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电影往事/老电影老影星系列/中国电影百年经典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这些演员,我们熟悉;这些电影,我们看过;岁月流金,往事蹉跎。让我们透过银幕内外的故事,一起去寻找银幕上那如梦如幻的往日风华,来感受影人影事那跌宕起伏的曲折经历,体味明星背后那悲欢离合的酸甜苦辣……

内容推荐

为纪念世界电影诞辰100周年、中国电影诞辰100周,本书以《老电影往事》为题,选取出其中一部分在中国影坛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曾经出现和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还有部分在民间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优秀影片的拍摄轶事,以各自不同的视角,通过纪实文学的体裁,融故事性、文学性和史料性于一体,向广大影迷朋友讲述那些曾经发生在银幕背后鲜为人知的往事。

目录

开卷导读:在这里寻找昨天

流光碎影声画随缘:老电影海报的无价之宝

昨夜星辰“22大明星”:新中国难一一次“造星运动”密闻

当影星突遇“转型”:新中国红色银幕上的工农兵形象的塑造

当银海遭遇冰山:《武训传》的消失与《鲁边传》的夭亡

风雪西海岸:1952年上影厂13名演员赴朝纪事

“五花社”在反“右”运动中的悲剧

难忘的1959:国庆10周年献礼片的前前后后

神州谍影:“反特片”类型总攻略

《五朵金花》和《阿诗玛》

月有阴晴圆缺: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出台和尘封的第三届评选

银幕背后的声音:没有褪色的特殊痕迹

雷电颂:香港影片《屈原》拍摄的风风雨雨

开创新时期武侠片先河的《少林寺》幕后繁花

一波三折的《人到中年》

遥看当年“三朵花”,花开花落再问她

隐藏在“深宫”里的影像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及新时期“文革”反思片风潮

后记

试读章节

20世纪20年代初由中国电影的第一代女演员、享有“银幕慈母”之称的林楚楚主演的《西厢记》,1927年9月8日公映后,其上色手绘海报较早出现在拍摄此片的民新电影公司的特刊号上,这恐怕是中国电影海报以彩色绘画为主的最初雏形了。同时代的此类电影海报尚有《红楼梦》、《和平之神》、《湖边春梦》、《连环债》、《海上客》等,以及许多流入中国的美国好莱坞的电影海报。1934年由郑正秋编导、胡蝶主演的《再生花》作为其中较为突出的一张电影海报出现后,海报那鲜艳夺目的色彩、效果逼真的人物造型,非常准确、传神地反映出影片中的主题。这部影片是中国第一个由胡蝶领衔主演的轰动全国的《姊妹花》之后的续篇,只可惜这张《再生花》的海报历经风雨,侥幸保存至今,影片的母带和拷贝却在战火中焚烧贻尽。而《姊妹花》由于在此之前拍摄,故没有海报留存,但电影现在可制作成VCD的影碟得以面世。综观这张老电影海报的出现,不仅非常形象化地描绘出胡蝶本人的肖像特征——她两颊处那一边一个又大又深的酒窝,而且也同时取代了以往每一部新电影放映时,所用油墨或用铅字印制的由文字和简单图画组成的说明书。自此,在每一部电影放映之前,必将有其作为一种文化商品价值最直接体现的新兴物品——电影海报的配合宣传。

白云苍狗,岁月绵长。中国电影的诞生、萌芽、发展以及演变的全过程,电影海报作为最直接的宣传“代言品”,也由最初单一的手绘、配图相结合,到全部改为电影画面的摄影组合。但电影海报的总体设计却永远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它与电影主题最直接的紧密联系,因为那一幅幅运用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绘制出的角色形象与影像,无不凝结着绘画设计者的艺术功力和出众才华。电影海报是电影灵魂的体现,它一目了然地标示出每一部电影的不同题材和艺术风格,起到了一种潜移默化地引导广大观众看电影的最为直接的作用和目的。可喜的是,老电影作为一种可贵的资源再开发,让广大影迷惊喜地发现,那些曾经喜闻乐见的老电影,现在以影碟的形式,可以保存在自己的身边,成为自己最喜爱的收藏。

