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记述他最后二十余年生命历程的日记。这是一部以生命实践光荣文化理想的记录。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作者在本册日记中记述了正在“文革”中蹉跎岁月的人们日常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974年的日记已在“文革”中丢失,仅存的残页由整理者作了描述和说明。本册是作者日记的最后部分,虽然日记结束得比他生命旅程的终结略早,但一部分自1910年开始的人生记载,穿越岁月,历尽艰辛犹能大部完好地存在于人世间,确是一个奇迹。
图书 | 吴宓日记续编(Ⅹ1972-1974)/吴宓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记述他最后二十余年生命历程的日记。这是一部以生命实践光荣文化理想的记录。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作者在本册日记中记述了正在“文革”中蹉跎岁月的人们日常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974年的日记已在“文革”中丢失,仅存的残页由整理者作了描述和说明。本册是作者日记的最后部分,虽然日记结束得比他生命旅程的终结略早,但一部分自1910年开始的人生记载,穿越岁月,历尽艰辛犹能大部完好地存在于人世间,确是一个奇迹。 内容推荐 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记述他最后二十余年生命历程的日记。1949年,经历了晚清和民国两个历史时期的吴宓,在又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嬗变之际,选择了留在中国大陆,理由很简单:他不能离开这块对他来说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中国文化植根所在的土地。 吴宓先生于解放前两周西飞四川,此后在西南二十余年的执教生涯中,他的际遇跌宕起伏。既得到当局的礼遇,也备受运动的摧残,他忠实记录自己每日的所思所行所见所闻,直至因“宁肯杀头,也不批孔”而被打成“反革命”,最后含恨以终。 这是一部以生命实践个人文化理想的记录。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 目录 1972年岁次壬子 1973年岁次癸丑 1974年岁次甲寅 中文人名注释索引 外国人名注释索引 试读章节 三月十四日 星期二 阴,晦。 昨日搬迁定。昨夜寝宿劳改队凌道新床,铺垫高厚,软适。
晨6:30醒,起。7时,食堂取得糖包子二枚(面票二两,菜票六分)回劳改队舍早餐。午晚食煮卵二枚。 上午8时,赴食堂侧大工棚内学习。 10时休息,宓循小径赴大楼入厕。邮局粘件,发出批复驺三月七日禀。再赴学习。成立新小组学习。有文件共十六册,实只四种四份。(甲)(乙)及附件一二三(目录见十五日记)。 晡4时,休息,众皆出,散。宓乃径回劳改队。 夕5时,窗外有人传呼宓名。宓急趋往,续学习。受组长之责训,谓“只是休息十分钟。何可一去不复来?!”——宓引咎,谓“今后必恒早到,休息不离组,最后方同众散”云云。 晚餐米饭三两。米饭干硬,有时且冷。晚,早寝。 上午8—12在食堂侧工棚内(学习者,共约四五十人)之中文系五人小组学习:今知,组长为胡国强,组员为宓、程泽厚、陈天淑夫妇及另一少女。今日组长讲读(一)中央颁发之1972年4号文件“粉碎林陈反党集团反革命政变的斗争之经过”。(二)《五七一工程纪要》其全文及附件(三)李伟信之笔供。——盖此事发动于1970十二月九届二中全会后对陈伯达之批判。而林陈集团之叛逆活动,则表演于1971三月至九月林立果等之奔走联络,至九月,乃为中央毛主席全部削平。其结局如下:1971九月十三日,林彪、叶群、林立果及其党羽、从众中之主要人员,同乘一架飞机,欲逃往苏联。飞至外蒙古草原上,因汽油用尽,飞机被迫降落,触地即发火,机中之人,悉皆焚死。同时,其徒党周宇驰、于新野、李伟信另乘一飞机,亦坠地,未焚。周宇驰与陈修文烈士争夺枪,互斗,周杀死陈,被地上军队包围,周宇驰、于新野皆自杀。独李伟信被捕。我等所读之“李伟信供状”,即十月十三日审讯时,李伟信口供之记录也。又闻陈伯达因1970即经“审查”,与林彪等分离,故陈今犹生存云。三月十六日 星期四 阴,晦。风,寒。 晨5:50醒,起。盥漱。7时食堂取一馒归,早餐,食煮卵一枚。 上午8—12仍在食堂侧大工棚学习(组长胡国强未到),程泽厚领读中央1972年4号文件至附件之(三)即“李伟信之供状”,中述林彪等之反革命活动甚简而全。本组男女组员四人皆到。他组共二十余人,妇女多抱小孩。 上午10时休息一次,宓出,复归参加学习。 正午午餐,取米饭三两,在劳改队就苹果酱食之,尽。 P62-6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吴宓日记续编(Ⅹ1972-1974)/吴宓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宓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9710802437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9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0 |
出版时间 | 2006-05-01 |
首版时间 | 2006-05-01 |
印刷时间 | 200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内部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4 |
丛书名 | |
印张 | 18.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