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宗泽全传(一代名臣的传奇人生)
内容
编辑推荐

再现一代重臣可歌可泣的传奇一生,揭示南北宋王朝交替之际风云变幻,讴歌孤忠血诚独木撑天之民族正气。宗泽,字汝霖,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本书以史学笔法再现了一代重臣宗泽可歌可泣的传奇一生,揭示了金兵进犯中原、南北宋王朝交替之际宫廷斗争的风云际会,堪称一曲讴歌“孤忠血诚,独木撑天”民族正气之颂歌。

内容推荐

宋代靖康元年,金兵大举进犯,大宋王朝四面楚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时年近古稀的七品御史中丞宗泽,奉诏出任兵马副元帅,率师勤王,辅佐康王赵构登基,续脉南宋。刚刚即位的年轻皇帝赵构贪图享受,畏敌惧战,率小朝廷远避江淮扬州。宗泽不久又拜延康殿学士,任京城留守兼开封府尹,调动、指挥中原军民举力抗金,由此开始了其独木撑天的壮阔人生。

一面是朝廷内奸臣当道,排挤忠良,一味与金人苟和。置亡国之难于不顾,争权倾轧,排除异己,残害重臣,寻欢作乐,沉湎酒色;一面是古稀老人高擎抗金大旗,聚集义兵,奋力厮杀,坚守城廓,瓦解虏营,连奏捷报,且时时不忘皇恩浩荡,以守臣之贵,竭尽孤忠,泣血连奏二十四疏,乞求皇上起驾回銮,御驾亲征,以稳定人心,光复国家。然君昏忠臣贱,国破奸佞多,昏庸无能的赵构皇帝听信谗言,始终未归,在宗泽含恨去世后落得个逃窜南海、惶惶不可终日的下场。

《宗泽全传》以史学笔法再现了一代重臣宗泽可歌可泣的传奇一生,揭示了金兵进犯中原、南北宋王朝交替之际宫廷斗争的风云际会,堪称一曲讴歌“孤忠血诚,独木撑天”民族正气之颂歌。

目录

独木撑天大节励后——序《宗泽全传——一代名臣的传奇人生》

宗忠简公颂(代前言)