1927年拍摄的《西厢记》的海报,其标准的古典画风,这可是当时原装电影海报的流行设计风格。而完成于1937年的中国电影经典名片《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的电影海报,剧中主要人物和著名演员的神态表情袒露无遗。1941年,根据巴金“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改编的同名影片,群星荟萃,但该片的原创海报已经无法寻觅,此番把上影厂在1956年再度拍摄同名影片时的海报,来个“移花接木”,海报上虽然只画了一个在狂风飘摇的大宅院,倒也显得十分的贴切,表现了鲜明的主题,写意而传神。1947年,由著名“话剧皇帝”金山编导《松花江上》,既是当年金山与张瑞芳一对热恋情侣的珠联璧合,也是抗战胜利后接收伪“满映”、组建“东影厂”之后的开山之作。而1948年由著名戏剧大师黄佐临导演的根据高尔基小说《最底层》改编的《夜店》,则与《家》的海报设计一脉相承。1947年,由赵丹与秦怡首次合作的生活片《遥远的爱》,把男女主人公的人物肖像突显出来,很好地描画出了这两个人物内心不同的情感。1947年,在世界影坛上享有极大声誉、在当年连映数月而不衰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水粉写实的画法,较好地体现出影片中主要人物不同的命运归宿。同样由白杨与陶金主演的《八千里路云和月》、上官云珠与蓝马主演的《万家灯火》,也是沿袭了这种以人物再现情节的画风。而从《乌鸦与麻雀》、《希望在人间》和《三毛流浪记》这三张海报中,细心的影迷碟友会有新发现,这便是中国电影海报的一种最初转型——把手绘工艺与摄影照片艺术化地结合在一起。1950年,由上海私营厂改编自老合作品而拍摄的《我这一辈子》的海报,则是既沿袭和秉承了以往水粉画的传统创作手法,又巧妙地借鉴了人物造型充满动感的西洋油画,使画面人物动静相宜,富有立体感,呼之欲出,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体造型,反映出主人公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小城之春》的原电影海报,同样是剪接了剧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摄影照片,再与之组合在一起,只可惜该音像公司并未取用。曾在上海理发行业引起过轩然大波的喜剧片《假凤虚凰》,海报的设计直接勾勒出剧中两个男女主人公的带有变形的人物轮廓,夸张、诙谐。《丽人行》作为田汉的著名代表作品,剧中的三个不同性格、不同出身、不同遭遇的女性勇敢的站在一起,既是剧中结尾处的镜头亮相,又是海报巧妙运用影片中的照片的一种主题深化和体现。《关连长》虽然恢复到传统的电影海报的画法,但是,通过人物的举手投足,表现出主人公热爱和平、全力保护下一代的得十分的贴切,表现了鲜明的主题,写意而传神。1947年,由著名“话剧皇帝”金山编导《松花江上》,既是当年金山与张瑞芳一对热恋情侣的珠联璧合,也是抗战胜利后接收伪“满映”、组建“东影厂”之后的开山之作。而1948年由著名戏剧大师黄佐临导演的根据高尔基小说《最底层》改编的《夜店》,则与《家》的海报设计一脉相承。1947年,由赵丹与秦怡首次合作的生活片《遥远的爱》,把男女主人公的人物肖像突显出来,很好地描画出了这两个人物内心不同的情感。1947年,在世界影坛上享有极大声誉、在当年连映数月而不衰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水粉写实的画法,较好地体现出影片中主要人物不同的命运归宿。同样由白杨与陶金主演的《八千里路云和月》、上官云珠与蓝马主演的《万家灯火》,也是沿袭了这种以人物再现情节的画风。而从《乌鸦与麻雀》、《希望在人间》和《三毛流浪记》这三张海报中,细心的影迷碟友会有新发现,这便是中国电影海报的一种最初转型——把手绘工艺与摄影照片艺术化地结合在一起。1950年,由上海私营厂改编自老合作品而拍摄的《我这一辈子》的海报,则是既沿袭和秉承了以往水粉画的传统创作手法,又巧妙地借鉴了人物造型充满动感的西洋油画,使画面人物动静相宜,富有立体感,呼之欲出,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体造型,反映出主人公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小城之春》的原电影海报,同样是剪接了剧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摄影照片,再与之组合在一起,只可惜该音像公司并未取用。曾在上海理发行业引起过轩然大波的喜剧片《假凤虚凰》,海报的设计直接勾勒出剧中两个男女主人公的带有变形的人物轮廓,夸张、诙谐。《丽人行》作为田汉的著名代表作品,剧中的三个不同性格、不同出身、不同遭遇的女性勇敢的站在一起,既是剧中结尾处的镜头亮相,又是海报巧妙运用影片中的照片的一种主题深化和体现。《关连长》虽然恢复到传统的电影海报的画法,但是,通过人物的举手投足,表现出主人公热爱和平、全力保护下一代的殷殷之心。只可惜这部影片在当时横遭错误的批判,并被冠之以“温情主义”、“丑化解放军形象”的罪名,担任该片编导演的著名艺术大师石挥,在1957年编导《雾海夜航》后,又被“极左”路线无端指责为“丑化我党干部形象”,终于使这位才华横溢的一代名优过早地碧落黄泉;而在另一方面,上影厂的《翠岗红旗》、东北厂(后改为长影厂)的《白毛女》、《中华女儿》、《钢铁战士》等脍炙人口的名片,则是新中国银幕上第一批大力推崇的“红色影片”,也是激励和鼓舞一代有志人士建设新中国的“主旋律”影片,其海报的绘画风格朴实、自然、刚劲,给人以无比向上的力量。

