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经典处世谋略全鉴/经典名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网尽经典处世谋略故事,鉴赏精英处世谋略精髓。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人治社会,十分重视为人处世的策略和技巧并且留下许多宝贵的思想财富。本书力戒空洞的说教和连篇累牍的理论阐述,以讲故事的形式,沿着方圆、顺逆、权衡、屈伸、贤愚等处世谋略的方方面面娓娓道来,并分别引申出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从而使人在愉快阅读的同时,获得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内容推荐

时至今日,人作为高度社会化的群居动物,在社会分工协作高度细密的情况下,其一举一动都与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而要想成为你自己,并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游刃有余,则必须对为人处事进行深入的思考,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

古语有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为人处世之道,从本质上而言就是要求我们在竞争中扬长避短,避免或减少冲突与对抗,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宽容。关于这方面,前人早已身体力行做出了大量典范,这些经典的处世技巧无疑也是指引现代人为人处事的圭臬和指南。

本书力戒空洞的说教和连篇累牍的理论阐述,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前人的处世智慧娓娓道来,相信每一位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都能获得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目录

第一集 经典处世谋略·方圆篇

谋略1:达变——灵活通变的处世智慧

够东方朔三答汉武帝

温峤处世圆活

谋略2:虚实——无为之为的处世智慧

诸葛亮智激孙权

郑板桥中计留画

谋略3:借力——仗人成事的处世智慧

孟尝君求助淳于髡

蔡京东山再起

谋略4:谋势——棋占先手的处世智慧

张仪巧识楚王“软肋”

张良借四皓壮威

谋略5:机敏——随机应变的处世智慧

够卓文君当垆卖酒

刘罗锅陷乾隆于两难

谋略6:顺势—一借机反弹的处世智慧

墨子止楚攻宋

婧女巧言救父亲

第二集 经典处世谋略·顺逆篇

谋略1:苦难——迎难而上的处世智慧

勾践十年卧薪尝胆

晋文公的流亡生涯

谋略2:立志——高瞻远瞩的处世智慧

刘备的鸿鹄之志

写下你的梦想

谋略3:勤勉——以勤补拙的处世智慧

勤学不倦的宋濂

匡衡凿壁借光

谋略4:持恒——有始有终的处世智慧

胡三省注《通鉴》

三日不见,刮目相看

第三集 经典处世谋略·权衡篇

谋略1:选优——择善而从的处世智慧

孙膑教田忌赛马

国王的画像

谋略2:得失——洞明世事的处世智慧

得失之间

困境即是赐予

农夫与独木舟

谋略3:利害——深思熟虑的处世智慧

虞公贪近利酿远忧

曹操拒绝登帝位

谋略4:知止——月盈乃亏的处世智慧

李斯一念之差酿悲剧

长孙无忌贪权殒身

和坤跌倒,嘉庆吃饱

谋略5:迂回——曲径通幽的处世智慧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触龙婉言说服赵太后

第四集 经典处世谋略·屈伸篇

谋略1:善忽——以退为进的处世智慧

勾践忍辱灭夫差

能屈能伸,韩信忍胯下之辱

鸿门宴上刘邦低调对项羽

谋略2:示弱——佯以惑敌的处世智慧

汉宣帝屈身干臣

周文王示人以“弱”

李牧示弱退匈奴

谋略3:避祸——躬身自保的处世智慧

刘秀忍悲释疑

姜维求计避祸

范文程应付裕如

谋略4:弱势—一化弱为强的处世智慧

刘备哭出来的江山

武则天出家为尼

谋略5:善藏——韬光养晦的处世智慧

刘备低调对曹操

司马懿装病剪逆

康熙坚忍除鳌拜

谋略6:藏锋——甘于缩头的处世智慧

祢衡恃才傲物

刘文静争功丧命

谋略7:无畏——大义凛然的处世智慧

吴使善辩免死罪

海瑞智惩胡公子

毛遂自荐说楚王

第五集 经典处世谋略·贤愚篇

谋略1:慧眼——辨愚察奸的处世智慧

曾国藩察以其相

吕公慧眼识刘邦

谋略2:患难——同舟共济的处世智慧

关羽义重如山

刘秀与王霸的君臣之谊

谋略3:共荣——携手互助的交友智慧

冯睫为主营“三窟”

齐貌弁回报靖郭君

苏秦助友不声张

谋略4:益友——相益则亲的处世智慧

高山流水觅知音

管鲍之交

谋略5:使贤——互利双赢的处世智慧

永乐帝封翰林的启示

赵太后的眼界和心胸

第六集 经典处世谋略·度量篇

谋略1:忘私——大公无私的处世智慧

齐桓公不计私仇重用管仲

唐太宗息怒纳谏

谋略2:包容——海纳百川的处世智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不计较的学问

谋略3:用长——借人成事的处世智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鸡鸣狗盗之徒也能派上用场

