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要面对爱情的功课。我们在这门功课上怎么用功,拿到什么成绩,往往影响我们真个生命品质的层次。因此我们不能不了解有关爱情的关键词。本书之所以关键,就是因为它点出了关乎爱情的22个重要品质和迷思:自爱、健康、专注、占有、嫉妒;想通了,前面的爱情便是一片豁然开朗的好风好水。
图书 | 爱情的22个关键词 |
内容 | 编辑推荐 每个人都要面对爱情的功课。我们在这门功课上怎么用功,拿到什么成绩,往往影响我们真个生命品质的层次。因此我们不能不了解有关爱情的关键词。本书之所以关键,就是因为它点出了关乎爱情的22个重要品质和迷思:自爱、健康、专注、占有、嫉妒;想通了,前面的爱情便是一片豁然开朗的好风好水。 内容推荐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诗经》中最动人的描述之一,点出爱情的圆满,彰显出爱情温暖的动人质地。尽管,今天「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爱情口号高唱入云,打破了千古以来,人们对於「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爱情的浪漫奇想,但是,无可否认,享受爱情浓烈时的甜蜜和眷恋,仍是人生最美的记忆,吸引红男绿女投身於爱情的疯狂追求中。 大概绝少人以拥有苦毒的爱情为享受,美好、相知的爱情还是衷心所盼。但是,除了极少极少的幸运儿,幸福的爱情需要努力和持续不断地经营,方有所成。本书之所以关键,就是因为它点出了关乎爱情的22个重要品质和迷思:自爱、健康、专注、占有、嫉妒;想通了,前面的爱情便是一片豁然开朗的好风好水。 目录 序 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1 自爱 2 健康 3 专注 4 占有 5 嫉妒 6 理由 7 单恋 8 永恒之一 9 永恒之二 10 忍耐 11 宽容 12 负担 13 恐惧 14 牺牲 15 精进 16 业障 17 前世 18 网络 19 劈腿 20 一夜情 21 同性恋 22 分手 试读章节 单恋,以及其更隐密的一种型态,暗恋,是一般人认为很痛苦的一种爱情。 是的,什麽比你心爱着一个人,但是那个人却完全不接受,甚至不知道你的爱情的存在,来得更痛苦的呢? 如果你相信爱情的发生是有理由的,那麽,你也应该相信,单恋或暗恋的发生──发生在你身上──也一定是有理由的。 单恋与暗恋,是爱情的一种修链,训练我们真实地面对爱情。 这是一段爱的种子在我们心中暗中滋长的时期,而这颗种子将来到底会长成什麽形貌,充满了种种未知的可能。随着时间的过去,它可能会面临几种情况: 第一种,好像种子放在阴暗的密室中,虽然种下去了,但是因为得不到充分的阳光,或是没有足够的肥料,长出一点根苗之後就无法继续再成长,无法开花结果。随着时间过去,你放弃了继续灌溉,过去牵肠挂肚的单恋,就这样悄然无息地过去了。这又何妨,没有继续茁壮的根芽,就让它化作春泥,成为滋长下一段爱情的养分吧! 第二种,在阴暗的密室中虽然得不到充分的阳光,也没有足够的肥料,但是你仍然细心呵护,把种子长成了美丽的花朵。等这种心性修链得成熟了,爱的力量够了,时机也成熟了,你将这盆茂盛美丽的爱情之花,显露在阳光下,向对方表白自己的心意。如果对方接受了,那你就是世界上最快乐,也最有成就感的花艺专家了。 第三种,是在上述情况下,对方仍然无法接受;或者你终其一生都无法把这一盆美丽的爱情之花抱出去。那麽你只能把这盆花留在自己的房间里,放在窗台上,成为自己生活里最动人的衬托。一个人如果可以如此爱一个人,爱得让他不知不觉,完全没有干扰,这样的爱情多麽伟大啊!让这种爱情的感觉丰富自己的心灵,是多麽美的经验啊! 恋爱不只是恋爱而已,能不能有结果还牵涉到很多外在的因缘。单恋与暗恋虽然不见得会有自己希望的结果,但是我们将心的花朵开展在阳光下,勇敢面对自己爱恋的对象,这样的情境,不也是修链我们心性的一种过程吗?不都是我们心灵发展的过程中美丽的抉择吗? 无论是那一种结果,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单恋或暗恋不可得,而去伤害自己或对方。「无怨无仇」是最基本的爱情守则。不管是单恋或暗恋,毕竟都是恋爱的一种,仍然要让花朵的味道芬芳,颜色美丽。如果单恋、暗恋要爱得很苦,苦而生怨、生仇,那就是「单怨」、「暗怨」,而不是「单恋」、「暗恋」了 P42-44 序言 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释迦牟尼佛曾和弟子们谈到,他在多生多世之前的爱情故事。 当时释迦牟尼佛是一位人间的王子,名为善财。 有一天,善财王子打猎出游,附近的一个猎师刚好抓到了一位紧那罗的公主,名为悦意。紧那罗并不是人类,但是长得很像人类,是一种擅长演奏乐器的乐神,可以腾空飞行。 由于悦意长得非常美丽,猎师心想:“王子如果看到了,必定会从我手中夺走她,不如我自动奉上,或许还能得到些奖赏。”打定主意后,猎师就带着她来到善财王子面前。 