第—回:光耀宗门贵子出世 继续宋脉雷公下凡

第二回:随母事佛陶冶性拜 师宗儒蒙文史

第三回:力征五瑞顿悟民情 智开六兵始明天理

第四回:少天子矢志除弊政 拗相公斩棘布新法

第五回:才为国本普及官庠 学政我用访求良师

第六回:游西湖邂逅沈舍人 客东感泣王柩密

第七回:水火激烈东西二学 江山灵活南北四院

第八回:花烛夜对诗三伉俪 同心书刮目二英雄

第九回:悟钓术举轻治学问 痛国耻沉重弃功名

第十回:言吐赤胆文章动地 锥刺时弊廷对惊天

第十一回:馆陶尉赴檄割至爱 大名府感事劝良才

第十二回:知龙游愚昧困政令 建库序儒教感黎民

第十三回:丁母忧孝子铭遗训 悟禅机居士净_凡心

第十四回:除豪奸国法镇权柄 救淑女孤胆入匪巢

第十五回:巧用计率兵擒海盗 丁外艰宗泽护归灵

第十六回:请军县社稷固根本 抗黄旨生民免祸殃

第十七回:梁子美爱贤举通判 高延昭纵恶试法绳

第十八回:海盟招惹刀兵岁月 山庐自适清净园林

第十九回:送发妻一朝断恩爱 梦孤魂千里话凄凉

第二十回:献三策救危必抗战 求心破敌先除奸

第二十一回:纵铁骑长驱李固 渡张硬弓报捷磁州城

第二十二回:和议使奉旨发京师 留康王王云遭碎尸

第二十三回:军民激愤血战东京 昏奸惶恐乞和青城

第二十四回:排怯议孤胆李固渡 主勤王分道大名府

第二十五回:遣精锐八万屡挑战 阵少年十三辄报捷

第二十六回:行微妙宗颖掌间谍 反渗透佛奴送机密

第二十七回:言笞帅臣三书勤王 令斩先锋一鼓作气

第二十八回:深入重地死中求生 夜置空营静以制动

第二十九回:讨僭伪按甲慑权奸 承大统再状劝康王

第三十回:谋复兴宗泽上贺表 定大计李纲荐贤臣

第三十一回:知开封宗泽拘金使 帅河北张所将岳飞

第三十二回:许景衡辨忠护留守 黄潜善肆奸篡宰相

第三十三回:二义士喋血应天府 两元帅会谋河北路

第三十四回:臣泣血累疏回京师 君妄闻执意走扬州

第三十五回:决胜战车千乘列阵 义勇绿林万营连珠

第三十六回:召王彦见桃李无言 释岳飞闻运用之妙

第三十七回:诈还阙嫁罪排异己 直陈情招忌乞致仕

第三十八回:战火燃眉棋盘戏语 凯歌破晓灯市揭谜

第三十九回:阎统制行尸归宋营 张防御飞箭撼滑州

第四十回:留守司百官哭英烈 相国寺万众知死荣

第四十一回:贼盗义民诏废勤王 罪责权奸上罪己

第四十二回:刨本根近仇换远略 明恩威新功雪旧耻

第四十三回:挥泪誓师指挥敌后 攻心伐谋瓦解虏营

第四十四回:表疏铺路回銮无望 身心燃烛出师成空

第四十五回:三呼过河宿将归天 四野号恸忠魂照人

第四十六回:长城崩赵构窜南海 青史在宗泽壮中华

附件一 宗忠简公年表

附件二 宗忠简公晚年月表

附件三 北宋元丰后职官品级比较表

后记

试读章节

寂静的夜空,宁静的园林,平静的心境。宗门少妇宜刘,散披着长发,斜拽着白色睡袍,腆着九个多月的胎腹,在林光花影间恬然漫步。

一股暖风拂过,她心中一阵欢喜,脚步愈发轻盈。瞬息之间,身体便冉冉上升,脚下七色花团锦簇,五彩云朵翻滚。俯首而瞰,山林连绵,江水蜿蜒,大地像墨绿色的瀑布向身后飞速流动。山影阑珊,眼前横空一片无际的大海,蔚蓝深澈,风平浪静。

少顷,海面上浮出一朵硕大的莲花,莲台上亭立着她天天膜拜念诵的观音菩萨。风移近前,她赶紧合掌顶额,口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菩萨微笑,指天而逝。

宜刘抬头仰视,天空紫乌,星光闪闪。突然,一道白光飞射,夜空被劈为两半,光亮闪耀,目不能视。紧接着,巨响垂顶,天地震动,波涛飞腾。整个世界雷电大作,暴雨如注。她的身体轻得像一片树叶,在风雨中飘荡。际时,一株电树纵贯长空,闪着红光,落人海中。

顷刻间,大海被点燃了,无边无际的波涛,变成了红色的火焰。云层和雨丝也燃烧起来,像出炉的铁水和飞溅的钢花。随着一声巨响,一个大火球落入宜刘的怀中,她的身体也随之燃烧,像一支透明的红烛。她不再飘荡,而是落座在燃烧的海面上。

天地之间只有燃烧的水和流淌的火,宜刘惊异地体验着周围的一切,却又安然于在红水碧火之中沐浴。她没有一丝痛苦,没有一点恐惧,只觉得浑身温暖舒展。惊异过后,她想到了腹中的胎儿,垂目而视,只见透亮的身体中倒悬一尊坐佛,红润纯真。宜刘自语道:“赤子也!”顿时,火熄波宁,只有祥乐萦耳,洪亮的颂词清晰可辨:

中宵入定跏趺坐,雷电轰鸣心不惊。

烈火涅槊生将相,救亡宋鼎铸英名。

宜刘大声学唱着这四句颂词,忽听侍女慈儿在喊:“夫人!夫人!”宜刘应声惊醒,痴破神清,原来是做了一场梦。

宜刘睁开眼,一盏油灯闪动着烛光,慈儿在整理卧具,她知道天快亮了。慈儿说:“夫人在唱什么?声大得吓人哩。”宜刘回思梦境,颂词尚且清楚。自觉奇异,默记于心,不对人言。

