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记述他最后二十余年生命历程的日记。这是一部以生命实践光荣文化理想的记录。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1965-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开始涌动,各种类型的学习、批判、揭发、声讨、认罪、检讨等等名目的会议使作者心力交瘁、忧心如焚。虽自知在劫难逃。但作者仍在极力去理解和记录周围发生的一切,并时时加以自己的判断。
图书 | 吴宓日记续编(Ⅶ1965-1966)/吴宓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记述他最后二十余年生命历程的日记。这是一部以生命实践光荣文化理想的记录。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1965-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开始涌动,各种类型的学习、批判、揭发、声讨、认罪、检讨等等名目的会议使作者心力交瘁、忧心如焚。虽自知在劫难逃。但作者仍在极力去理解和记录周围发生的一切,并时时加以自己的判断。 内容推荐 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记述他最后二十余年生命历程的日记。1949年,经历了晚清和民国两个历史时期的吴宓,在又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嬗变之际,选择了留在中国大陆,理由很简单:他不能离开这块对他来说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中国文化植根所在的土地。 吴宓先生于解放前两周西飞四川,此后在西南二十余年的执教生涯中,他的际遇跌宕起伏。既得到当局的礼遇,也备受运动的摧残,他忠实记录自己每日的所思所行所见所闻,直至因“宁肯杀头,也不批孔”而被打成“反革命”,最后含恨以终。 这是一部以生命实践个人文化理想的记录。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 目录 1965年 岁次乙巳 1966年 岁次丙午 试读章节 一月二十四日 星期日 阴,雨。7—11℃ 晨5时起,读《毛选》卷一。早餐,二馒。 今日寒假起始,教职员无寒假,仍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二十四五六日则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时事政策教育。 今日上午,特请刘连波副部长来校作目前国际国内形势报告。宓以中文系有令“集合”。故7:45即至大礼堂门内坐候,已而李、宗、李、杨皆中文系河北省人诸君均到,乃同入第三排中座。原定上午8:30开讲。刘部长如时到,独坐台上久候。忽传改至9:00,届时党委办公室主任孙光正(主席)始到,布置就绪,于是开讲。已而学生之在各食堂者,听之不明,以广播器不灵,继以广播器全坏,遂于9:30宣布辍讲。 迨广播器修理妥帖,约10:20复讲,刘部长先谴责西南师院当局办事之颟顸,广播器已坏,而会前不一检查,殊失当前运动整饬一切之意义,云云。……遂又从头重讲起,较前次为速。广播器音又转低至正午12:30讲毕,记录粘存。 宓回舍,午餐,米饭三两,炒杂拌。肉片炒肝片、菜花等。 唐大姐每日为宓灌开水,亦必为开桂热水瓶中注满。今日午饭后,宓告唐大姐“勿再为开桂瓶中注开水,至宓只在午饭时打开水一瓶便足一昼夜之用”。盖欲使田太太知宓每月出薪炭费2元,开水费0.60元(二月份此二项已于今晨付与唐大姐,如例)而并未多用田家炉火以得开水逾量也。 须臾,开桂醉归,宓告知此事,并谓,“汝应自取开水,勿以汝事累唐大姐”。开桂抗辩日:“我并未教唐大姐为我灌开水,此伊所自为。”言讫,悻悻而出。宓亦怒,语日:“汝昔为宓作事,月受薪津40元,近来不为宓作事,仍月受宓40元生活费,开水一项亦不肯自办,而仰给于人乎?”开桂在104室门外,回顾抵宓日:“40元,是你要给我者。你不给,公安局派出所将命令你照给,你敢不给耶!”扬长径去。当时廊下左右邻各家之人,均伫立倾听此段争论。宓已悔发怒及失言。2:00后,开桂归,责数宓日:“近日田先生未在小组会上攻诋你,你又给他提供材料!”宓默然。开桂继而自叹日:“此次运动,乃将我作了牺牲!”续对宓日:“凭良心说,我对得起你,因我未尝在任何处讦发你。”……宓觉此言中含(1)居功(2)威胁二意,遂忆夔日前所述,闻开桂与某人谈话,对宓略无感恩之意,反谓彼因事宓十余年,耽误了彼之工作及婚姻,云云。 此时宓心甚痛,遂收拾文件,出,赴中文系。雨。 下午2:30至6:30古典及现代文学教研组运动座谈会,刘遗贤主席,命众谈今日上午聆刘部长《形势报告》后之感想,记录粘存。宓发言一次,但多说宓自拟思想改造之办法。 回舍晚餐,已甚迟。进豆腐片煮二鸡卵,又馒二两。 晚,在舍写日记,约8:00工作组陈同志忽来访,延至内室坐询宓1957五月六日、八日四川人民出版社周路等二员来访。拟印《白屋诗选》事又五月十三日、十五日重庆人民出版社柯静等二员来访并邀座谈且请宴事,宓允在丁酉日记中查寻。 陈同志去不久,范同志来宓舍寻觅陈同志。宓送范出时,请问其名,范不肯答,仅云:“君知我姓范,足矣。” P22-2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吴宓日记续编(Ⅶ1965-1966)/吴宓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宓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9710802407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6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5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内部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4 |
丛书名 | |
印张 | 17.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