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拍核爆炸
内容
编辑推荐

在蘑菇云下抢拍,在核试验场上采访。八一电影制版厂原保密片室张贡友,以目己在罗布泊十几年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写了回忆录《我拍核爆炸》,从一个摄影师的视角,为我们再现了当年发生在中国大西北的那段秘密的、曾经震惊世界的历史。

全书20余万字篇幅,40多个故事,讲述了摄影师们在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电磁波和放射性沾染中抢拍核爆炸的情形,记录了当年核秘密军团的英雄壮举,许多情节都是第一次披露。书中还配发了当时抢拍以及后来收集的200多幅照片,其中半数照片都是首次公布。

内容推荐

电影《东方巨响——中国“两弹一星”实录》,这是一部真实感人的优秀纪录片,荣获了华表奖、金鸡奖,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我非常喜欢这部纪录片,每看一凑都能使我深深地感动。热血沸腾,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的激情岁月。张贵友以自己亲身经历所写下的《我拍核爆炸》一书,同样也深深地吸引着你……

一部《东方巨响——中国“两弹一星”实录》的电影,感染和鼓舞了众多的观众;这部凝聚着张贵友同志心血与情感的《我拍核爆炸》的新书,相信也必将赢得更多读者的喜爱。

目录

第一章 蘑菇云下的摄影队/1

领受秘密任务/2

神秘的第四制片室/5

“兵十号”群像/11

“常怀戈壁事”/13

总闯头阵的柴森/18

从《地雷战》到“核爆炸”/22

补拍出来的经典镜头/28

核试验影片制作内幕/32

“摄得奇景献父老”/36

第二章 抢拍核烈火/44

强过飓风的冲击波/45

比一千个太阳还亮的火球/50

抢拍核烈火/57

难以防备的无形杀手/61

不该发生的故事/66

蘑菇云下的趣事/68

命悬一线的惊险抢拍/72

走进原子弹装配室/75

大山深处的辉煌/77

“空腔”历险/81

一次触地核爆炸/86

第三章 冲向蘑菇云/92

安家在“死亡之海”的气象站/93

秘密的“打猎队”/99

为原子弹“心脏”主刀/105

中国第一颗空爆原子弹的投掷者/112

敢闯“虎穴”的防化连/117

向蘑菇云冲击/122

守着原子弹办公的副司令/125

氢弹。在头顶盘旋/129

跨越天山/133

抢建“万物城”/136

戈壁红柳——程开甲/142

追踪科学家/146

走近“张老将”/149

第四章 十五年磨一剑/159

毛泽东论原子弹/160

沸腾的人民大会堂/166

我的三个“头一次”/172

戈壁滩上起“怪风”/179

一次可怕的汽车追尾/182

保守最高机密/185

军功章的另一半/189

不让提“著名”的著名电影剧作家/194

走进古楼兰/200

十五年磨一剑/207

试读章节

1969年5月,我接受了一项秘密任务。

那时,我刚刚拍完为期长达一个月的党的“九大”,又拍完一年一度的“五一”庆典,轻松喜悦地撤出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城楼,心想,这回可以回家多陪陪我那刚刚一岁半的宝贝女儿了吧!谁想风回到纪录片室,还没容我张嘴。翟超主任就说:“小张,厂里给你个光荣任务,你去‘‘四片室’’报到吧!”

疑惑中我敲开了“四片室”许又新主任的门。我和许主任不认识.只听说他是故事片《智取华山》演政委的那个人。没想到,头一次见面就像老熟人似的亲热,许主任紧紧握住我的手说:“欢迎!欢迎!我们又增添了一名主力军。”他的微笑令我感到亲切。两只明亮的眼睛注视着我:“今后咱们就要围着原子弹转了,这是军委给的任务,很艰巨呀!详细的情况到马兰再说。你先准备准备,后天就出发。再次强调一点,就是要绝对保密。这个任务跟谁都不能说,包括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

当我听到许主任说出“原子弹”三个字时,内心十分惊喜。八一厂的人们虽然都知道“四片室”是拍保密片的,但究竟拍什么内容,谁也不清楚。只感到这个制片室的人来去匆匆,忽隐忽现,是一群很神秘的人。万万没有想到.我也将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了。

谈话的那天晚上,我的思想斗争很激烈,想来想去不能入睡。

我在纪录片“新闻一组”已经干了三年。这个以代号取名的摄制组是专拍中央领导的。经过特批能上天安门的摄影师只有张云清、寇纪文、王程帆和我四个人。能在这个组工作,不仅是纪录片室领导对我的信任,也是八一厂领导对我的信任。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光荣。躺在床上,我掰着指头计数,在短短的三年中,我已不下20次见到毛主席、周总理和其他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