巳午时分,红日高照。昨夜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茅屋顶上,村庄周围的松林山丘,一片洁白。只有石坂塘的水没有被大雪覆盖,乌澈如油的泉水蒸腾着热气,一棵硕大的腊梅树横在塘上,稀疏的黄花散布于树干枯枝之间。蓝天红日下,庭院温暖如春。宜刘梳洗净手,到外屋佛龛前拜完菩萨,正要起身,一阵腹痛。慈儿赶紧扶她回床上躺下,跑到书房告诉主人宗舜卿:“官人,夫人要生产了,快请老妈妈来。”

这已是宜刘第二胎生产。头胎顺产二男儿,取名沃儿,已经四岁。这次生产宜刘已有经验,且自信菩萨保佑,心里并不十分紧张。

生产果然顺利。一看是个男儿,且四肢健长,哭声洪亮,身重九斤,宜刘益信梦中之兆了。“慈儿,快去告诉官人。”

舜卿正坐在书房里候消息。刚及午时,慈儿进来说:“恭喜官人,夫人又生一男孩,母子平安。”舜卿高兴地说:“好!好!好!”他提起湖笔在一方小纸上写道:“嘉祜四年十二月十四日巳时生。己亥,丁丑,乙亥,辛巳。”而后,揭开族谱,为新生的儿子取名。

哥哥属羊,未土之年,名沃,字汝贤,取义沃土乃民生之本。弟弟属猪,亥水之年,舜卿选了一个“泽”字,取义泽雨乃民生之利也。于是又写道:“名泽,字汝霖。”

放下笔,舜卿走出书房,在庭前踱步,口中吟道:“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回到书房,他又翻开典籍,悉心求证泽字的涵义。

《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  《周礼·地官》:“泽国用龙节。”郑注:“泽多龙,以金为节,铸象焉。”

儿子出生在辛巳时,辛代表天,巳代表火,天火乃雷也。泽是龙和雷神居住的地方,雷霆霖雨由此而生。舜卿多思不解,只好作罢。

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两浙路东阳郡婺州的义乌县。在普济寺前的石坂塘村,有一户普通人家。户主宗舜卿,字仲凯,年已三十三岁。系出南阳,乃汉汝南太守宗资的后裔,五代时避乱迁徙江南,移居义乌县,到舜卿时已经是第七代人了。P1-2

序言

独木撑天大节励后——序《宗泽全传——一代名臣的传奇人生》

宗耀祖

我的祖籍在浙江义乌。近年来那里以小商品集散地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穿行于规模不大的义乌城区,不同肤色的客商穿梭往来,热闹非常。距城区东南二三里处,有一个极为普通的村庄,叫宗塘村,村人多以宗为姓。有完整的族谱作证,这里的宗姓人家乃宋代抗金忠臣、贵为朝廷副宰相的开府仪同三司、观文殿学士宗泽的嫡传后人。村里至今仍保留着距今已800多年的宗家祠堂。支撑祠堂的柱木、檩条上雕刻有宗泽修身、治家的手迹;清康熙帝御赐的“丹忱贯日”、“忠尽永葆”牌匾仍完整地保存在宗氏后人家中。作为宗泽的第26代孙,我对宗塘村有着近乎与生俱来的敬畏。

小的时候,虽宗家后代生生不息,枝繁叶茂,但祖宗八百多年前的辉煌已难以荫及子孙,庇佑后人。宗泽老祖宗的子孙们一如大多数的乡下百姓,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艰辛生活。有所不同的是,宗泽的大义大节、治家遗训,却为一代又一代宗家后人传承至今。如今年逾不惑、在商海沉浮中苦苦奋斗拼搏了20年的我辈,每每念及于此,不由得便有了些大彻大悟之感:祖宗荫及后人的并不是金银财宝、官位俸禄,比之更为要紧的是业已上升到文化层面的精神遗产,它足以滋养勉励后人奉公守节,励精图治,走好属于自己的一段人生旅程。

