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茹志鹃日记(1947-1965)/大象人物日记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这里总共收入茹志鹃的日记十段,从一九四七年到一九六五年,纵贯作者二十二岁至四十岁,十八年的青年时代;均由作者留下的大量日记和笔记中抄录整理。这里的十段记载,大约占作者日记的三分之一,虽不齐全,但足以让读者从这些片段中了解作者在那段岁月中的人和事……

内容推荐

茹志鹃是我国成长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著名小说家。本书收录了她一九四七年到一九六五年总共十段日记,历经土改、建国、大跃进、四清一还动政治时期,在此过程中,她从一个战士成长为一个小说家。同时也成为一个母亲,完成了人生重要的嬗变。日记断续地反映出在时代背景下个人的命运遭际,以及社会全局中局部的面貌,既是共和国史的侧记,也可视作一个新中国作家的私人档案。

目录

走向盛年——《茹志鹃日记》序——王安忆

茹志鹃日记(1947一1965)

一九四七年

成长——王安忆

一九四九年

进上海记——王安忆

一九五一年

一九五二年

翻身的日子——王安忆

一九五四年

一九五八年

遭逢一九五八年——王安忆

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三年

谷雨前后,点瓜种豆——王安忆

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五年二月

工人——王安忆

一九六五年三月至四月

东瀛初渡——王安忆

试读章节

十一月十九日

早晨老起不来,天冷了也是一个原因,另一个是白天精神较紧张,晚上又汇报写写日记,睡得较晚,所以较疲倦。今天一起来本预备吃了早饭,一方面送魏峨,一方面想和她一起赶集去的。但一起来还没洗脸,冬儿就来叫我烤火去,当然是老百姓习惯了的借口。所以我一声不响地跟了他就走,到了那刚造的新屋子里,国钦已在那里等着了,一坐下就真的烤起火来。冬儿对国钦说:“我嘴笨,说话粗,你说吧!”“茹同志,你到俺庄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现在天冷了,衣裳你要提出几件来穿穿也是该的呀!”他咭咭咯咯地说了半天,大约是把他知道的最好的词句都用出来了。我严格坚决地拒绝,并对他们说了一番后就回去了。本来心里很想和魏峨赶集去,一面可以相互谈谈,但工作好像在旁边等着我似的,好像不好意思把工作耽搁着自己去赶集,于是就和她分开了。

上午郝毅在我们全体群众大会上讲重新登记,事实上是老早就酝酿成熟的。讲了后就把一张桌子在太阳中心一放,笔砚花了半天时间找了来,于是那位老先生一摸胡子坐下来。周围围了一堆人,一个二个写下去,他一直写从不抬起头。只要群众中一个说“我来”,他喷了一口烟,头也不抬就写出他的名字来。这老家伙头也不抬可写出村中每个人的名字,只不过有时问一声:“狗兔儿大号儿叫什么?”

下午开贫农会讨论如何分浮财,对于衣裳一项就难讨论,于是大家决定小组长讨论,于是几位小组长谈起来了。主要讨论的中心是那一套棉衣裤,首先有人提出那条棉裤给那一个穷老婆子。冬儿瞪着眼睛向我看了一眼,他几天来和我谈话中含有的意思,都在这一眼中具体地说明了。我思想上斗争得很激烈,应该给那个苦婆子呢,还是给他更提高他的积极性办公呢?这些浮财出来他也有主要的功劳。我有意露了下口气说:“你媳妇的棉裤套上了吗?”他含糊地摇了下头说:“不要紧,还有比咱苦的,她还年轻还能熬。”敏感的人一定听出他说这话是较勉强的,后来大家决定了就给那个老婆子了。散会时他又好像很为难地嘀咕着:“小孩娘她……”他拢着袖的双手往肚子上一搁,“就是这点难,不能受冻啊!”他又要装正经做公平,但心里又是实在舍不得,他只希望我做主给他,而他再在表面上做个公道人。所以我不理他装作没听见。

大家会员,小孩子,看热闹的,都把那个衣包包围住了。几件讨论好的衣裳指名发给后,我一看包里面最好的一件衣服,就是那个九成新的绸夹衣,我想多少总得把好一点的给他,这浮财的获得他的功劳不小。我就顺手拿起递给了他,我见到他接衣时犹豫了一下,我心里在想着:。‘‘这家伙贪心不足。”他拿了后又忙着去接分给他的一绞纱,他后来又着忙地抢着还要一绞多余的纱线,这时我才恍悟了,这绸子衣裳对农民说来是不很受欢迎的,它不能家常穿,没有粗布的实惠。

晚上在讨论昨晚提出的两个问题前,大家都一般交换了一下白天的工作情况。周庄又发现出好多财主的浮财,大家都为他们很高兴,甚至有的眼红妒忌。甚至我也因之产生,我们庄上要能再挤出多些浮财多好的思想。

浮财多,对工作是有不可否认的帮助,但主要是为了分地。浮财也是为了通过它,而来唤起群众对地的热情,这一观点在我们工作人员观念上应该明确,而不能使自己也迷恋于浮财,迷恋于分浮财时的轰烈。对群众说来是应该通过这来组织,来加强,穷坑要用田来填。不然的话,到了,浮财分了,自己的情绪沉闷下来了,群众也不大起劲了。

P19-20

序言

       “大象人物日记文丛”总序

                    李 辉

这几日,“非典”在北京肆虐。天上似乎总是罩着久久不散的雾霭。说是雾,却非雾;说是晴,也非晴,太阳遮遮掩掩地露出来,它也仿佛被某种莫名的东西压得喘不过气。

生活仍在继续,但是一夜之间已与以往大大不同了。

生与死、勇敢与怯弱、高尚与卑微、果断与无能……人性的诸多美好与缺陷,都在这一时刻呈现出来。

对于生活其中的每个人来说,这些日子将成为终身难忘的记忆。未来的人们回望今天,也许会说:那一年中国的春天叫“非典”;正像今天的我们在回望一个又一个遥远或不遥远的年份时,会用特定的词汇来勾画历史的某一个环节一样。

在这样特殊的时刻,有人在每日记下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就像我们的前辈们当年一样。

日记就其本来意义来说,是最具个人色彩的一种文体——这里需要排除某些刻意写给世人阅读的日记。因为诸如此类的文字,看似个人化,其实早已串了味。那些为了迎合某一需要而写,或者被人为加工的日记里,很难看到记录者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它们的价值,无论是文本上的还是美学上的,显然是要大打折扣的——我所看重的是真正写给自己的日记。打开日记本,写下一行行文字,或是为了备忘,或是与内心交谈,把个人交往、行踪以及高兴、痛苦、愤怒诸多心绪均如实记下。这样的日记,无论简略或者详尽,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将成为历史记录的组成部分,为人们认识记录者本人和历史提供大量真实细节。

“大象人物日记文丛”将陆续选录不同时期各界人物的日记,借他们对个人经历和心灵行程的记录,来多侧面地呈现历史原状。

不同的怔情、不同的身份会留下不同风格的日记,从而也展现出历史生活的不同侧面。我很高兴在大象出版社的支持下,能够出版一套自成体系的日记丛书。我希望经过不断的努力,能有更多有价值的日记加盟到这套丛书中。

一个新的开始。既是文化积累,也是历史积累。星星点点的积累,把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

在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的春天,谨以上面的文字作为“大象人物日记文丛”的总序。

                二○○三年四月二十七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茹志鹃日记(1947-1965)/大象人物日记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茹志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742866
开本 16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6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0
154
8
整理 王安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