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教育通史(第4卷)(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全书的第四卷。这一卷包括从鸦片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的教育发展史,着重探讨了中国封建主义旧教育逐步衰废,资产阶级“新教育”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基本规律和深刻的经验教训。本卷以近代教育改革为主线,分别对地主阶级改革派、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教育做了历史总结,揭示了历次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指导思想、取得的成果及其所遇到的阻力和进行的斗争。本卷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阐明闭关自守、顽固守旧是没有出路的;“向西方学习”是当时的时代潮流。但是,在帝国主义强权控制下,政治上没有完全的独立,经济上不能完全的自主,又缺乏正确的思想理论作指导,就不可能真正建立中国自己的新教育,一批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求真理、从事教育改革尝试的志士仁人,都一一遭受挫折而饮恨九泉。尽管如此,这些宝贵经验和沉痛教训都将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

内容推荐

本书论述了我国从远古时期至建国后三十五年的教育,全面闸释了我国教育的产生、演变、发展的全过程,是我国首部全面系统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史的经典之作。

目录

第十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社会的变迁与“新教育”的产生

一、内忧外患的中国社会

二、“西学”的进一步传播和“新教育”的萌芽

 第二节 龚自珍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尊德性”、“道问学”的人才教育论

三、学习西学,改革封建教育的主张

 第三节 魏源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向西方学习,改革封建教育

三、学习论

四、教化论

第十二章 太平天国的教育

 第一节 太平天国教育的指导思想

一、革命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革命教育的宗旨

 第二节 太平天国教育的方针政策

一、反孔、反封建的教育方针

二、招贤纳士,重用读书人的政策

三、改革传统文学

四、改革传统的科举制度

 第三节 太平天国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育内容

一、《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教育的规定

二、几种教育组织形式

三、教育内容的革新

 第四节 洪仁开的教育思想

一、“志在攘夷愿未酬”的革命经历

二、“修好炼正,德才兼备”的人才教育

三、“学习邦法,大兴政教”的教育制度革新

四、“自新之学”的教育内容

第十三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洋务运动中资本主义教育的萌芽

一、洋务运动和“新教育”的产生

二、洋务教育的实施

 第二节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兴办洋务教育

三、《劝学篇》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纲领

第十四章 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教育思潮

一、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基本教育主张

二、容闳及其《予之教育计划》

三、郑观应及其《盛世危言》

 第二节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

一、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活动

二、“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三、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关于教育的论战

 第三节 清末“新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废除科举制度

二、新教育制度的建立

三、厘订教育宗旨

……

第十五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

第十六章 帝国主义的文化教育侵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教育通史(第4卷)(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毛礼锐//沈灌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802319
开本 32开
页数 387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529
丛书名
印张 12.375
印次 3
出版地 山东
217
15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2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8: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