我第一次拍摄毛主席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动乱年代一个特殊的日子。百万红卫兵小将早早地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街头,等候毛主席的接见。那一天,也是我头一次领到能上天安门的记者证。

按照我的分析,毛主席喜欢到群众中去,有可能毛主席出入意料地直奔天安门广场。为此,我把为毛主席拍摄的第一个镜头选在金水桥头。在那儿,我抱着机器的手举累了,眼望酸了,静静地等候着那喜悦的一刻。

令我高兴的是,我的预测竞成了现实。当金水桥头闪光,天安门城楼映红,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的时候,一辆黑色红旗轿车从城门洞里缓缓驶出。我在惊喜中开动了摄影机。伴随着我的激动,轿车驶进我的视野,进入我的画面。我的镜头稳稳地追随着轿车。车子过了桥向右一拐就停下了。所幸的是,在我的身边没有几个记者和我争抢镜头。车门打开,从车内走出一个身材魁梧、戴着红五星、红领章的军人.我不禁一阵迟疑:这是哪位元帅呢?瞬间十大元帅的形象从头脑里一一闪过。还没容我反应过来,一个人们十分熟悉的红光满面的形象已走进画面,我这才像从梦中醒来一样,是毛主席!我镜头中穿军装、戴军帽的就是毛主席!我向前跨了几步,接着就拍毛主席下车的特写镜头。

那一天,我在城楼上跟随毛主席左右,从清晨到午后,工作了近八个小时。我一直处在极度的兴奋之中。我从镜头里观看毛主席,又从镜头外端详毛主席,越看越感到老人家伟大,越看越产生热爱之情。我这个穷山沟里出生的苦命孩子,小时候爸妈常告诉我:毛主席是咱们的救命恩人,长大要跟着毛主席走。然而,做梦也不曾想到会这样近距离地见到毛主席,又这样近距离地工作在毛主席身边。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给了我温暖,给了我幸福,也给了我荣耀。连我老家的人都为我的工作感到自豪和骄傲。每次回到北京郊区平谷县公爷坟村的老家,我们村的老书记总是亲切而自豪地说:“咱们贵友是从毛主席身边来的!”这样的话语,使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想到现在工作的幸福,又想到刚刚接受的秘密任务,我的心里有点儿打鼓’:即将进入的第四制片室和将要踏上的罗布泊会是什么样子呢?新的工作,我能干好吗?P2-3

序言

1964年10月16日,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在中国西部的罗布泊,爆发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从此,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拉开了帷幕。

神奇的罗布泊不仅成就了影响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业,也造就了一个人数众多的优秀的英雄群体。它为我们留下的不仅是物质的“两弹一星”,也为我们留下了永传后代的“两弹一星”精神。

在高大的蘑菇云下,在千军万马的行列里,一直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小分队,他们手拿摄影机,身着防护服,把“两弹一星”人创造的辉煌,牢牢定格……

这支特殊的小分队,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派往罗布泊拍摄核爆炸的代号为“兵十号”的摄影队。之后,根据周总理的指示,以“兵十号”为核心又组建成八一电影制片厂“第四制片室”。这是一支精悍的小分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队伍。为了圆满完成核爆炸拍摄任务,每次核爆前,他们都不顾个人安危,争着把自己的摄影点往前靠;爆后,为了记录爆区的真实景象,他们又抢先冲入核烈火。20多年的努力,第四制片室几代人为核试验留下了几十万米的电影资料,为党中央和军委领导制作了绝密的汇报片和甲级片70余部,并先后有《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毛泽东思想伟大胜利》、《飞向太平洋》、《东方巨响——中国“两弹一星”实录》四部纪录片公开向社会发行。

作为核试验现场组织指挥包括效应试验的组织者,我曾与八一电影制片厂第四制片室的杨采、许又新及随后加入这支队伍的张贵友等同志都有过多次的交往,可以说我很熟悉这支队伍,并十分钦佩他们的拼搏精神。

张贵友年轻时在核试验场上冲锋陷阵十几年,抢拍了许多精彩镜头,退休后又奉命把凝聚第四制片室几代人心血的“两弹一星”的资料精心编导成了电影《东方巨响——中国“两弹一星”实录》。这是一部真实感人的优秀纪录片,荣获了华表奖、金鸡奖,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我非常喜欢这部纪录片,每看一凑都能使我深深地感动。热血沸腾,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的激情岁月。张贵友以自己亲身经历所写下的《我拍核爆炸》一书,同样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一部《东方巨响——中国“两弹一星”实录》的电影,感染和鼓舞了众多的观众;这部凝聚着张贵友同志心血与情感的《我拍核爆炸》的新书,相信也必将赢得更多读者的喜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拍核爆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贵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550765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5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1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5: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