谋略4:不计小失——舍小求大的处世智慧

楚庄王绝缨护臣

丙吉不究细行

第七集 经典处世谋略·敏敬篇

谋略1:诚信——一诺千金的处世智慧

齐桓公还田取信

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

季布重信人爱戴

谋略2:谦恭——放低姿态的处世智慧

对青蛙作揖的勾践

张良谦恭得兵书

谋略3:持身——严于律己的处世智慧

晏子洁身自好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谋略4:真诚——厚德载物的处世智慧

刘秀以诚心换天下

李世民真诚得爱将

谋略5:敬人——投桃报李的处世智慧

鲁连妙语驳田巴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孔融

谋略6:慎言——沉默是金的处世智慧

杨修因“聪明”惹祸

狐狸与刺猬

第八集 经典处世谋略·忧乐篇

谋略1:远小人——远离祸患的处世智慧

孙庞之交

齐桓公信奸丧命

谋略2:虚静——安贫乐道的处世智慧

范蠡功成身退

范冉自甘清贫

谋略3:低调——主动适应的处世智慧

萧何自侮免灾

曾圈藩为保身自剪羽翼

年羹尧功高盖主

谋略4:公心——大局为重的处世智慧

赵括之母上书不护短

将相亲和为利国

郭子仪力荐李光弼

谋略5:祸福——从容达观的处世智慧

塞翁失马

断了手指的国王

谋略6:淡泊——豁达大度的处世智慧

严光与帝王同榻

梁震愿作白衣

第九集 经典处世谋略·时宜篇

谋略1:分寸——知行知止的处世智慧

孔子论“过犹不及”

陈敬仲饮酒适度

谋略2:时务——顺势而为的处世智慧

郑襄公择胜而从

李斯投奔秦国

李密反隋奔义军

谋略3:逢迎——投其所好的处世智慧

“拍马而不惊马”的周文王

李莲英逢迎有高招

谋略4:攀附——借梯登天的处世智慧

黄兰阶巧借左宗棠升官

胡雪岩施恩王有龄

试读章节

这种求人办事的守则是:吃亏的目标必须暂时隐藏不露,且在未露之前投其所好,先给对方甜头尝尝,待对方尝得高兴了,再顺势把自己吃亏的目标提出来。因为对方先得到了甜头,不但心情好,而且还可能产生知恩图报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很容易答应自己的请求。亏,要吃在明处,至少,你该让对方“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智者说:吃亏是福。因为吃亏你就成了施者,朋友则成了受者,看上去,是你吃了亏,他得了益,然而,朋友却欠了你一个人情,在友谊、情感的天平上,你已加了一个筹码,这是比金钱、比财富更值得珍视的东西。

诸葛亮智激孙权

三国时的诸葛亮,他运用的激将求人法已臻出神人化,尤其是刘备吃了败仗后,诸葛亮成功求助于孙权联合刘备抗曹一例,堪称一绝。

公元208年,刘备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逃至樊口,势单力孤,继续与曹军对抗完全没有前途可言,除与盘踞汀东的孙权联手以外已别无他计。

能否求助孙权出兵一起抗曹?派谁去求助呢?正在刘备为难之时,军师诸葛亮稳操胜券,亲自请求去说服孙权,解了当时刘备的燃用之急。

当时的孙权是一个26岁的青年将军,血气方刚,碧眼紫髯,堂堂仪表。诸葛亮从孙权的而貌上立即判断出对手有很强的自尊,只有激,不可说。诸葛亮就是利用孙权这个弱点,用言语激发孙权的自尊心,使他的意志向自己所期待的方向转化。

诸葛亮见到孙权后当头就是一番话:“如今将军拥兵江东,刘备集结东南,曹操雄踞一方。然曹操一路南下攻城掠地名震天下,竟无人可挡。将军应早做打算,图谋良策。如果将军自能与之抗衡,当即与之断交;如果无力对抗,倒不如解除武装,束丁,投降为好。我看将军表面听从曹操,内心仍然犹豫。现在形势紧迫已容不得你冉犹豫了,希望你能立即下决定,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孙权愣了一下,反问道:“照你说的形势如此严峻,刘备怎么不赶快投靠曹操呢?”

诸葛亮回答说:“君差矣。齐国壮士田横您该知道,他存道义上不能投靠汉高祖,宁可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刘备是汉室后裔,具有英雄资质,目前虽然困顿,仍有八方壮士慕其英名,源源而来投奔。起兵抗曹,天之所命,至于事成不成,只有靠天命决定。岂可向曹贼投降呢?”

孙权听后大叫一声:“我有吴国十万大军,承父兄之业,又岂可轻易言降?”