P6-9

序言

庭前元旦新桃影,案上经年旧雪痕。

正是良辰当聚欢,凭将春意惠君存。

一首意味深长的古诗引发出我的无尽遐想,一幅室外大自然的景色,也同样触动了我多愁善感的思绪。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一是歌词朴实,旋律优美;二是朗朗上口,易于传唱;最重要的第三点恐怕是歌曲唱出了许多听众的心声,引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作为人们生活当中喜闻乐见的电影,也正是如此。而那些在广大观众脑海里根深蒂固的经典老电影,更是如此。 

为纪念世界电影诞辰100周年、中国电影诞辰100周,本书以《老电影往事》为题,选取出其中一部分在中国影坛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曾经出现和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还有部分在民间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优秀影片的拍摄轶事,以各自不同的视角,通过纪实文学的体裁,融故事性、文学性和史料性于一体,向广大影迷朋友讲述那些曾经发生在银幕背后鲜为人知的往事。

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轻轻拂去岁月的尘埃,让电影这个神奇的梦影,伴随着我们一生的快乐和泪水、爱与哀愁,在心底里凝聚成一颗玲珑剔透、厚重晶莹的钻石,把电影和电影幕后的故事折射出来……

于是,在洋洋洒洒的本书中,便有了以大家所喜爱的老电影海报作为开篇,简明扼要地回顾了中国百年来电影发展和演变的历程;接着,时空跳跃般地一步步向读者讲述了新中国影坛上,许多著名的事件和著名的影片与历史背景的渊源,以及事件发展的曲折过程。这些文章生动感人,娓娓道来,好似涓涓细流汇入长河百川。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盛凉风冬听雪。

电影往事在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时光像一把金鞭,记忆像一条绳索,而那些永久留存在广大观众心间的老电影,就像连接我们电影人与忠实影迷之间真挚情感的红丝带,是永远也扯不断的,它把我们的心相连,爱相连。真情永不变!

                        2005年12月

后记

记得有一位哲人这样说过:“怀旧,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走过多少住事,仿佛就在眼前;走过多少岁月,仿佛就在昨天。也曾情意沉沉,相知岁岁年年;也曾去意彷徨,不知是苦是甜?当裁再一次踏上“怀旧”的旅途,种种的困惑,种种的迷离,通过这种“怀旧”,使我更深刻的了解过去的那种特定年代的历史;通过这种“怀旧”,也使我对过去和现在、昔日和将来,有了一个纵深的比较、深邃的理解、清晰的定位。诚如那些老电影和老电影所带给我的真切缅怀和无尽的追忆……

在中国电影迎来百年诞辰的这一时刻,这一瞬间,光影穿梭了整整100年,光影还在不停地向前照射、延伸。百年惊梦,百年梦回,这一天,这一夜,我似乎想了好长好久,由比再也不能罢休。此时的我没有品酒畅饮,也没有对酒当歌,更没有一醉方休,但是,我却无酒沉醉,忘情不已,独自缠绵……我杷心目中的那一部部经典的老电影,统统都化作了一杯美酒、一缕甘泉、一瓣心香、一束芳菲……来融解心情,融化心绪,只是这些百部、千部的老电影啊,捎去了我对中国电影充满希望和期待的真挚问候,难从割舍对老电影的魂牵爹萦,还有那光影闪回、椎拉摇移以及充满神奇魅力的幂后“蒙太奇”中的儿女情长、乡思情愁、长情万缕、他乡情路……

                       作者

                      2005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电影往事/老电影老影星系列/中国电影百年经典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347978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09.2
丛书名 老电影老影星系列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2: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