老祖宗宗泽留传千古的孤忠血诚,于今天看来,已有了一种可谓之为图腾的文化意味。我虽不敢言宗家的后人个个优秀,但宗泽精忠报国、重民轻君的思想和重孝守义、勤俭持家的遗训,却使宗氏家族的后人勤勉竭力、恪尽职守,不敢有丝毫的骄惰懈怠,以致代代都不乏有作为之士,且于今犹盛。从这个意义上讲,宗氏后人不忘祖宗、感念宗泽,当在情理之中。这,也是我辈不遗余力,促成《宗泽全传》一书付梓出版的初衷之一。

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当是支撑我们做事做人的信念和动力。宗泽之于我辈,虽然已非常遥远,遥远得如同在祠堂里看到的一尊尊被神话了的塑像,但其血缘却一脉传承。在我幼小的记忆中,老祖宗宗泽早已被神化为除恶降魔的雷神,从他的降生到后来游学四海、为官断案、安良除暴、领兵抗金、扶持新主、力邀二圣还京、为南宋保留半壁江山,都被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这类真假莫辨的故事,通过长辈人的传说和说书人的演绎,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学色彩。直至长大成人,在阅读了更多的史书,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鉴别后,先祖宗泽在我心目中才逐渐变得清晰、甚至亲近起来。

权威的史书记载:宗泽,字汝霖,谥号“忠简”,1060年出生于义乌。自幼“趣志不凡”,游学四海。1091年,31岁的宗泽前往京都开封应试,虽文章出众,才华横溢,但终因不满时政,锥刺朝弊,廷对惊天,被降而录用,赐同进士出身,后历任县尉、知县、通判等职。一生为官清廉、名声卓著,因忠正刚直,不愿同流合污,至60岁致仕(退休)时,仍是个七品小官。

“国难思良将”。如果不是适逢战乱之秋,宗泽也许就这样在胸怀大志中哀其生不逢时,终其一生。是金人的铁蹄蹂躏中原,金兵直逼北宋京城开封城下,给年迈的宗泽提供了历史机遇。1126年,68岁的宗泽受命于危难之时,开始了其独木_撑天的壮阔人生。关于这一点,本传已多有详细记述,在此不再重复。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是著名爱国英雄、抗金名将岳飞《满江红》词中的名句。岳飞激情澎湃、气吞山河的词句令人热血沸腾;其驰骋疆场、精忠报国的故事千古传颂;而他最终死于奸臣之手的可悲可叹结局更今后人为之扼腕叹惜。英雄惜英雄。历史的真实情况是,宗泽与岳飞不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经历了相同的际遇。二人皆为抗金名将,宗泽可算作岳飞的祖辈。当金兵大举进犯中原,徽、钦二帝被虏,在大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危情中,年近七十的宗泽奉诏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率师勤王。南宋初年,统领中原抗金斗争,其职位终止于门下侍郎,即第一副宰相,而当时的岳飞仅仅是官军中一名年轻而不乏军事天才的统制,尚属较低层军官。

岳飞被宗泽认识继而受到赏识源于岳飞的一次错误。宗泽帐下有一大将名叫王彦。王彦原为官军,在一次带兵抗金中战败兵散,新乡突围后与部下裨将岳飞意见不合,岳飞负气带兵出走。后王彦收容残部,建立“八字军”,坚持抗金,队伍壮大神速。宗泽统兵中原后,王彦即效命于宗泽帐下,多有战功。而岳飞独领一军出走,转战于太行山,终因寡不敌众,不但难有战功,所率兵卒也溃散殆尽,走投无路时,又投奔王彦。岳飞违反军令,按律当斩,而王彦惜其才华,杀之不忍,容之又难以服众,最后才想出个两全之策:推荐给他的上司、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宗泽。

岳飞听命于宗元帅帐前。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由于宗泽的精通兵法,惜才爱才,使岳飞的军事天才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并由此成就了他的辉煌,留下了千古英名。宗泽、岳飞年龄悬殊几近半百,但共同的爱国之心、抗金事业把二人连结到一起,相互引为同道。宗泽是岳飞的伯乐和恩人,岳飞是宗泽手下的一员骁将,可以说没有宗泽,就没有后来的岳飞。

