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顾恺之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杰出的人物画家,在画史上与南朝的陆探微、张僧被后人并称为“六朝三杰”。他的人物画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生动传神。笔法如春蚕吐丝,形神兼备。本书从顾恺之的生平轶事、绘画成就、画论、文学作品、美学思想、艺术风格、成功之路,以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多方面对顾恺之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顾恺之的几幅传世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内容推荐

《顾恺之研究》是作者所承担的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课题《顾恺之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本书从顾恺之的生平轶事、绘画成就、画论、文学作品、美学思想、艺术风格、成功之路,以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多方面对顾恺之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传为顾恺之的几幅传世作品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伦敦本《女史箴图卷》系顾恺之真迹;辽宁本《洛神赋图卷》、乾隆鉴赏过的白描本《洛神赋图卷》当系六朝某大家真迹;《列女仁智图卷》可能是与顾恺之同时而稍晚的谢稚真迹;而《斫琴图卷》绝非顾恺之作品等独到见解。对顾恺之的3篇画论亦进行了深入的考证辨析,旁征博引,解开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外诸多专家、权威学者历五六十年时间企望解开而没有解开的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千古哑谜。全书内容翔实,考证严密,说理深刻透彻。《美术观察》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李一先生所言:《顾恺之研究》是迄今为止“关于顾恺之研究最深入的一本专著”。

