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元典是科学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是历经时间考验的不朽之作。它们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创造的结晶,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载体,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达尔文的名著《物种起源》由舒德干等译,作为《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的一种,是“科学元典丛书”最先推出的一种。舒教授为本书撰写了深入浅出的导读,并增加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资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这一经典著作的可读性。
图书 | 物种起源/科学元典丛书/科学素养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科学元典是科学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是历经时间考验的不朽之作。它们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创造的结晶,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载体,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达尔文的名著《物种起源》由舒德干等译,作为《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的一种,是“科学元典丛书”最先推出的一种。舒教授为本书撰写了深入浅出的导读,并增加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资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这一经典著作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跟许多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一样,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诞生主要得助于三个方面:一是历史思想财富的继承和精练;二是大量直接和间接科学实践的累积;三是科学灵感的点燃。关于历史上进化思想财富的继承, 达尔文在他这部科学巨著和哲学宏论的开首,便以“引言”的形式简述了34位先行者的工作。其实,进化思想源远流长,涉及面广,与达尔文学说的诞生关系密切。为了帮助读者对这一历史背景有更多的了解,这里再做些补充和简介。 在绪论中,达尔文介绍了他一生中两件后来导源现进化学说的最为重大的科学实践,一是1831年刚刚从剑桥大学基督学院获得神学学位后便以博物学者身份投身历时五年的贝格尔号舰的环球旅行。广泛搜集和深入观察所得来的大量自然界中物种变化的事实,对年轻达尔文头脑中的自然神学观念产生了强烈撞击。 由物种可变或生物演化的观念到真正创立一个有说服力的进化理论,还必须解决生物演化的机制和驱动力问题。在达尔文之前,拉马克等一批早期进化论者也曾试图探索生物演化的机制,但均未成功。正在这时,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恰如捅破了一层窗户纸,给达尔文带来很大的灵感启迪,催生了“生存斗争、优胜劣汰” 的自然选择理论的形成。 目录 《物种起源》导读 引言 绪论 第1章 家养状态下的变异 第2章 自然状态下的变异 第3章 生存斗争 第4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第5章 变异的法则 第6章 本学说之难点及其解译 第7章 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 第8章 本能 第9章 杂种性质 第10章 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第11章 古生物的演替 第12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 第13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续) 第14章 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形态学、胚胎学和退化器官的证据 第15章 综述和绪论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物种起源/科学元典丛书/科学素养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达尔文 |
译者 | 舒德干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09558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92 |
出版时间 | 2005-10-01 |
首版时间 | 2005-10-01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111.2 |
丛书名 | 科学元典丛书 |
印张 | 21 |
印次 | 7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6 |
宽 | 192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