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资料(甲种)/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
内容
编辑推荐

我国的儿童文学可以说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解放前的儿童文学家屈指可数,留下的作品更是微乎其微。全国解放后,儿童文学曾出现过一度繁荣,但在文革时又被折腾得气息奄奄。还好,文革后,儿童文学复苏了。尤其在八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不论在创作、出版、理论研究、教学等领域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相信它在新世纪里也会继往开来展望辉煌。

本书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甲种)套书中的一本,收录了关于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的最优秀的研究成果,集资料的系统性、学术的科学性、观点的多元性、筛选的权威性于一体,可作为高等院校图书馆值得珍藏的大型书籍,也是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文科教师、在校学生、社科院、作家协会、现当代文学学会等不可或缺的最有价值最有权威的参考资料。

内容推荐

发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至今已走过了近三十个年头,在这三十年里,中国当代文学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支撑起了中国文学新的天空,中国文学迅速融入了世界文学的潮流并迎来了它最为辉煌的发展时期。

“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甲种)汇编了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流派、文体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资料,全面梳理、呈现和总结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脉络,旨在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成就和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现有水平,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科学的参照和理论的依据。本书为该套书中的一本,收录了数十篇关于儿童文学研究的最新评论,同时以附录方式展现相关研究成果的整体索引。

目录

儿童文学笔谈会……冰 心、金 近、陈伯吹、韩作黎、刘 真

儿童文学笔谈会

………张天翼、柯 岩、王愿坚、任溶溶、包 蕾、李心田

漫谈关于儿童散文创作………………………………………冰 心

促进少年儿童文艺创作的繁荣

……………………………金 近、洪汛涛、郑文光、葛翠林

答问……………………………………………………………严文井

关于童话的论述提纲…………………………………………周立波

在困境和反省中走向新的突破

——“儿童诗座谈会”侧记……………………………晓 渡

追随永恒………………………………………………………曹文轩

我的儿童文学道路及其“误区”……………………………刘 东

感动今天的孩子………………………………………………秦文君

我的儿童文学二十年…………………………………………金曾豪

儿童小说的心理描写…………………………………………刘崇善

八十年代儿童小说主题走向概观……………………………赵伶俐

新时期童话创作鸟瞰…………………………………………徐夕明

论悲剧与儿童文学……………………………………………王丹军

儿童短篇小说艺术走向管窥…………………………………彭斯远

加强儿童文学当代性之我见…………………………………楼飞甫

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儿童观………………………………朱自强

论低幼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及其他…………………………张锦贻

论原始思维与儿童文学创作…………………………………王泉根

关于儿童文学审美价值的思考………………………………陈文祥

新时期少年小说的误区………………………………………朱自强

憧憬博大

——对一种儿童文学现象的描述和思考………………方卫平

作为审美范畴的神秘及其在新时期少儿文学中的表现……吴其南

略论市场经济氛围中儿童文学发展的思维走向……………曹 为

长篇儿童小说的崛起…………………………………………樊发稼

十年来关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之论争………………韩 进

新时期女作家儿童文学创作的情感投入与关注热点………周晓波

论当代儿童文学民族化的实现………………………………张锦贻

杜威“儿童本位论”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关系…………孙建江

二十世纪儿童文学的现代文化品格…………………………关福堃

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九十年代少年小说的新视点……………周晓波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香港儿童文学……………………………蒋 风

世纪之交的儿童文学回顾与前瞻……………………………冉 红

童话形象的“扁”与“圆”…………………………………刘杰英

略论儿童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顾建荚

科技创新对新时期儿童文学的影响…………………………苏平凡

儿童文学的“深度追求”和“审美效应”…………………李学斌

八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新潮与传统……………………王泉根

喜剧性:儿童天性的张扬……………………………………王昆建

附录: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资料索引………………………孙 谦

试读章节

    喜谈儿童文学

        任溶溶

粉碎“四人帮”,儿童文学得解放,儿童文学工作者得解放。对这一点,我和同志们一样深有体会。举例来说,从上海少年宫成立以后,我一直在那里同孩子们交朋友,听他们对我的作品提意见,跟写作的同志们一起交流经验。在“四害”横行时期,我有十年之久不能做儿童文学工作,也没有进过一次少年宫。“四人帮”一粉碎,谢谢少年宫的同志,让我到那里去同小朋友们一起庆祝。我接到通知,反复看着,如在梦中,不知不觉在本子上写下了两句:“我为什么突然感到腼腆,因为我又要同小朋友见面。我为什么竟然这样激动,因为我又要到少年宫。”当我第二天踏进少年宫大门时,真是如醉如痴,小朋友来接待我,我马上想起两句唐诗:“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现在好了,儿童文学解放了,儿童文学工作者又归队了。我们儿童文学工作者要在新的长征路上迈大步,迅速清除“四人帮”的流毒,繁荣社会主义儿童文学。