往事越千年,功过后人评。明以后的历朝历代,岳飞的英名因有文学评书的传播妇孺皆知,人人耳熟能详,而作为岳飞的上司、其历史功绩远在岳飞之上的宗泽,似乎并不被人们所熟识,至少其知名度远没有岳飞那么大。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误会。真可谓“大象无形,大音声稀”。

宗泽与岳飞同为抗金志士,二人的职务、作用虽不相称,但命运的结局却有惊人的一致之处:宗泽以古稀之年统兵中原,驰骋疆场,甚至为了效忠朝廷。击退金兵,不惜动员全家妇孺老幼一起上阵,团结起同乡好友共赴国难,其诚其义,感天惊地;为了给赵构的小朝廷营造一个安乐窝,从金人囚牢中迎还二圣,70岁的老人身处汴京,心系天下,把该想到的都想到了,把不该他做的都做到了,剩下的就是乞驾回銮。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宗泽老臣连奏二十四疏,字字滴血,权衡利弊,苦口婆心,孤忠血诚,却终于没有能够打动偏居于江淮扬州,追求享乐的赵构皇上。

更为可恨的是,如同历史上任何一个难有作为的朝代一样,在皇上周围始终环绕着一帮惧敌怯战,争权夺利,时时不忘互相倾轧、残害忠良的巨奸逆臣。他们的一言一行,投皇上之所好,从不知国家社稷为何物,一切都以自己的官位私利为行为标准。一如该书中的黄潜善、汪伯彦之流。比起惨遭奸臣残害致死的岳飞,宗泽似乎要幸运一些,虽然黄、汪多次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但宗泽毕竟是朝廷支柱,位及人臣,且有大功于当朝,他的进退走留已事关大宋的生死存亡,即使皇上也不得不谦让三分。民众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综观宗泽励精图治的年代,大势所迫,民怨鼎沸,“群寇”如蜂,宗泽独木撑天,声名远播,已远非几个奸臣所能奈何得了。这不能不说是宗泽的幸运,也是本宋的幸运。不幸的是,宗泽远离朝廷,远离皇上,奔波于抗敌一线,最终也无力回天,壮志难酬,落得个于忧愤中郁闷而死的结局,给后人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深深惋惜和感喟。

拨开历史的雾团,探寻历史事件的成因,即为写作出版《宗泽全传》的又一目的。光大宗泽之精神,以其业绩功勋昭著后人,激励来者,这当是宗氏后人的职责所系。此书若能达到上述之目的,则可了却我辈不枉宗氏后人心愿之一二。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小时候听到的关于义乌县县名来历的一则故事。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在周天子分封的鲁国郊野,有一个美羽家族。美羽家庭以颜色为姓,族长叫凤凰。凤凰有三个儿子,分别叫鲲鹏、朱雀和乌鸦。由于乌鸦全身乌黑,且丑陋瘦小,凤凰、鲲鹏、朱雀都瞧不起它。但乌鸦并不因此而自惭。等凤凰日渐衰老、无力自养时,鲲鹏、朱雀为了各自的富贵,都离开凤凰,远走高飞,惟有乌鸦侍奉在侧。一日,乌鸦去远方给病中的凤凰取水回来,发现凤凰已干渴病死于道旁。乌鸦悲痛万分,为了葬父,它用爪刨掌捧,移土为坟。以致双爪血肉模糊。乌鸦的孝举,感动了周围的乌鸦,一时间千鸦会战,以喙衔土堆坟,终于埋葬了凤凰。此时,群乌伤喙,滴血不止。这一故事后来广为流传。至秦始皇帝统一楚地后,感其孝举,于乌鸦葬父的地方建置乌伤县,唐朝时又改其为义乌县,以弘扬彰显乌鸦孝义的壮举。由此,义乌县成为有名的孝义之乡,乌鸦被当做孝义的使者。在义乌一带,这一传统根深蒂固,长盛不衰。

