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影响世界的50位经济学家
内容
编辑推荐

亚当·斯密、李嘉图、马克思、瓦尔拉、马歇尔、韦伯、凯恩斯、熊彼德、海耶克……这一连串光辉的名字因为他们在经济学界的影响在人们大脑中不断闪烁,他们虽然没有浩浩荡荡的大军可指挥,更没有堂堂皇皇的帝国可统治,然而,他们的言行却比许多光华盖世的政治家对历史更具有影响力,比许多调兵遣将的大统帅更能摇撼人心,也比那些国王与皇帝们对人民的祸福更为密切。本书引领你一步步撩开经济学家的神秘面纱,窥探智者的真面目、真性情、真观点,以及他们真正神奇的奥秘所在。

内容推荐

经济建设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公众的神经,经济学家的一言一行都吸引着社会的眼球。经济学家虽没有军事家的刀剑、政治家的权杖,却靠挥舞替经济规律这支“看不见的手”,而真正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历史。

本书引领你一步步撩开经济学家的神秘面纱,窥探智者的真面目、真性情、真观点,以及他们真正神奇的奥秘所在。

目录

1.亚当·斯密(1723~1790年)

2.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

3.马尔萨斯(1766~1834年)

4.圣西门(1760~1825年)

5.萨伊(1767~1832年)

6.傅立叶(1772~1837年)

7.西斯蒙第(1773~1842年)

8.罗伯特欧文(1771~1858年)

9.李斯特(1789~1846年)

10.穆勒(1806~1873年)

11.考纳德(1801~1877年)

12.经济数理派(19世纪末)

13.卡尔马克思(18侣~1883年)

14.韦伯(1864~1920年)

15.马歇尔(1842~1924年)

16.霍布森(1858~1940年)

17.瓦尔拉(1834~1910年)

18.韦伯伦(1857~1929年)

19.凯恩斯(1883~1946年)

20.熊彼德(1883~1950年)

21.庇古(1877~1959年)

22.汉森(1887~1975年)

23.史威吉(1910~)

24.罗宾逊(1903~1983年)

25.丁伯根(1969年诺贝尔奖得主)

26.萨缪尔森(1970年)

27.希克斯(1972年)

28.阿罗(1972年)

29.海耶克(1974年)

30.康特罗维奇(1975年)

31.弗里德曼(1976年)

32.西蒙(1978年)

33.刘易斯(1979年)

34.托宾(1981年)

35.莫迪利阿尼(1985年)

36.索洛(1987年)

37.科斯(1991年)

38.贝克尔(1992年)

39.诺斯(1993年)

40.纳什(1994年)

41.蒙代尔(1999年)

42.凯尼曼(2002年)

43.史密斯(2002年)

44.罗伯特恩格尔(2003年)

45.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2004年)

46.格林斯潘(1926~)

47.索罗斯(1930~)

试读章节

斯密教授

亚当·斯密于1723年诞生在爱丁堡附近的一个名叫楷考第的小城。他的父亲是一个海关官吏,在他出生前几个月就死去了。亚当是年轻孀妇惟一的孩子,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他。孩子长得脆弱、多病,不喜欢和同年伙伴一起吵吵闹闹。家庭生活不宽裕,但也不太困难。幸运的是,楷考第有一所好的学校和一位出色的教师,这位教师并不像许多人那样,单单用圣经语录和拉丁文变位法填塞孩子们的头脑。此外,斯密在孩提时代周围就有许多书。斯密的博大精深的出众学识,就发端于此。

诚然,斯密由于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没有受过像贵族杜尔阁那样出色的教育。比如,他从未碰上过一位好的法语老师,因此没有学会正确流利地讲法语,尽管他能毫无困难地阅读法语书籍。在18世纪,一个做学问的人,不学会几种古代语言是不行的,而斯密早在大学期间就已掌握了好几种古语(特别是古希腊语)。

斯密在14岁时,便进入了格拉斯哥大学。他修完所有大学生必修的逻辑课后,便转入道德哲学班,从而选定了人文学科的方向。同时他还学习数学和天文学,在这两门学科中也一贯成绩斐然。到17岁,斯密在学生中间已有学者和小怪人的名气。他可以在伙伴的喧哗吵闹声中突然陷人深思,或者开始自言自语,忘记周围还有他人。他整整一生都保持着这些小小的怪癖。1740年斯密在大学顺利地毕业后,获得了到牛津大学深造的奖学金。在牛津,他差不多度过了六年,从不外出。

教授和学监们严密监视着学生,不许阅读自由思想书籍。在牛津,斯密生活得很苦恼,他一想起自己这个第二大学,就有厌恶之感。他忧郁于怀,经常生病,因此书籍重又成了他惟一的朋友。斯密读书的范围很广,但当时他对经济科学还没有表现出任何特殊的兴趣。

