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会碰到碧落黄泉的反差时刻,面临迂回曲折的艰难关头,遭遇悲欢离合的感情波澜,承受意兴阑珊的怅惘一霎,这部「满纸荒唐言」,这「一把辛酸泪」,这些你再熟悉不过的人物、面孔、性格、命运,会从正面反面给你。一些启示,一些教益,一些道理,一些思考,进而让你豁然开朗、幡然彻悟……
| 图书 | 李国文楼外说红楼(插图本)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谁都会碰到碧落黄泉的反差时刻,面临迂回曲折的艰难关头,遭遇悲欢离合的感情波澜,承受意兴阑珊的怅惘一霎,这部「满纸荒唐言」,这「一把辛酸泪」,这些你再熟悉不过的人物、面孔、性格、命运,会从正面反面给你。一些启示,一些教益,一些道理,一些思考,进而让你豁然开朗、幡然彻悟…… 目录 曹雪芹写吃……………1 曹雪芹写性……………14 曹雪芹写死……………23 曹雪芹写骂……………35 曹雪芹的梦魇…………43 最怕胡庸医……………55 大手笔高鹗……………68 探春的致命伤…………79 晴雯的结局……………90 秦可卿的魅力…………102 天下第一老太…………111 贾政的感觉……………124 王夫人的精明…………140 邢夫人的闹剧…………150 赵姨娘的折腾…………160 贾宝玉挨打……………170 钗黛的文学观…………180 妙玉的迷失……………190 凤姐和来旺儿…………200 贾环的不归路…………209 贾雨村的嘴脸…………219 丫头心态………………232 贾芸的拍马术…………243 茗烟的奴才学…………252 李十儿的牛皮…………263 小人的压轴戏…………276 红楼食货志……………289 贾府的洋货……………306 由茄鲞谈起……………317 红楼非梦………………326 试读章节 在一部文学史上,凡大家巨匠,都是美食主义者,或曾经是美食主义者。曹雪芹在北京西郊,穷得只能喝粥就咸菜,并不妨碍他在《红搂梦》里写出那么多精致刁钻的吃食来。 大多数中国人未必背得全苏东坡的诗词,但没有领教过“东坡肉”和“东坡肘子”者,恐怕为数甚少。很多读者对于红学也许并不入门,但吃起“红楼宴”来,也是有滋有味,大快朵颐的。 在中国荦荦大观的食谱中,能以文人的名字和作品冠名于珍馐,实在使耍笔杆子者扬眉吐气。 曹雪芹写吃 ——北京谚语,“三代为宦,才知穿衣吃饭”,在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不讲究口福的官员呢? 我记不起在哪里读到过,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的一则轶事。说他好美食,喜佳人。这位明神宗的首辅,完全按照孔夫子“食色性也”的教导,不仅好食,同时好色。有正式编制的姨太太,达七位之多,还不包括众多的姬妾,和长期、短期的性伴侣。为了性欲不减,为了旺盛的荷尔蒙,自然要吃各式各样能够壮阳的东西。食和色,在他这里达到了高度一致。 戚继光守登州,专门指派渔民,到黄海捕获一种名叫“腽肭脐”的海兽,取其睾丸,也就是俗谓的海狗肾,定期送往北京,给这位内阁长官,他的顶头上司煲汤喝。据明代文人王世贞的记载,张江陵喝了这种汤以后,奇热攻心,阳亢无比,虽数九寒天,头顶出火。由于张居正冬天戴不住帽子,官员们在风雪寒冬的天气里,也都效法首辅,一律光头,这就成了万历年间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张居正吃到这等离奇荒诞的地步,你得承认,凡官皆擅吃,不吃难为官,他是个会吃的官。 这并不稀奇,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不讲究口福的官员呢?只要是官,被请客,被宴会,被应酬,被尊到主桌主位的机会,要比老百姓多得多。因此,嘴巴越吃越刁,舌头越吃越灵,胃口越吃越大,品味越吃越高,于是,吃的水平也就越来越高,逼得厨师的手艺也跟着精益求精,登峰造极。 应该承认,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扬光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五千年来这班能吃、好吃、善吃、懂吃的大小官僚们的推动。倘若要评功摆好的话,拥有善吃之嘴、善品之舌的大小官僚,应该是中华美食走向世界的功臣。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饱尝帝国主义的侵略,一部近代史,不如意事常八九,落后挨打,愚昧挨打,不长进挨打,打得中国人实在抬不起头来。但是,只有中餐,打不倒,谁也没打过,打也打不倒,真是让炎黄子孙扬眉吐气。甚至可以这样预言:真是到了地球终结那一个晚上,在最后的晚餐桌上,选吃中餐者,肯定比选吃西餐者要多得多。 这种自我安慰,有点阿Q,可除了这,还有别的值得阿Q的吗?P1-2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李国文楼外说红楼(插图本)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国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33308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0 |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 印刷时间 | 2005-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6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1 |
| 高 | 2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