“万事孝为先”。在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孝道被尊崇为与忠君并重的大节。几近数千年的封建时代,林林总总的大人物不绝如缕,但不管其职位有多高,双亲辞世后均得带孝守丧,谓之“丁忧”。且这一“丁”就是三年,一般情况下不得例外。一些朝廷重臣、统兵大将,公务在身,有时甚至边事告急,碰到“丁忧”这样的大事,连皇上也奈何不得,准其还乡。这在今人看来不可理喻的事情,先辈古人们做得极其认真,足见孝道之于他们的重要。

阅读宗泽,我强烈地感受到,作为孝义之乡历史上最为突出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宗泽之孝义也堪称我辈之楷模。母亲病故,宗泽丁忧三年,日复一日,谨记母训;父亲辞世,宗泽哀痛万分,周折逾月,扶棺回乡,又是三年闲居的丁忧生活。《宗泽全传》一书史海钩沉,付梓出版,便蕴含了宗氏后人弘扬孝道的良苦用心。

作为宗氏后人,我为《宗泽全传》一书的出版感到欣慰。在此,当十分感谢为此传的写作付出大量心血的朱宝庆、雷雨二作者,感谢策划、出版此书的朋友们和责任编辑。正是由于有了他们的辛勤劳作和倾力支持,使得此书的问世才成为可能。是为序。

(序言作者为宗泽第26代孙、侨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后记

宗泽是两宋之交在中原人民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历史人物,他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一、在磁州强留赵构,在大元帅府屡败金兵,彻底粉碎了金人强取赵构的图谋,从而为赵宋的延续留下一条根脉;二、留守东京,以军事胜利中断了金兵对京东、西路的进攻,为赵构在南京再造赵宋王室奠定了基础;三、是两宋之际抗战、中兴路线的制定者、主要代表和惟一的全面实践者,他为乞驾回銮等上给赵构的二十四表、疏、奏札,全面系统地表述了抗战、中兴路线,其中的反逃跑、反投降、反分裂精神发人深省。

宗泽进入仕途后,先后经历了变法派与保守派的斗争、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斗争和忠直廉洁之臣与贪污腐败权臣的斗争。他始终站在历史进步的立场上,坚定不移地反对后党保守势力,反对宣和、靖康、建炎三朝投降派,数十年如一日,与贪官污吏水火不容。

宗泽在斗争中形成了突出的人物个性。这主要包括:把忠君、爱国和亲民有机统一起来的孤忠血诚精神;以国家、民族平等为基础的反侵略立场;对劳动人民的真诚同情和对农民起义武装的深刻理解,善于把农民起义武装转化为反侵略力量的高超艺术;认为治国的关键是选相与用人,以能否危言直谏、通过纠正皇上过失而平息民怨为划分忠奸两党的分水岭,坚持君轻民重的思想。

宗泽尊儒而不迂腐,在北宋空谈心性的气氛中,能大胆运用兵家与法家思想为政用兵;敬佛而不迷信,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和积极的个人奋斗思想;忠君而不愚昧,能甘冒杀身灭族之风险,见血入木地锥刺皇上的昏庸过失,倡导皇上罪己;仇奸而不鲁莽,能善于伐谋,不计私利,以正压邪,积极补救奸邪造成的损失;爱国而不狭隘,平等对待辽、金异族,承认宋朝对辽国灭亡的责任,团结契丹人共同抗金;亲民而不放纵,能以法治民,重教育,严法绳,使民无侥幸之心;禁盗而无偏见,坚持招安政策,平等待遇归顺者,使数百万盗贼转变为抗金的义兵;循规而不拘泥,用兵能奇正相生,灵活运用,连战皆捷。

《宗泽全传》是历史人物传记写作的初步尝试,追求史学、文学、兵学、哲学的统一,以实现事件的历史真实性、情节的生动趣味性、内涵的人生哲理性与语言的文学艺术性的自然和谐。对重要的文献资料,均原貌保存,使作品在历史真实的同时达到逻辑的真实。

著 者

2005年3月2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宗泽全传(一代名臣的传奇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雷雨//朱宝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征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41301
开本 16开
页数 3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4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1: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