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反映我军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改编过程的全景式纪实文学作品。本书以大量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饱蘸情感的文学笔法,记叙了两党在中华民族的危亡关头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全过程。
图书 | 八路军改编纪实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反映我军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改编过程的全景式纪实文学作品。本书以大量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饱蘸情感的文学笔法,记叙了两党在中华民族的危亡关头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全过程。 目录 第1章 众兵云集在陕北 /1 第2章 高福源的请求 /14 第3章 连接十七路军的秘密通道 /123 第4章 牧师的使命 /35 第5章 肤施会谈 /46 第6章 东征,到抗日前线去 /58 第7章 觉悟的一日 /72 第8章 新的开端 /86 第9章 会师甘南 /96 第10章 兵败祈连 /110 第11章 潘陈会谈 /126 第12章 西安风云 /133 第13章 在群龙失首之际 /147 第14章 西安斗智 /162 第15章 杭州交锋 /l79 第16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 /189 第17章 卢沟烽烟 /200 第18章 最后关头 /216 第19章 南京,兵临城下 /232 第20章 云阳改编 /247 试读章节 现在蒋介石又通报中央红军已到了陕北,两军会合,岂不是如虎添翼?目前就必须尽快与之决战,阻挡毛泽东与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合。他急令王以哲前往阻敌,在甘泉南面的榆林桥一带与红军交战,结果又有4个营被歼,六一九团团长高福源被擒。 劳山、榆林桥之战的失利,确使张学良大吃一惊,红军怎就如此厉害? 中央红军是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的。 经过长途跋涉,队伍十分疲惫。现在与西北红军会合了,队伍壮大了。毛泽东下了一道命令:“队伍在吴起镇休息一周。” 红军将士们松了一口气,在这里进行政治教育和军事整顿,补充训练新兵。 9月中旬,中共中央率领陕甘支队从俄界出发,通过依山傍水的古栈道,行至天险腊子口。这里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是四川进入甘肃的天然门户。据传,这里是三国时诸葛亮修建的古栈道,地势险要,现由甘肃军阀鲁大昌把守。鲁占据险要,自以为固若金汤,没想到挡不住犹如天兵天将的红军,红一军团的前卫师接受了攻占腊子口的任务,两路进攻一举夺下,胜利通过了腊子口。 红军终于翻过了长征路上最后一座雪山——岷山,出了腊子口,到达甘肃宕昌县的哈达铺。 此刻,红军到哪里去的问题还一直未能确定下来。为了这个问题,政治局的主要领导多次协商,但难以统一意见:有人主张一直开到绥远、察哈尔前线,原因是我们要北上抗日,就要到前线去,让全国人民真正认识红军是革命的,是抗日的,是为了民族利益的。也有人主张到宁夏,那里人少、地多,便于红军休养生息,等我们兵强马壮了再上前线才是上策。然而这些观点又遭到质疑,全被否定了,那么,究竟哪里是归宿?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次,周恩来派遣红一军团侦察连长梁兴初到镇上侦察,偶然间拾得几张国民党的报纸回来,就交给周副主席。许久没有见过报纸了,他不由地浏览起来。突然他在一个并不显眼的位置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陕北匪患未除,剿共仍需努力》。这条消息报道了陕北安定、延长、保安、安塞、延川等县被刘志丹率领的红军所占领。 周恩来兴冲冲地回到镇上关帝庙,对毛泽东说:“我们可以确定北上的落脚点了。” 毛泽东看他高兴的样子,惊喜地问:“你有了什么好消息?” 周恩来指一指手中的报纸,“你看国民党帮了我们的忙,陕北有一大片根据地,还有5000多名陕北红军,而且这里东有山西,西靠宁夏,山西的汾河流域有‘米粮川’之称,宁夏不也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一说吗,这对我们创立根据地是大有好处的。更何况在陕北红军的召唤下,这里的群众基础很好,确是一个最合适的去处。” 洛甫(张闻天)、博古(秦邦宪)听到这个消息,都非常高兴,马上表示同意,毛泽东笑一笑说:“既然国民党为我们指了路,那我们就朝陕北进军吧!” 经过几天的急行军,红军顺利地通过了敌人设置在武山到漳县之间的封锁线,又在青石咀后山意外地围歼了东北军的一支骑兵部队,缴获了大批子弹、军衣和马匹,解决了部队不少的困难;同时,多数俘虏都参加了红军。到达城角铁,碰到陕北红军派来给毛泽东同志送信联络的人。 “陕北红军接我们来了!” 大家立即欢呼起来。这一天,红军走了100多里,到达陕甘宁交界的老爷山,次日进入陕北直奔吴起镇。 经过短暂的休整,部队恢复了生机,中共中央作出决定,扩大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员,由毛泽东任主席。为统一军事指挥,恢复一方面军番号,下辖一军团(陕甘支队改成)和十五军团。毛泽东安排中央机关及所有非战斗单位前往陕北苏区中心瓦窑堡。 毛泽东率红一军团南下与十五军团会合于甘泉。 P4-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八路军改编纪实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郝雪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303134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7000 |
出版时间 | 2005-09-01 |
首版时间 | 2005-09-01 |
印刷时间 | 2005-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E297.3 |
丛书名 | |
印张 | 1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