目录

序\李一\1

第一章 顾恺之的生平轶事\1

第一节 顾恺之的身世\1

第二节 顾恺之生卒年考\2

第三节 顾恺之的三绝及其传闻轶事\5

第二章 历代著录中记载的顾恺之画迹\10

第一节 可以确认的顾恺之作品\10

一 顾恺之的壁画创作\10

二 顾恺之的释道人物画作品\12

三 顾恺之的写真作品\15

四 顾恺之的人物故实画作品\24

五 顾恺之的山水画作品\33

六 顾恺之的花鸟画作品\34

七 顾恺之的其他作品\35

第二节 不能确认的作品\36

第三节 误定作品\39

第三章 传为顾恺之的几幅传世作品\44

第一节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44

一 《女史箴》解题及注译\44

二 从《女史箴》到《女史箴图卷》\51

三 伦敦本《女史箴图卷》当系顾恺之真迹\55

四 《女史箴图卷》的流传情况\77

第二节 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78

一 《洛神赋》解题注译\78

二 《洛神赋图卷》的创作权问题\87

三 从《洛神赋》到《洛神赋图卷》\95

四 从白描本、辽宁本到弗利尔设色本、北京故宫本\101

五 北京故宫本《洛神赋图卷》确系宋摹本\105

六 辽宁本《洛神赋图卷》当系六朝真迹\108

七 白描本《洛神赋图卷》若干问题的探讨\126

八 "洛神"迷醉与魏晋绘画的审美理性\132

第三节 传为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卷》\141

一 《古列女传·仁智传》注释\141

二 从《古列女传·仁智传》到《列女仁智图卷》\155

三 《列女仁智图卷》若干问题的探讨\163

第四节 关于《斫琴图卷》\176

一 《斫琴图卷》绝非顾恺之作品\176

二 《斫琴图卷》不是宋人摹本\177

三 《斫琴图卷》当系晚唐真迹\177

第四章 顾恺之的画论\179

第一节 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179

一 《画云台山记》之考辨\179

二 云台山与《画云台山记》\225

三 《画云台山记》论\238

四 《画云台山记》订文今译\247

第二节 顾恺之的《魏晋胜流画赞》\249

一 顾恺之《论画》与《魏晋胜流画赞》题目互误及其他\249

二 《魏晋胜流画赞》伪作辨\261

三 就《魏晋胜流画赞》之真伪答韦宾先生\273

四 《魏晋胜流画赞》考辨析译\288

第三节 顾恺之《论画》考辨析译\316

第五章 顾恺之的文学作品\330

第一节 顾恺之的文学作品\330

一 雷电赋\330

二 观涛赋\332

三 冰赋\333

四 凤赋\334

五 湘中赋\336

六 湘川赋\336

七 筝赋\336

八 拜员外散骑常侍表\337

九 祭牙文\338

十 虎丘山序\339

十一 嵇康赞\339

十二 水赞\340

十三 启蒙记·天台山记\340

十四 晋文章记\341

十五 父悦传\341

十六 四时诗\342

十七 启疑记\342

十八 启蒙记\342

十九 顾恺之集\342

第二节 魏晋名臣画赞\343

第三节 书赞\344

第六章 顾恺之的美学思想\345

第一节 顾恺之的传神论\345

一 以形写神\345

二 怎样"以形写神" \346

三 神态、身份与环境\349

四 "形似"与"变形"\350

五 生活与传神\352

第二节 顾恺之的"迁想妙得"论\353

一 顾恺之"迁想妙得"论的提出\353

二 诸家关于"迁想妙得"论的解释\353

三 "迁想妙得"之我见\359

第三节 顾恺之的"临见妙裁"、"置陈布势"\360

第四节 顾恺之的"玄赏则不待谕"说\362

第五节 顾恺之的"欲使自然为图"的美学观\363

第六节 从顾恺之的诗文残篇看其审美思想\365

一 断章残句的文化遗憾\365

二 追求复然超绝的自然境界与审美境界\366

三 注重欣赏自然境界时的心神交通\368

第七章 顾恺之的艺术风格与成功之路\370

第一节 顾恺之的艺术风格\370

一 顾恺之的用笔\370

二 顾恺之的设色\371

三 顾恺之的艺术手法\371

第二节 顾恺之的成功之路\373

第八章 顾恺之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375

第一节 历代美术评论家、史论家对顾恺之的评价\375

一 关于顾恺之评价之论争\375

二 谢氏黜顾议\377

第二节 顾恺之在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379

一 顾恺之的美学思想价值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379

二 顾恺之的绘画技法、技巧对后世的影响\382

附录\384

后记\398

试读章节

[解题]

《洛神赋》是三国时文学家曹植写的一篇赋。洛神,洛水之神,相传为古帝伏羲氏之女。关于《洛神赋》的写作缘由,历来学术界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洛神赋》原名《感甄赋》,是曹植因思念甄后,过洛水时有感而作。曹植年轻时,爱慕甄逸之女,曾求婚未遂,极为失望。袁绍破邺,娶逸女给他第二子熙为妻。曹操破袁绍,曹丕见她姿貌绝伦,纳为夫人,继立为后,称为甄后。后来,曹丕宠郭后。黄初二年六月甄后为郭后所谗,曹丕遣使赐死,葬于邺。黄初三年曹植入京师朝见曹丕。曹丕将甄后所爱用的玉镂金带枕予曹植观看。曹植不觉流泪。曹丕将玉镂金带枕赠给曹植。曹植在返回封地途中,经过洛水,追想宋玉所说神女故事,就作了这篇叙事赋,借以抒写他心中哀感幻艳、辗转思慕的情绪。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洛神赋》系假托洛神寄寓对君主的思慕,表达衷情不能相通的苦闷。

对于《洛神赋》的写作缘由,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作为文学作品,人们更倾心的是这篇赋所传达的人生追求幻灭后的悲哀情绪,以及这篇赋在审美表现上所达到的极高水平。也正是这些,吸引了后来画家们的特别青睐。

P78

序言

20世纪的美术史学研究,通史多于专史,泛泛而谈多于专题研究。对唐以前画家的个案研究形成专著者尤少。同行们常说:“古人难找,今人难挑。”研究古代画家,首先要从古籍中查找材料,查找材料颇费工夫,对材料进行梳理甄别不仅费时间,而且颇有难度,没有水平不成,有水平而坐不住冷板凳也不成。从功利的角度看,研究古人远不如评论今人实惠,以至于许多科班学美术史的,到后来都转入对当代美术的评论,或者干脆告别研究领域,改作他行了。

在我所接触的美术史家中,袁有根先生是一位潜心于古代美术研究且成果突出的同道。我是在20世纪末的“首届美术学论文评奖”活动中初识袁先生的。袁先生是获奖作者,论文受到了评委的好评,人很朴实,对学问津津乐道。治学上很有点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乐在其中的精神。近年来又陆续读到他的有关吴道子、有关《历代名画记》的专著和论文,很为其潜心治史的态度所感动。

近日又读了袁有根先生与苏涵、李晓庵合著的《顾恺之研究》初稿。这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顾恺之的专著。内容包括顾恺之的生平履历、绘画艺术、画学理论、文学作品、美学思想以及顾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读后受益匪浅。提起顾恺之,大家均知他是一位大画家,历史上称其为“画圣”,然能知其详者甚少。正如人人都知孔子是“圣人”,但真正能说透“圣人”者又有几人?这部书是否说透了顾恺之,还要由广大读者特别是美术史家同行来检验。我个人的感觉是,读了此书,我原来心目中的顾恺之,由平面变成了立体,由单薄变得厚重,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应该说,这部书是我迄今为止所看到的关于顾恺之研究最深入的一本专著。