悦意的美貌人间罕见。善财一看到悦意,全身就像被雷击中一般,无法克制地发生了爱情。善财赏赐了猎师之后,急着带悦意回到城里。 悦意虽然是逼不得已而被掳,但是当她看到相貌堂堂的善财,也不禁被他深深吸引住了。结缡后,两人便在王宫中过着恩爱快乐的生活。 然而,宫廷残酷的斗争,却悄悄地向这对恋人伸出魔爪。 国王的婆罗门国师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担心将来善财即位后危及自己的地位,于是计划杀死善财王子。当时正好有属国发生叛变,国师认为这正是一个大好机会,就进言国王派善财王子亲自领军前去平定叛变。 善财接到出征的命令后,闷闷不乐,尤其回去一看到悦意,就把国王的命令忘得一干二净。国王只好再召善财入宫,命令他立即领军出征。善财请求父王让他去向心爱的妻子告别。国王允许了,但是善财一看到悦意就又将出征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 国王知道后非常生气,立刻集合兵众,三度召唤善财。善财来到王宫,看到眼下场面当场就愣住了,但还是存着一丝希望,再度请求能回去和妻子道别。国王不允,催着他马上启程。 善财看国王如此坚决,于是要求向母后辞行,国王答应了。善财赶紧先偷偷回到悦意住处,匆匆话别之后,又取了悦意藏在发髻中的宝物——乐神紧那罗族的女子有了这个宝物才能飞天。 当初善财为了怕悦意想家逃走,一直把它藏得好好的。如今,态势丕变,心忧自己此行生死未卜,悦意孤单一人在这里,自己又不能在身边保护她。于是善财把宝物托付给王后,跪着向她请求:“母后啊!这个宝物您要帮我收藏好,暂时不要给悦意。但是如果有什么灾难危及她的生命,就请您把宝物还给她,好让她逃命。” 尽管善财百般不合,但王命难违,他将悦意托付给母后后,便领着大军出发了。 善财王子亲征,军心大振,很快就将叛乱平定。善财打了胜仗之后,国王也做了一个梦。 婆罗门国师知道这是善财打胜仗的征兆,但是他决定孤注一掷,对善财祭出最残忍的打击一一在他回来之前,杀了悦意夫人,让善财和国王父子反目。他告诉国王这个梦是象征王位不会持久的灾难,只有用紧那罗的油脂来祭祀才能平灾。国王本来还很犹豫,但最终仍禁不起国师的巧言唆使,做了错误的决定。 此事暗中秘密进行着,不过还是被一些宫女知道了。宫女们知悉后个个喜不自胜,因为她们认为只有悦意死了,自己才有机会得到善财王子的宠爱,否则他眼中根本没有别的女人。悦意察觉到这股诡异的气氛,略施小计就从宫女那儿套出了口风,赶紧来到母后处,哭着告诉她这件事。 王后想起善财的嘱咐,急急将髻宝还给悦意。当时国王追兵已经赶来了,说时迟那时快,悦意取回宝物后,立刻往空中飞腾而去。 悦意离开王宫之后,来到初次与善财相遇的高山上,她回想起自己因为迷恋于爱情,差点连命都丢了,如今虽然恢复了自由,心中却还是舍不下善财。在回到紧那罗城之前,她把自己的指环拔下来,托给在山中修行的仙人: “大仙啊!如果善财来找,您就把这指环给他,并告诉他我住的地方很遥远,路途艰险,劝他不要来了。如果他坚持要来的话,您就告诉他……” 于是悦意告诉大仙万一善财前去找她该走的途径,他一路上会遇见蟒蛇、恶鸟、铁人、蛟龙等怪兽,也会经过许多湍急的河流等,悦意并一一告知破解之法,请大仙转告善财。 善财回到城里,面见国王之后,就急着回去找悦意。但是他回到宫中,声声唤着:“悦意!悦意!”却始终看不到朝思暮想的身影。宫女们一听到王子回来了,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媚惑善财,但善财完全视若无睹,急急逼问着她们悦意去哪里了,不得已宫女只好说出悦意已经离开王宫的事实。 善财知道后,急忙来到母后处,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心中悲伤无法自已,苦恼悲泣,痛苦地叫唤着:“悦意、悦意。” 国王为了阻止善财前去寻找悦意,立刻下令守门人加强守卫,不准王子出城。为了个白连累守门人,善财趁着夜里找了一个没有人守卫的地方出城。 皎洁的月光将大地变成银色世界,悲伤的善财抬头一看,忍不住垂下泪来,月里映出的不正是他心爱的悦意吗? “悦意,你在哪里?” 善财心中迷闷,一路向山中行,要回到他最初见到悦意的地方。一路上,他遇到鹿群,问一声:“你有没有看到我心爱的悦意?” 他遇到路中一条黑蛇,也问一声:“你有没有看到我心爱的悦意?” 他遇到一只百舌鸟,再问一声:“你有没有看到我心爱的悦意?” 不论是遇到路上的花、树,他都一一问着:“你有没有看到我心爱的悦意?” 最后,善财来到仙人的住处。 仙人将悦意留下的指环交给他,知道他要前往紧那罗城后,就劝他:“年轻人啊!这一路上太艰险了,从来没有人能活着抵达的,我看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 然而,一心一意寻找悦意的善财,不管路途如何艰险,依旧执意坚决前往。于是仙人就把悦意的指引如实转述。 经过高险的山河大海,历经各种险难,善财终于平安来到紧那罗城。善财保持冷静,并未贸然行动。 他先在城外观察了几天,发现每天到了一定的时间,都会有宫女一起前来打水。