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帝内经临证指要(藏象篇)/中医四大经典临证指要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以古今医家对《黄帝内经》理论的有关发明、创造、运用经验为依据,结合笔者研究《黄帝内经》和临床实践的体会,探讨《黄帝内经》理论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并分析《黄帝内经》理论在中医学术发展中的指导作用。

本书作者历经15年枳累资料,终成此书,使之能与《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金匮名医验案精选》、《温病名方验案说评》等成为姊妹篇,组成《中医四大经典临证指要》丛书。

内容推荐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经典医学著作。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然而,《黄帝内经》文字古奥,内容浩瀚,要读懂它绝非易事。历代医家研究《黄帝内经》往往从“破读”入手,其研究范围多集中在文字校勘、句读注释及理论解说等方面,而切实从中医临证实践出发、对《黄帝内经》指导临床方面的研究则被明显忽略。鉴于此,积极整理、挖掘有关《黄帝内经》的临床研究成果,发挥《黄帝内经》巨大的临床指导作用。已是刻不容缓之事。

本书作者以古今医家对《黄帝内经》理论的有关发明、创造、运用经验为依据,结合笔者研究《黄帝内经》和临床实践的体会,探讨《黄帝内经》理论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并分析《黄帝内经》理论在中医学术发展中的指导作用。本书在体例上分以下几部分:

经文辑录;解说;发挥;临证运用;名家论要。

本书作者历经15年枳累资料,终成此书,使之能与《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金匮名医验案精选》、《温病名方验案说评》等成为姊妹篇,组成《中医四大经典临证指要》丛书。

目录

第一章 脏腑的概念、功能和特点

一、经文辑录

二、解说

三、发挥

《内经》脏腑藏泻论辨

(一)五脏藏中有泻

1脏泻精排浊

2满而不能实

3证有虚实,治有补泻

(二)六腑泻中有藏

1腑藏精纳浊

2失藏则不实

(三)脏泻腑藏,各有特点

1脏泻不同腑泻

2腑藏异于脏藏

四、临证运用

(一)虚损

(二)花风

(三)遗精白浊

(四)不射精

(五)关格(慢性肾炎、肾盂积水) 

(六)消渴(尿崩症)

(七)闭经1

(八)闭经2

(九)吐血

(十)便血

(十一)儿童肝实好淫症

(十二)脉结代(病窦综合征) 

(十三)肿胀

(十四)胃脘痛

(十五)脘腹痛(慢性萎缩性胃炎)

(十六)腹痛(急性麻痹性肠梗阻)

(十七)胸痹便难(高血压、冠心病)

(十八)癃闭1

(十九)癃闭2

 五、名家论要

第二章 心与小肠系统

第一节 心主神明

 一、经文辑录

 二、解说

 三、发挥

(一)“心藏神”非为“心主神志”

(二)“心藏神”非仅局限于精神活动

(三)神明所主之脏是心而非脑

 四、临证运用

(一)不寐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帝内经临证指要(藏象篇)/中医四大经典临证指要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726497
开本 32开
页数 7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93
出版时间 2006-02-01
首版时间 2006-02-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6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21
丛书名
印张 25.1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8: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