继续留在伦敦已徒劳无益,再加上某些政治事件(1745至1746年的司图亚特拥护者们的起义)的原因,斯密不得不于1746年夏天回到楷考第,他在那里度过了两年,继续进行自学。有一次,他去爱丁堡,一个名叫亨利·休玛的(后叫凯姆斯勋爵)有钱的地主对他有了强烈的印象,这个地主建议他这个年轻学者作英国文学的系统讲演,斯密的讲演获得了很大成功,后来他改变了他的讲演题目。其基本内容为自然法。这一概念在18世纪不仅包括法学,还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斯密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对政治经济学初次表现出特殊兴趣。

显而易见,他在50年代就已提出经济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在1755年写的文章中曾作过这样一个特殊说明,指出这些思想源于他在爱丁堡的讲演:“人通常被国务活动家和空头设计家(即政治家),看作政治机器的某种材料。空头设计家破坏人类事业的自然进程,应该让人的天性本身自然发展,并在其追求自己的目的和实施其本月计划的过程中给予它充分自由……要把国家从最低级的野蛮阶段提高到最高级的富裕繁荣阶段,只需要和平、减轻赋税和管理中的宽容;其余一切则留待事物的自然进程来完成。凡是采用暴力迫使事件走不同的道路或者企图阻止社会发展的政府,都是反自然的。为了维护权力,他们不得不实行压迫和暴政。”

这是18世纪进步资产阶级的语言,是进步资产阶级对还远没有抛掉自己封建外衣的国家所持的严厉态度。从这段话中可感觉到斯密所特有的英勇、刚毅的作风。正是这个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以愤怒辛辣的笔,抨击“那些阴险狡诈的家伙,即世俗所谓的国务活动家或政客,他们的一切决定,都取决于暂时的变化无常的因素”。这不仅仅反映出资产阶级思想家对当时国家所持的否定态度,而且也反映出民主派知识分子对官僚和政客的深恶痛绝。

1751年,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起初讲授逻辑学,后来讲授道德哲学,即社会科学。在格拉斯哥,斯密度过了12年,每年总要到爱丁堡呆上二至三个月。他在垂暮之年写道,这是他一生最幸福的时期。他生活在他所熟悉的亲切的环境中,受到教授、学生和有名望市民的尊敬。

P4-5

序言

当今时代是属于经济学的时代,也是属于经济学家的时代。不仅“经济”、“经济规律”、“经济学”、“经济学家”之类的名词术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成功跨入曝光率最高的名词行列,而且经济学也一跃成为一门世界性显学。

经济学几乎涵盖了一切领域,各行各业都在谈论“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规律几乎代替了其他各种规律,同时,各行各业也都想从经济学那里寻找到锦囊妙计,因此,经济学甚至成了一门包打天下的“万能科学”。人们希望能用经济学原理来设计社会,能用经济学原理来观察国际关系,甚至用经济学原理来设计自己人生的道路,并把人生的种种选择归结于对功利的权衡。

不仅经济学成了时代的宠儿,而且经济学家更成了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在学术著作连面世都很困难的情况下,萨缪尔森的一门经济学专著竟然可以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印刷18版,在全球广为畅销流行。

当然,受追捧的不仅仅是萨缪尔森,亚当·斯密、李嘉图、马克思、瓦尔拉、马歇尔、韦伯、凯恩斯、熊彼德、海耶克……这一连串光辉的名字同样会在人们大脑中不断闪烁。他们虽然没有浩浩荡荡的大军可指挥,更没有堂堂皇皇的帝国可统治,然而,他们的言行却比许多光华盖世的政治家对历史更具有影响力,比许多调兵遣将的大统帅更能摇撼人心,也比那些国王与皇帝们对人民的祸福更为密切。这是因为他们掌握并支配着经济规律的魔杖,其威力远大于军事家的刀剑或政治家的权力。这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真正操纵着世界历史。

这些人是谁呢?就是我们书中所写的这些“大经济学家”们,是他们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他们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航程,是他们指引着人类历史的航船避开经济汪洋大海中的惊涛骇浪,驶向幸福的明天。

在诺贝尔奖的奖项当中,经济学奖是设立最晚的。诺贝尔1895年留下的遗嘱规定,诺贝尔奖设立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医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5个奖项。而在1968年也就是诺贝尔奖首次颁奖67年之后,瑞典中央银行出资设立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奖项的设立说明,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和其他学科一样,经济学同样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真相,也同样在为我们这个世界创造财富、创造进步。从1969年起,瑞典皇家科学院开始每年将诺贝尔奖金授予世界各国有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这是经济学界的一大盛事。

有人说诺贝尔奖是经济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那么这些获奖的经济学家就是摘取皇冠明珠的人。他们是伟大的,他们同样也是幸运的。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所有在经济学方面取得卓越建树的经济学家都能获奖。在没有获奖的经济学家行列之中,不乏沧海遗珠,如我们书中提到的格林斯潘、索罗斯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影响世界的50位经济学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登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07419
开本 16开
页数 4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5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5.31
丛书名
印张 3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