孙权虽然大叫不降,其实内心也很不踏实,又向诸葛亮问道:“现在这种情况,除了刘备之外再找不到能与曹操作战的军队,可刘备最近连吃败仗,不知是否有军力与其再战?”诸葛亮早有准备,冷静地给孙权分析形势,打消了他的不安。诸葛亮说:“刘备确实吃了败仗。但现存军力不少于一万。而曹操之军虽众,但长途远征疲惫不堪。这一次为了追击我们,曹军的骑兵一昼夜竞跑了三百里,这好像古人说的,再有力的弓箭射的距离过远,就连一张薄布也无法穿过。再者,曹军北兵不惯水战,我方占有地利;荆州子民虽然表面上服从曹操,内心却是时时准备反抗。如果将军集精兵猛将与刘备之军配合,联手作战,一定会击败曹军。天时地利俱在,剩下的只看将军您的决断能力了。”

诸葛亮这一番分析,指出强敌之短处,强调刘、吴潜在之长处,最后把事情成败的关键又推给了孙权自己,可谓步步高棋,招招妙算,使原本主意不定的孙权断下决心,联军抗曹,以至后来发生了三国时代最大的决战——“赤壁之战”。

诸葛亮采用“激将法”达到了求人办事儿的目的,实存妙不可言。同样,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如果朋友之间长时问没有来往,一登门,对方便心知肚明你有事要求于他。他若不愿帮办,一进门就会显得非常冷淡。当你把事提出的时候,他会表现出含含糊糊的拒绝态度。这可能是存你的意料之中。这时,你就得把“死马当成活马医”,以言相激不失为一种扭转对方态度、继续深入的好方法。P7-9

序言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人治社会,十分重视为人处世的策略和技巧,并且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财富。美国潜能激励大师戴尔·卡耐基更是一语道破处世的重要性: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靠他的专业技能,其余85%都要靠他的人际交往及处世能力。”可见,为人处世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一个人如何与周围的人交流、如何在社会上谋事,决定了一个人能否生活得愉快,工作得顺心,感情是否充实幸福,事业是否成功辉煌。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安身立命,飞黄腾达,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处世谋略。

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原则有着渊源的历史背景,现代中国人需对传统为人处世的道理加以学习,对其精华加以继承,对其不适应现代文明的东西加以摒弃,这是使我们走向成功的一个必备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在社会上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就是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和人际交往的不断增加这一方面会给人带来新的困惑和烦恼,但另一方面,则更多地带给人精神上的乐趣和生活上的享受,能赋予生活以更加丰富绚丽的色彩。

人际关系是在知识、体力、金钱之外的另一种资源。注意开发人际关系资源,对于人们捕捉机遇、走向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一再证明,人们机遇的多少与其交际能力和交际活动范围的大小几乎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应把开展交际与捕捉机遇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不断扩大交际圈,发现和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进而拥抱成功。

人具有社会性,这一点决定了无论你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事实上都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人际交往。如果绝对不与人交往,可以说人就无法生存。从这一点看,交往似乎并不是困难的事。可是从另一角度看,人的交际能力又是相差悬殊的:有少数人,人缘特好,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他说点什么,人们都洗耳恭听;别人解决不了的事,他三下五除二就说得人心服口服;有什么聚会的场合,只要他在场,总是气氛活跃,让人心情舒畅。而相当多的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他们不是今天跟这个有点小摩擦,就是明天跟那个为一句话耿耿于怀:别看私下里也能夸夸其谈,但一遇到公众场合就脸红脖子粗地说不出几句完整的话;遇到有生人的场合,更是畏首畏尾,不能落落大方地跟人交往……

可见,对于多数人来说,能够真正做到善于与人交往,的确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说,我们大家都有锻炼和提高自己人际交往能力和水平的必要性。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交际机会无限地扩大了,如果不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处世谋略和方法,就无法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如果说一个不善交往的人,在过去还能勉强凑合的话,那么今天是绝对不合时宜了。现代社会犹如一张人际关系的网,每个人都是网上的一个结,要想不与人联系,简直是不可能的。

既然人生活在社会中就不得不与人交往,就不得不注重人际关系,而处世谋略又是与人交往的润滑剂,处世谋略又矛变万化,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才能娴熟地运用它呢?

本书力戒空洞的说教和连篇累牍的理论阐述,以讲故事的形式,沿着方圆、顺逆、权衡、屈伸、贤愚等处世谋略的方方面面娓娓道来,并分别引申出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从而使人在愉快阅读的同时,获得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翻开本书,徜徉在一则则经典处世谋略的花园中,欣赏着那一株株闪耀着智慧光环的花朵,相信你定会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语言这时已显得苍白无力,还是让我们沿着通幽的小径,背好行囊,一路前行吧!

书评(媒体评论)

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让字,便人人可行;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清)王永彬

岁寒乃见松柏本色,事险方显朋友伪贤。——(南北朝)傅昭

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然后能知贤否。——(三国·魏)李克

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著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

——(明)洪应明

宇宙内事,要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明)洪应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经典处世谋略全鉴/经典名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延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828202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1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4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4:24:52