某日善财趋前,温和有礼地问她们:“各位大姐,你们取这么多水做什么呢?” 紧那罗和人类本来就长得很像,因此紧那罗又被称为“人非人”。而且宫女们也从没想过竟然有人可以活着来到这儿,因此根本不会怀疑善财是人类。反而对这位仪表出众的青年产生一种莫名的好感,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争相说道:“因为我们的公主悦意在人间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身上沾染了人气,所以要用很多净水沐浴。” 善财想了一下,又问:“你们取水回去后,是一瓶一瓶倒给她,还是所有的水一起倒呢?” 宫女回说是次第倾倒,于是善财就把悦意的指环投入其中一个水瓶,并请那位宫女帮个忙,第一个倒水给悦意。 宫女回去后依言而行。 悦意一见指环,又惊又喜,知道善财已经来到紧那罗城。问了宫女经过之后,悦意急急来到城外寻找善财。善财看见悦意,几乎无法呼吸,眼前一切是那么不真实,恍若隔世。 但是,命运对这对恋人的考验还没结束。 悦意恐怕父王会加害善财,所以先将其藏匿起来。 她先试探父王:“父王,如果善财找到这里来,您会怎么处置他?” 紧那罗王想到女儿为他吃了那么多苦,毫不考虑地回答:“把他斩成百段,弃尸荒野!他既然是人,留着做什么?!” 悦意回答说:“父王,他如果是一般人,怎么能历经途上险难安然来到这里呢?”暗示善财并非~般人。 紧那罗王心想也对,这才平息了怒气:“如果那个年轻人真来到这儿,我会赐给他许多珍宝财富,不仅如此,我还要把你和一千个紧那罗女也送给他。” 悦意听了这才松了口气,让善财出来晋见紧那罗王。 紧那罗王见善财英挺相好,外形、容貌端正庄严,任谁看了都欢喜,心中对这个女婿已经有了很好的印象。话虽如此,紧那罗王仍要测试一下善财其他的才能。想不到善财对各种工巧技艺,几乎无不精通。 但最后的考题却不简单:紧那罗王将一千个紧那罗女都变成和悦意一模一样,要善财从其中认出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悦意。周遭人等都摒息期待着,希望这对有情人可以如愿,长相厮守。 只见善财静默着,过了一会儿,他以真挚嘹亮的声音,从内心深处吐露真情的宣言: “心爱的悦意啊!我是如此深深爱慕着你。当你听到我的真心话,请你走上前来。” 真挚的言语是动人的,真正的悦意听到善财的话,不知不觉地向前走了一小步。 两人的爱情感动了紧那罗大众,反帮着劝紧那罗王成全这对恋人。后来,善财带着悦意回到人间的王城,继承了王位,从此过着幸福圆满的生活。 说起来,在佛法中,爱情是虚幻的。 但即使如此,释迦牟尼告诉我们,在人世间,透过爱情的修炼,人的生命层次却是可以提高的。 以善财与悦意的故事来说,当善财回去得与悦意长相厮守,享有一切幸福之后,善财非但没有放逸享乐,反而深深感恩。 他心想:“我能与所爱的人结为夫妻,长相厮守,又拥有这么富足的国家,这必定是因往昔所种下的因缘而能到这样的福报。现在我应当比以往更加努力精进,来行善布施,广植福业。”于是善财在有生之年不但是一位励精图治、仁慈爱民的好国王,更广被福泽实践种种慈愍众生的善业。而善财这一世透过爱情精进的修炼,确立了生命精进的态度,成为日后精勤奋斗,圆满成佛的基础。 连释迦牟尼在未成道之前,都可以得爱情之助如此,更何况是我们。 爱情,在生命中的确占有一个极特殊也极重要的位置。 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一个需要面对的爱情功课。而我们在这门功课上用功如何,拿到了什么样的成绩,往往攸关着我们整个生命品质的层次。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有关爱情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影响的不只是爱情,也影响着我们的生命。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爱情的22个关键词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洪启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827856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06-10-01 |
首版时间 | 2006-10-01 |
印刷时间 | 2006-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3.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10 |
宽 | 141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6-2006-93号 |
版权提供者 | Net and Books公司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