袁有根先生以考证辨析见长,关于传世的几幅顾恺之作品,通过考证辨析,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如认为伦敦本《女史箴图卷》当系顾恺之真迹;辽宁本《洛神赋图卷》当系六朝真迹;乾隆所看到的白描本《洛神赋图卷》亦系六朝真迹;北京故宫本《列女仁智图卷》很可能是与顾恺之同时而稍晚的谢稚的真迹;《斫琴图卷》绝非顾恺之作品。这些见解发前人所未发。另外,对顾氏画论也进行了认真的考辨。袁先生的考辨,既涉及古人,又涉及今人,行文旁征博引,特别是与几位美术史家对同一问题的商榷,尤为精彩,读之不免击掌。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学术研究正是在相互商榷中向前推进的。

辨彰学术,考镜源流,是清代以来学人所遵循的主张,也是学人安身立命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袁有根先生得到了学术的快乐,读者也将从《顾恺之研究》中分享学术的快乐。

与袁有根先生相比,真是惭愧。十年前曾想做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璀的个案研究,当时曾收集了一些资料,但因《美术观察》编务及美术活动等琐事缠身,一直没有做成。袁先生命我为《顾恺之研究》作序,诚惶诚恐。友人之托,不敢违命,见贤思齐,催我奋发。以上数语,谨表祝贺。

是为序。

李一

2003年12月23日于青岛旅次

(序文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

后记

《顾恺之研究》是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是全国艺术科学“八五”规划课题《(历代名画记)研究》的发展和延续。

笔者在主持完成“八五”规划课题《(历代名画记)研究》时,涉及《历代名画记》为顾恺之所立的传记以及所收录的三篇画论。因此,在顾恺之问题上下了不少功夫,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论文。为了进一步研究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曾三次去四川苍溪云台山进行考察,并考察了与此有关的陕西城固、汉中、勉县的云中山、四川三台云台山、四川江油灵台山,江苏江宁云台山、牛首山、南京紫岩山、江苏连云港云台山等地方。在此基础上,以《顾恺之研究》为题,于1999年申报并被批准为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经过数年的潜心研究和探讨,最后汇总为此书。

由于资料等方面的问题,涉足顾恺之研究者都颇感艰难。本书作者经过多年努力,不敢说有重大突破,但窃以为在以下几点上,对顾恺之研究有所发展。

一、对顾恺之的三篇画论进行了认真的考释和解析,特别是关于《画云台山记》一文的研究,解开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外众多专家、权威、学者历五六十年时间企望解开而没有解开的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千古哑谜。

二、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严肃认真的考证、分析,发现并充分论证了伦敦本《女史箴图卷》根本不是什么唐摹本,当系顾恺之真迹;故宫本《列女仁智图卷》根本不是宋摹本,而极有可能是与顾恺之同时而稍年轻于顾恺之的谢稚的真迹。现存四本保存了魏晋风格的《洛神赋图卷》不管其是摹本还是真迹,其祖本皆出自一人之手,而非三本设色《洛神赋图卷》是顾恺之作品,白描本《洛神赋图卷》是陆探微作品。《洛神赋图卷》的作者极有可能不是顾恺之,而可能是陆探微或史道硕或其他魏晋南北朝某大家的作品。辽宁本《洛神赋图卷》、乾隆所鉴赏过的白描本《洛神赋图卷》当是魏晋南北朝真迹。《斫琴图卷》绝非顾恺之作品,当是晚唐某画家真迹。为了搞清这些作品究竟是真迹还是摹本,我们除作了大量的考证、分析和比较外,还专门去故宫看了故宫本《洛神赋图卷》、《列女仁智图卷》、《斫琴图卷》,去沈阳看了辽宁本《洛神赋图卷》原画。由于经费有限,未能到英国伦敦和美国弗利尔去看那几幅流失到海外的作品,乃一憾事。

三、将前人的零碎研究汇集整理,辨伪存真,形成对顾恺之一生创作的整体认识。

本书执笔撰写的情况是:

第一章由李晓庵执笔,袁有根补充修改。第二章由袁有根执笔。第三章由袁有根执笔,其中《(洛神赋)解题注释》、《“洛神”迷醉与魏晋绘画的审美理性》由苏涵执笔。第四章由袁有根执笔。第五章由苏涵执笔,其中《魏晋名臣画赞》由李晓庵执笔。第六章由袁有根执笔,其中第六节由苏涵执笔。第七章、第八章由袁有根执笔,李晓庵补充。全书结构设计和定稿前的校对工作由袁有根负责。苏涵、李晓庵也参与了校对。

本课题在完成过程中得到校领导和校科技处及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得到李文儒先生、林树中先生、薛永年先生、张子宁先生、马宝杰先生、吴炎亮先生的积极帮助,得到不少同事和学生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课题主持人袁有根

2004年12月2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顾恺之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有根//苏涵//李晓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5072286
开本 16开
页数 3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
丛书名
印张 2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