这些日子常跟一些年轻同志聊天,有老师,有工人。他们有生活,又有志于为儿童写作。可是他们说很难写,很苦恼。我听下来,深深感到“四人帮”对儿童文学破坏的严重性,要繁荣儿童文学,有些问题必须解决。

例如,儿童文学有没有特点,这特点是什么?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有文学的共性,但儿童文学既然在文学上面加上儿童两个字,当然又有它的个性。儿童文学是写给儿童看的,儿童有特点,儿童文学自然就有特点。儿童拍球、跳橡皮筋要唱歌,于是有拍球歌、跳橡皮筋歌,大人打乒乓、踢足球就不唱歌了。但这还不够。儿童从娃娃到少年,随着年龄不同,还有不同特点。儿童读物一向分为幼、低、中、高和初中几种程度(学制改变的话,可能会改),这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几个阶段,相互衔接,又有区别。给低幼孩子写作要适合他们正在开始认识世界、识字不多等特点,写得浅些,由浅人深。可要是用对低幼孩子讲话的口气去同大孩子讲,就变成幼稚可笑,大孩子也嫌你把他们看做娃娃,不高兴。到了一定年龄,儿童特点就越来越少,以致最后消失,他们长大了嘛。给不同年龄的儿童写作,同他们讲革命道理,心中就要有具体的儿童,熟悉他们,怎能不管他们的特点?儿童文学特点并不是神秘的东西。“四人帮”否定儿童文学特点,一提儿童文学特点就说是儿童文学特殊论,这是别有阴谋目的的。

又例如,“四人帮”全盘否定中外古今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准出版。许多年轻同志既读不到我国的传统民间故事、民歌和叶圣陶、张天翼等等老作家的作品,也读不到外国革命的和古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就无从借鉴。老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写儿童文学作品,开始时不全是先研究过儿童文学理论的,而是读过点作品,懂得儿童文学是怎么回事,自己有生活,又想给儿童讲点什么,就写起来了。在写的过程中,看人家的好作品对自己也很有帮助。有借鉴和没有借鉴毕竟是不同的。因此在大量出版新的创作的同时,有计划有选择地重印一些中外古今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但对儿童来说有必要,对作者来说也有必要。甚至有一些给儿童看也许不太合适的作品,也应该介绍给儿童文学工作者看看。

当然,我们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一样,还有深入生活问题等等。

所有这些问题,我相信都是会很快得到解决的。

去年上海文艺界开座谈会,我看到了久别的老师、朋友和年轻人,十分兴奋,也想起了一首唐诗而反其意写下了几句:“前得见焕发青春的前辈。后得见朝气蓬勃的后生,喜形势之大好,共高歌而猛进!”我们一定要在新的长征路上加快步伐,因为孩子们在等着更多更好的作品。

           P013-P014

序言

发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至今已走过了近三十个年头,在这三十年里,中国当代文学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支撑起了中国文学新的天空,中国文学迅速融入了世界文学的潮流并迎来了它最为辉煌的发展时期。而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繁荣也带来了新时期文学评论和文学研究的繁荣,可以说,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追踪研究一直是中国当代学术界和评论界最具生机活力的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然而,与文学界和研究界的这种“繁荣”局面相比,新时期文学的资料工作则显得有些滞后: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一套权威性的能完整反映新时期文学发展全貌的文学大系,也没有能够全面反映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历程和整体成就的系统资料汇编。这无疑为我们在新世纪全面展示、回顾、总结新时期的文学成就,反思新时期文学的经验教训,深化对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便。

有鉴于此,我们特意邀请孔范今、雷达、吴义勤、施战军四位在新时期文学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知名学者和评论家来主编这套《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能为广大新时期文学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权威研究资料,同时也能为他们提供在资料查找和检索方面的便利,从而为推进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走向深入和突破做出贡献。我们力求做到:一,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成就和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现有水平;二,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科学的参照和理论的依据;三,全面梳理、呈现和总结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脉络。

本套丛书分为甲、乙两种:甲种是关于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流派、文体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资料汇编,乙种是中国新时期代表性作家的个人研究资料汇编。每卷除精选各个领域最优秀的研究成果外,还将以附录方式展现相关研究成果的整体索引。本套书采取开放的体例,并将长期出版下去,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重要的学术工程。我们的目标是资料的系统性、学术的科学性、观点的多元性、筛选的权威性并重,力争能使广大读者既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又能以最快捷的方式读到中国新时期文学最优秀的研究文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资料(甲种)/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健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924219
开本 16开
页数 3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4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8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2
出版地 山东
231
16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2: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