这本书中,他系统的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精神和背景,以及诸子百家的不同哲学观人生观,直至现代哲学的发展和在世界上产生的影响。读来条理明晰,层次分明,浓浓的书卷气中,不掩金石之声。全书中英文对照,不仅适合国人阅读,也适合外国人阅读。 内容推荐 六十年前,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大学开讲座,向西方人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其英文讲稿整理后在美国出版,是为本书。自英文原书问世以来,迄今以有法、意、西、南、捷、日、韩、中文等近十种译本出版。它已成为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中国人用英文介绍中国文化的著作中,流布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 作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书,本书的最大特色是深入浅出,正如冯先生自言,“小景之中,形神自足”。学习英语的中国读者,具有英语四级水平即可对照中文读通本书英文,学会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而学习汉语的外国读者。亦可依傍本书英文读懂中文,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目录 作者自序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 诸子的由来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第六章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第八章 名家 第九章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第十章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第十一章 后期的墨家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子与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而上学 第十六章 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 第十七章 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 第十八章 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 第十九章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 第二十章 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基础 第二十二章 禅宗:潜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 更新的儒家:宇宙论者 第二十四章 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 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 第二十六章 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 英文版编者引言 译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哲学简史(上下英汉对照)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冯友兰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88283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82 |
| 版次 | 2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00 |
| 出版时间 | 2008-05-01 |
| 首版时间 | 2007-05-01 |
| 印刷时间 | 2008-05-01 |
| 正文语种 | 中英对照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7.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天津 |
| 长 | 229 |
| 宽 | 151 |
| 高 | 3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